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校园青春校园正文
讲座:作家王蒙山东理工谈汉语写作与当代文学

http://y.sina.com.cn 2005年02月01日 17:45 新浪校园

  报告题目:汉语写作与当代文学

  报告地点:山东理工大学三号教学楼报告厅

  报告时间:2004年10月13日下午七点

  报告人:王蒙

  主持人: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了作家王蒙先生给我们作报告。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王蒙先生的到来。尽管大家对王蒙先生及其作品都非常熟悉,但还是请允许我拖长点时间作一下介绍。王蒙先生祖籍河北省南皮县,1934年10月出生于北京,14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岁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21岁发表著名作品《组织部里来了个年轻人》。1958 年被错划为右派,1963年在新疆伊犁地区农村劳动,1979年调回北京,任北京市文联专业作家。从81年至今,王蒙先生担任过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委员等。从50年代以来,王蒙先生发表出版小说、评论散文等各种文学作品共一千多万字,被翻译成英、法 、德 、俄、日等二十余种文字出版。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文学大奖,王蒙先生在国内外文学艺术界和艺术界声誉卓著。现在担任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教授,并且担任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院长。王蒙先生的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王先生至今还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并始终坚持在创作中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他是新世纪文坛上创作最为丰富、最具有活力的作家。今天王蒙先生的报告题目是《汉语写作与当代文学》。报告最后,王先生有兴趣回答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提问题的方式可以写纸条,因为咱们人很多,进出的也可以举手示意,王蒙先生愿意和大家交流。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王蒙先生作报告。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王蒙:大家晚上好。我非常高兴有机会来到这个欣欣向荣的新兴的淄博市,来到这个欣欣向荣的也是新兴的也非常有规模的山东理工大学。能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我感到这是一个很难得机会。我要讲的内容,其实主要是关于我们的文学语言的资源问题,但是文学语言的资源问题要是这么说呢,就显得有点太专。而我们这些年的风气,包括我个人,喜欢把话说得大一点,把题目做得大一点,所以就戴上一个大帽子。

  《汉语写作与当代文学》实际上是要讨论一个文学语言的资源问题。谈到文学资源问题呢,我想谈五方面:一是古文与古典的诗词。古文主要指文言文。文言文在五四时期曾经受到很猛烈的冲击,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它和活的口语脱节了,分离了。这样它丧失了活的语言的源泉以后,它就变得陈陈相因,变得甚至显得很老朽。可是今天我们重新拿起古代这些文章来看,仍然觉得它们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趣味。譬如说,古代的某些文章的观点也许令人觉得经不住推敲,但是读起来仍然让人相信他们写的精纯宏博,微言大义,高屋建瓴,势如破竹。文章写得很有劲儿!很有神!过去还讲很有气势!古人侃侃而谈,硬是把既缺少实证又没有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的观点讲得头头是道、雍容华贵,文章的论点实际上经不住严密的推敲,用现代逻辑或是实证的观点他经不住推敲。但是它将得很漂亮,一下子就下去了,就是说“大学之道,在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相声里管这个叫“惯口”。一下就从“治国平天下”一直到“振兴城邑格物致知”,一下子就说下来了,气特别的足,特别长。像独唱帕瓦罗蒂一样的一下就上去了,它几分钟过去了。它有一种很好的审美价值,譬如《老子》里边的一些话,你解释起来,光为解释这个《老子》可以把人争得头破血流,但是你要不让人解释,你自己在那看,来回地背诵,你也觉得它简直就是绝了。什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浓”。我最喜欢看老子的一句话“治大国如烹小仙”。“烹小仙”是什么呢?天津话叫“熬小鱼”,估计山东话也差不多。山东话是不是也叫“熬”啊?“煮”!这个“治大国”为什么如“煮小鱼”呢 ? 你分析不清楚,不能告诉你,为什么呢?“天机不可泄露”。但是这句话一说,你就觉得语出惊人、举重若轻 、气概非凡、胸有成竹、 神机妙算、深不见底。老子写上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是哈哈大笑,面有得色。多少学问悟性,多少阅历思考,尽在其中。

