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与市场的共谋--2004校园文学年终盘点(图) |
---|
http://y.sina.com.cn 2005年01月04日 14:03 光明网-中华读书报 |
报告人:涂志刚 王晓渔 第一眼观察:2004青春文学 制造明星的市场 作者:涂志刚
![]() 2004年可以被称为青春文学年 可以称2004年为青春文学年,在这一年,媒体对80后作家的炒作达到了最高潮,而这些作家中写作的大多数都可以归于青春文学;同样,在这一年,青春文学取得了异乎寻常的市场成功,不但传统的畅销书作者如郭敬明、韩寒继续保持强劲的势头,其他如张悦然等也取得了相当优异的市场成绩,而最突出的要算韩国的可爱淘,她的“那小子真帅”系列不仅取得了逼近100万册的销售记录,更催生了无数类似于“那小子真坏”、“那小子真酷”之类的跟风图书;不过所有这些都不如下面这个事实最有说服力,2004年一大批以前并不知名的青春作者出版了自己的作品,几乎所有的书商也都把目光盯准了青春文学,可以说,在励志图书的市场前景正在变得越来越暗淡的情况下,青春文学成了图书市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给2004的图书市场打了一针兴奋剂。 一位批发商的苦衷 在南昌,青苑书店是数一数二的民营学术书店,当地几乎所有读书人都称道这家书店的品位,同时这家书店也是江西省最大的学术图书二级批发商之一。不过这种情况在2004年似乎正在改变,现在走进这家书店的批发部,学术图书已经不多,映入眼帘的是一本又一本的青春小说。而最有意思的是,这些书并不完全出自韩寒、郭敬明或者可爱淘这些炙手可热的名字,更多的青春小说完全出自一些此前并不知名的作者。 根据书店老板的介绍,今年最好卖的就是青春小说,所有品种都可以发出去,而传统的文化类、励志类图书的市场似乎都在衰退。在这种情况下,书店经营方向发生变化也是出于不得不为的苦衷。现在回忆2004的青春文学潮流,其实在年初的时候就已经现出端倪,当时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那小子真帅》的巨幅广告令人记忆犹新,而孙睿的《草样年华》、张悦然的《樱桃之远》也在媒体和评论界的追捧之下成为畅销书。不过那个时候,可能没有人会想到,从《那小子真帅》到《狼的诱惑》,可爱淘会成为2004年的一个现象。而以这个韩国小妹妹为代表,新的青春文学热潮已经兴起。 到2003年为止,虽然韩寒和郭敬明已经成为畅销明星,但人们还是不太相信青春文学的潮流就这样到来了。确实,此前关于青春或者80后写作的议论虽然热闹,但只有到了今年,青春文学的出版才真正形成规模,在《那小子真帅》、《岛》风靡全国的同时,市场上更多的是《粉红四年》、《烈火如歌》、《我不是聪明女生》、《无处可逃》之类的青春小说。从现在的市场情况来看,所有这些小说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以预见,更多的青春小说还将继续涌现。 青春文学与青春消费 有必要说明的是,在2004年闹得沸沸扬扬的80后写作,所推出的并不都是所谓青春文学作品,类似李傻傻这样的作者更愿意把自己的创作归之于传统的文学创作领域,甚至相当走红的张悦然也希望与纯粹的青春文学拉开距离,在这里,青春文学被特指为80后作者所创作的完全面向同龄读者的那些作品,青春生活是它们的内容,而流行则成为它们的共同特征。以这个标准来衡量,可爱淘、郭敬明,韩寒、张悦然无疑是青春文学中最耀眼的名字。可爱淘的四部作品销售近百万册,韩寒的《长安乱》引出了所谓青春武侠的概念,郭敬明虽然官司缠身,两本旧书却整整畅销了一年,而年末带来的《岛》系列更带来了青春文学的新思路。青春文学虽然已经成为出版界的一种现象,但在传统的评论界,它们还没有获得太多的地位。同样身为畅销书作家的王海鸰就表示,看到那么多人追捧可爱淘,她也忍不住买了一本,不过最终的结果,这本书写得实在太差,王海鸰只好把它放到一边。今年年末,评论界突然开始正视80后写作,但不管评论界给予怎样的恶评,青春文学仍然一路畅销。 在这里,人们或许误读了一个概念。青春文学所提供给读者的不仅仅是阅读行为,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一种新兴的青春消费。从传统的文学观点来解读青春文学,很容易得出这些文字不值一读的结论,可是读者所要求的可能根本不是这些作品的文学水平,他们要做的纯粹只是消费。有一个关于韩寒新小说的故事很能说明问题,一位读者买他的小说首先问的是书里面有没有韩寒的最新照片。在这里,韩寒被作为偶像来消费,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可爱淘和郭敬明身上。即使那些相对二流的青春小说明星也采取了类似的推广方式:几乎所有的青春文学作品都少不了作者的照片和简介,一如娱乐界包装一位歌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