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校园《课外语文》正文
文学教育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http://y.sina.com.cn 2005年02月23日 09:44 课外语文

  我觉得文学教育很值得重视。不是要求学生们人人成为文学家,但是人人要接受文学教育。文学教育,当然要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是不在话下的。更重要的是文学可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这一点时常被忽略。思维,一般说来可以分为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文学培养形象思维。不过,不要绝对化。文学作品,不论诗歌、散文、小说、戏曲,也各有各的逻辑结构,同样有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只不过文学作品之所以感人,首先是靠形象,而不是靠逻辑推理。文学最足以唤起人们的联想、想象,进而诱发创造性思维。我常想,文学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列宁爱读托尔斯泰、杰克·伦敦的作品,他评托尔斯泰,比文学评论家还出色。拿破仑出征,骑在马上还要读歌德的诗歌。爱因斯坦喜欢读文学。毛泽东爱读书,他说《红楼梦》不读五遍没有发言权;他本人是伟大的诗人。为什么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那么喜爱文学?我以为,这些伟大的思想境界犹如天马行空,极富有创造性,文学也是海阔天空的创造性思维,思维的路子合拍了,发生共鸣了,促使他们思想更活跃了。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很难说牛顿、莎士比亚谁需要的想象力更多一些。苹果掉在地上,引起了牛顿海阔天空的想象,产生了地心吸力、万有引力的学说;瓦特看到开水壶喷汽,也海阔天空,发明了蒸汽机。文学能发展人们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动植物的某些活动和形态促使人们创造了一门极有用的科学——仿生学,这是人所共知的。所谓现代化,首先要科学,要科学化,而科学研究、科学工作、科学发明,不仅要有逻辑头脑,更要有创造性思维能力。文学教育与科学文化即现代化,在这里接上轨了。至于文学教育还有其他各项教育功能,如思想品德教育等等,大家都知道,都时常研讨,我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怎样进行文学教育呢?目前我们倾向于减少课程,不倾向于增加,那么可以暂时不单独开设文学课。语文课可以编两种读本。一本《文学读本》,多点拨学生认真读,少“析”(赏析、浅析、试析等),如果一定要个名目,我还是赞成“导读”,老师导一导,学生自己去读,不要总是老师析来析去的。多着眼于思维训练,少发挥“微言大义”,让学生自己在读之中去“悟”出来,那样,“微言大义”才能起更大的作用;老师析多了,发挥多了,反而会削弱其作用。选材面不妨突破很狭义的“文学”框框。严复《译天演论自序》《郑成功传》《林则徐传》《寇准罢宴》(从史传中摘编)等等都可以酌选;《桃花源记》《阿房宫赋》《醉翁亭记》之类可有,不妨少些。以读为主,当然不绝对排除写,可不作硬性要求,尤其不要只写抒情散文,要鼓励多写点切实的东西,如“廉政议”、“买鞋记”、“我家比小李家和睦”、“多看电视有利有弊论”、“我不能成为华罗庚第二吗?”等等。

  另一本就叫作《语文读本》吧。里边讲点简要的语言、文字知识,多作些练习。可以作《语法修辞讲话》式的练习,也可以把方向倒过来,作正面的积极性的练习,前者以改错为主,“匡语正俗”;后者以选优为主,“正本清源”。也可以选些文章。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多种语体的实用文,如公文书、契约、合同、通知、照会、诉状、判词等等;一种是像吕叔湘先生《语文常谈》《未晚斋语文漫谈》的那些短文,还有像周有光先生讲语文现代化的论文,还有像各种《语文趣谈》那些书里的文章。总之,这一本就是讲语文应用的。以上两本读本轮流上课,如果每周四节语文课,各用两节,只要老师少析一些,少灌一些,多导一导,足够了。语文课一本《语文读本》、一本《文学读本》,双管齐下,各有任务,又不混杂,语文教学就会从空中楼阁式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同现代化建设对语文的需要端端正正的接上轨了。(文:刘国正,著名语文教育家、诗人,原全国中语会会长,著述甚丰。本文是作者《在吕叔湘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上讲话》之一部分,题目为编者所加。)

  
评论】|【推荐】|【 】|【打印】|【新浪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国家:
省区:
城市:
类别:
学校: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