  再比如说我小时候背《孝经》,古往今来没有人认为它是好文章,但是现在你看起来,你也觉得它挺绝。你从第一章第一句的字看起,觉得同样非常善于表达。用最生活最浅近的语言,来解说当然它是一厢情愿的解说,重大的命题。就是什么叫“孝”呢?“侍于世亲”,“侍”就是侍奉,服务,先给自己的双亲,爹娘服务。我不知道这个考据里是不是还包括这个更上一辈,当然也可以包括了。“中于侍君”,这个“中 ”是“中间”的“中”。现时要很好的给父母服务,发展下去就是要用对待父母的态度来对待领导,对待君,对待国君,对待老板。所以“侍于世亲,中于侍君,终于立身”,“终结”的“终”,“终了”的“终”。这样的话,你才能站立住,才能实现自我。把一个很本能的孝敬自己父母一下上纲到人生观价值观的层面上来。这是一种递进的修辞手段,古已有之的无限上纲的魅力与魄力。这里的无限上纲不带贬义,我是作为文章做法来写的,不是说大侵害时候的无限上纲。它和折押韵,犹之兴奋点昂扬。有时候你看古文,有一种大补的感觉,就好像吃了人参、鹿茸、复合维他命的感觉。这里头有汉语、汉字的伟大贡献,汉语特别是汉字,讲究审美讲究联想,讲究灵性和神性,所以《史记》上记载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天上下小米,鬼夜里都哭。为什么?中国人学会汉字以后,太伟大了,太神奇了。再没有这样的字,如果不仔细地说,它提供的信息量这么多,兼有神、声 、 形、 义,你一看字,他就给你一种暗示,一种理解,对你有一种吸引力。这种信息量是种种拼音文字所不能望其项背的,汉语于在古文中是字本位的,关键是要看这个字,你不看这个字光是别人给你念一遍,你理解不了。你不但要看这个字,而且你要背诵,为什么背诵呢?它是一个和口语适当的脱离了的,高高在上的一个语言系统。所以你平常的说话,如果都是用问题言文说话的话,你会觉得非常可笑。就像《镜花缘》里描写的“到了一个君子国”,大家说话都是“之乎者也”:“酒要一壶乎 ? 茶要一杯乎?”你觉得非常可笑,它拔上来了。这样它脱离了口语,使它缺少了最生动的来源,这是一个缺憾,但是脱离了口语,它又带来了许多好处,什么好处呢?第一,它摆脱了方言。否则如果我们的语言是拼音文字的话,那山东话是一个拼音,广东话是一个拼音,那差别比德国话、比利时话、瑞典话、挪威话还大。所以摆脱了方言的区分。还有一个,汉字比较难学。它又特别精炼,特别富有审美气息,汉字写起来又非常费劲。古代的文章还是在竹简上刻出来的,所以特别精炼。给写文章的人一种很了不起的自我感觉。我们看古文这些写文章的人不管他混得怎样不强,怎么穷酸,他还在自荐,就是自己推荐自己,还在求职,用现在的话来说。但是他写起文章来,他自我感觉仍然很好。他写起文章来,就像曹丕说的,“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所以我老想蒋介石先生的儿子蒋经国先生,“经国”两字还是从曹丕的《典论论文》里来的,出自这里。它有一种大气。

  汉以后,开始有纸、毛笔,蔡伦造纸,蒙恬发明毛笔,写起字来时明窗净几,反香沐浴,书童研墨,红袖添香,再一种极其美好的状态下写文章,文章写得手舞足蹈,吟之咏之,摇头摆尾,得意洋洋。特别是汉字还很容易有这种对仗,有这种骗骈体文,讲究词藻,有时候词藻在形式上能达到极致。比如说这是很普通的,很多人都会背的王勃的《滕王阁序》在词藻和形式上就达到了极致,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你觉得他把好话都说尽了,把这个气概都用尽了。这些东西确实存在着五四时期所提出来的问题,因为社会总是从一个金字塔型向网络型来过渡,也就是这样一种民主化的过渡。向民主化的过渡,是越来越多的人脱离了文盲的苦境,解放了各种各样的人的精神力量、文化力量,所以现在写文章已经不是少数文人学士,摇头摆尾、吟咏赞叹、一唱三叹的人的专利了。相反的,工人、农民、打工仔、打工妹、下岗的、上岗的、养老院的,甚至现在还有超低龄写作。写小说的,十八岁的可以写,十四岁的可以写。文化高的,文化低的,还有不大认识字也写出长篇小说,我就不具体提名字了。很多字都不认识,他画一个画,用八年时间,十年时间,然后在文化教员的帮助下、整理下,整理出一部长篇小说。这种文化的民主化,文学的民主化,语言文字的民主化好不好?好,当然好。你怎么能够把写作,把笔当作少数人的特权呢?但是任何一种民主化都有一种代价,这个代价,就是少数人在写作时的优雅,那种精致,那种自我的满足,那种得意受到冲击。老子《道德经》有什么了不起,写来写去不就是几千字?现在一个16岁的孩子,如果找人帮忙,再包装包装,自己又有点灵气的话,也许两年时间写30万字。所以有时候历史会跟人开玩笑,民主化放在文化上,有时候,不是全部,它会带进来一些粗糙,带进来一些粗鄙,而减少了那种得精英的、精神贵族的自我欣赏。所以在市场经济和民主化、大众化的写作的情况下在解放了大量的精神能力的同时,也会让人感觉到现在是众说纷纭、众声喧哗 , 恍中谙雅、雅俗共鸣、鄙俗平庸、起哄造势,加上网络文学、传媒文学、商业炒作、广告风格、市场导向、权力操控、 大亨操控,还有海外强势文化,包括应空获得磁力场,如此这般,如今这个年月到底好文章在那里,到底公众知道不知带什么是好文章?尤其是还有没有工人的好文章?所以我们的古代的这些杰作,是我们的一份遗产,如果丢掉这份遗产非常可惜,照样不懂得拿起来当然也不行。但古代的文学语言并不仅仅表现在我说的那些经典的文章来里边。尤其表现在诗词里,中国这种古典的诗词,今天在这也没有时间细说了,它本身和现在的知识产权是完全不一致的,不是把它看成一种专门的、尤其不是职业性的,它是一种风雅、一种高尚,一种自遣,也是一种交际。所谓一唱一和。为什么中国古典诗到后来到了无一字无出处,无一字无来历的地步呢?搞得很难创新,非常限制人的思想呢?就因为古典诗词本身像一棵大树,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学的一棵大树,而每个人写的都是这棵大树上的一个树叶,一个叶脉,一个小芽,一个骨朵,或者是树皮上长出的一个疙瘩。写出的东西必须和这棵树相匹配,起码能被兼容。所以必须大量的熟读中国的古典诗歌,然后你可以写诗。现在喜欢古典诗的人非常多,领导干部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还有一些原来写新诗写小说的,就改写古典诗歌。有的写得很好,有的让你看着实在难受,因为它不匹配,不兼容。出来的是乱码,不伦不类。这是我今天顺便谈到的对古典诗歌的看法,这是很重要的文学语言的资源。

  [1]  [2]  [3]  [4]  [下一页]

  
评论】|【推荐】|【 】|【打印】|【新浪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国家:
省区:
城市:
类别:
学校: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