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校园青春校园正文
杨振宁2004年在清华大学的最后一课(5)

http://y.sina.com.cn 2005年01月09日 22:46 时代人物周报

  大师风采

  作者:孙笑雨

  来到清华后得到的第一个惊喜就是得知我们基科班的物理课是杨振宁先生开设的。我当时特兴奋,因为对于学理科的人来说,能得到大师级人物的指点是一件梦寐以求的事情。能够聆听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授课,这是做梦都不敢想的的事。这种兴奋在我们拿到特制的听课证(唯有持证者可以进教室听课),而旁人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们的时候达到了极点。

  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大家都特别激动,早早地在教室里等待。终于,杨先生出现了,这是大家第一次见到杨先生本人,有的同学还用手机拍照。

  如今,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回想起来,真是收获颇丰。我作为清华记者团的记者,我还采访了几位同学,大家都和我有同感。

  大家对杨先生的学识都是十分的佩服。杨先生对物理学的认识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大师与常人的区别就在于,他能从平常的现象中挖掘出更深刻,更普遍的东西,能正确的把握物理学的发展方向,能从哲学的角度来考虑物理问题。杨先生做学问的大特点便是非常严谨,他在讲授哈里德编写的普通物理学的过程中,对所有公式的来源,都作了详细的推导(当然很显然的东西除外)。

  杨先生对于数学和物理的关系有过非常精辟的见解:精确细致的数学公式是有决定性作用的,因为有了它,人们就能够运用充分发展的数学工具来处理问题。他还把物理学和数学比作一棵树的两个分杈:它们在最初的时候是一样的——即它们有相同的基础,但是在发展中又不尽相同,有联系但是差别也是比较大的。

  杨先生采用英文授课。本来物理系的教授考虑到中国学生英语听说可能会有困难,所以建议杨先生采用中英混合的形式,英文占的比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第一节课上,杨先生便提到了如何学英文,用全英文讲课,后来物理系的老师以及杨先生都做了调查,发现能听懂百分之八十的人占了不小的比例,能听懂一半以上的占了绝大多数,杨先生就决定采用全英文授课。一学期下来,同学们的词汇和听力都有所收获。

  杨先生结合同学们的特点,略过了中国学生已经学过而美国教材上出现的知识,他看出清华的学生接受能力强,所以加快了授课速度,避免出现“吃不饱”的现象。计划三个学期讲完的教材,如今已经学了一半多。

  有一位同学说:我从今天起,不会直呼杨先生的名字,以示对他老人家的尊敬!这只是代表了我们大家的心情的一部分。我们作为杨先生的学生,心中对杨先生的尊敬,钦佩和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作者为清华大学2003级基础科学班学生)

  “他很少谈学问”

  本报记者 刘俊

  1966年,杨振宁离开普林斯顿,到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主持理论物理研究所的工作。在100多名竞聘者中,刚从哈佛大学毕业的聂华桐被杨振宁相中,此后,他们在一起工作的时间长达三十多年。

  当初吸引聂华桐前去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杨振宁在理论物理界的声望,“这个研究所在国际上是相当有名,来来往往的人都是这个领域里最好的。”

  “他的工作越来越重要,事实上,跟李政道获得诺贝尔奖时的成果‘宇称不守恒’只是杨先生工作的其中一部分,他另一项极为重要的研究成果就是50年代他提出的‘规范场理论’,这一理论被认为是物理基本规律的一个普遍结构的重现,70年代初在物理界所引起的轰动之大远远超过了他得诺贝尔奖,而在此之前长达15年的时间却一直没有得到同行们的认可。那个时候,研究所是非常兴旺的,我研究的领域也是最前沿的。”

  而真正让聂华桐一直留在那边的是自由宽松的学术研究气氛。“杨老师不会告诉你做这个,做那个,很自由,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他只负责选人,做科学是跟做艺术有类似,你能让哪一个院长教你画什么吗?”聂华桐把杨振宁对他的影响看成是无形的。

  “基本上,杨先生跟我们那儿的教员学问谈得不多,他做物理的方式跟别人不一样,别人跟他做的也不一样,不是都能够和很多人融合在一起。他做科学研究的整个思路对大家很有影响,我想杨先生对于我们的影响就属于这种。”

  在所里,只有聂华桐和杨振宁两个是中国人,他们平常在一块儿,聊得最多的话题都是与中国有关的,对于一些中国问题的看法也往往趋于一致,这种深厚的中国情结让他们俩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虽然在年龄上二人相差十几岁。

  所以当杨振宁在清华打电话问聂华桐“清华要成立一个这样一个中心,你去不去?”时,聂华桐两天之后做出了回来的决定。“一个是因为杨先生,一个是因为这么多年来的中国情结。”

  在清华高等研究中心的二楼,走廊尽头正对着中心大门的一间就是杨振宁的办公室,暗红色大门的旁边挂着一块金色的牌子,上面用中英文刻着“杨振宁”和“CN.Yang”。

  中心的工作人员说,每天一大早杨先生都会来到办公室。这半年来,除了要给本科生上课,其余的时间杨先生基本上都呆在中心。在中心网站的在编研究人员名单中,记者发现第一个名字就是杨振宁,他在这儿有两个职务,一个是名誉主任,一个是教授。

  “现在跟以前一样,还是他做他的,我做我的。”聂华桐说,“但他年纪大了,工作缓慢下了,而且他感兴趣的问题也不是最前沿的了,可是这并不影响他是迄今为止仍健在的物理学家里面世界第一的地位。”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评论】|【推荐】|【 】|【打印】|【新浪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国家:
省区:
城市:
类别:
学校: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989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