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男生的不愈伤:多年等待 却换来一声分手(2) |
---|
http://y.sina.com.cn 2005年01月04日 11:37 荆楚在线-楚天都市报 |
“英里不是距离” 阑珊的大四过得并不轻松,她本来是想要出国读硕士,家里将一切都帮她准备好了,可是因为她家里一场意外,影响了预先的安排,而我的家庭环境还不足以支付这笔出国费用。我觉得很抱歉,阑珊却说没有关系。我当时已经被保送到武汉读研,阑珊决定先工作赚钱,这样我读书就没有后顾之忧,而她继续复习,等到我修完学业的时候,她希望自己能考上带奖学金的学校,这样我们就可以一起出国。那时我们都还年轻,这样的想法让我们热血沸腾,充满期望。 1999年我修完硕士学位,可粗略算一下,我们所有的钱还是不够我们两个人同时出国。于是,那一年在我们一起参加的考试里,我故意考砸了。2000年2月,阑珊和我到民政局领了结婚证,又过了几个月,她带着我们在英国会合的约定,登上了去异国他乡的飞机,而我则成为了一名国家公务员。 “我们将领结婚证看作一种无言的承诺,它把我们两个人看不见的将来,和摸不着的爱情有形地连接在一起。”城恩的神情里有一丝庄严,那是肩上承担着责任的人才会有的表情。 做公务员的工资虽然不高,但是有足够的时间复习,尽管很多人觉得我应该不间断地继续深造,可是我知道我与阑珊之间总要有一个人做出牺牲,而阑珊已经先为我牺牲了一次,我不能太自私。 这是个考验。从前我并不知道阑珊对我是这么的重要,直到她离开了,才发现我的生活也失去了阳光与欢笑,夜晚,我在对她的想念中睡去,而每一个太阳升起的早上,也总是以想念她开始。阑珊的课业非常紧,可是她跟从前一样,总会挤出时间,每周我都会给她拨一通长途电话,时间很短;而她每周都会寄一封电子邮件给我,总是写得很长。阑珊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英里不会造成我们之间的距离。” 城恩神色专注,似乎在又一次体味阑珊这句话当中所包含的对两个人深情的信心与信念,“我常常觉得有共同追求和理想的人是不容易出现分歧的,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相互支持的”,他话锋陡转:“可是2002年,阑珊第一次回国探亲的时候,我们有了分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