老师眼中的作弊根源 |
---|
http://y.sina.com.cn 2004年12月20日 19:08 东西南北·大学生 |
老师眼中的作弊根源: 很久以前就是这样:读书是为了考试,考试是为了分数,分数是为了文凭,文凭则意味着未来。 学生的心里没有诚信 朱老师(上海某全国著名大学讲师) 我们是工科院校,学生作弊基本上限于偷看同学的考卷、事先在课桌上抄公式这些手段。工科条件限制,答案很客观,很明确,所以翻书对他们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但学生作弊的花样翻新和文科学生一样多。 我抓到过几个作弊很严重的学生,有个男生开始态度很恶劣,后来我说上报学校,他就慌了,不仅跪地哀求,而且抽自己耳光,还有一个女生被抓后,得到我的家庭住址,跑来哭诉,弄得我家人都吓了一跳。这样的学生,真是什么事都做得出。 我觉得靠惩罚只能医治表面现象,现在学校里作弊泛滥的根源是学生的心里没有诚信,这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关乎整个社会的氛围,是整体国民的诚信意识不足导致年轻一代视诚信为无物。 现在随便问一个理工科或文科的学生,如果不用考试就让他通过,他是不是会答应?答案几乎很肯定:所有人都会答应。这就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这就是现代青年所受的教育:只求结果,不问方式,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我们撇开社会不说,就说校园,就说作弊,校规中对作弊的惩罚不可谓不严厉,但是当一个老师抓住一个作弊的学生的时候,先要上报所在院系,此时院系领导往往为了院系的形象,为了在学校的各项评比中不要因为有作弊落后,也为了自己的政绩,总会要求监考老师不要上报学校,但是院系又不能自己给处分,最后顶多就是“不及格”。连老师都不把“诚信”当回事,怎么来要求学生? 所以你问我作弊的根源,我觉得就是因为缺乏诚信的教育和氛围,即使要用强制手段,也要让学生知道,作弊不仅是学校给个处分就了事的,它还将影响到你将来一生的“信用消费”,如果不把这个事情做好,作弊就杜绝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