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下午茶:在世界上寻找一个有苦难的天堂(2) |
---|
http://y.sina.com.cn 2004年12月20日 16:26 新浪校园 |
我承认自己确实悟道不足。譬如我就不能理解弘一大师,最起码我不理解弘一出家后,当他的妻子千里迢迢地去找他,他为什么不见? 如果是我,我会见。 对!见了之后,可能就丢不开情爱、舍不下情缘,而不能再退隐清修,但是如同那非洲的女仆,我也不能搁下我的爱、我的家。 十多年来,我总是四海漂泊,每次离开家,看女儿哭成个泪人,我也都哭,常一路擦着眼泪去机场。 我常想,像我这样总是别离的人,为了减少对自己的伤害,最好把情放淡一些,如果不爱,就不会伤心。 但是我也想,不爱、不伤心了,人生还有什么意思? 如果我们不再爱父母,当然可以不再为他们的年老凋零而感叹;如果我们不再爱伴侣,当然不会为他们的背叛而发狂;如果我们不再爱生命,当然不会留恋今生;如果我们把今生过得生不如死,当然不会畏惧死亡。 上天创造我们,只为要我们日夜颂赞它吗?我们把它看得太差了!它无所不能,要整个宇宙颂赞它都成。它会那么爱被奉承吗?如果你是父母亲,你生孩子,只是为了要他天天颂赞你吗? 我认为上天创造我们,是要我们再去创造,并且享受它所创造的世界。我们感谢它、颂赞它最好的方法,就是“载欣载喜地投入这个世界,快快乐乐过一生”。 当然有快乐,就有忧愁,如同有相聚就有别离、有允诺就有负担。但这忧愁、别离和负担,正带来快乐、相聚与圆满。 我也常想,幸亏人会死。 畏惧死,才有宗教;知道死,才会尊重生命;珍视生命才会把握光阴;把握光阴,才能有更大的成就。 如果没有死,明天后面还有明天,就什么事都不急了;如果没有死,旧的不去,新生就没什么喜悦了;如果没有别离,相聚时光就不再可贵了。 我甚至感谢自己的漂泊与别离,觉得它们丰富了我的人生,也维系了我的情感,总有失的伤痛,也总有重逢的欣喜。 我很欣赏《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书里,夏绿蒂说的:“家庭生活虽然绝不是天国,但总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快乐泉源。” 我也欣赏张爱玲说的: “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 从小到大,我确实经历了许多华丽与哀愁。 最近有一天,我提到自己9岁丧父,我那89岁的老母突然纠正我:“其实细算算,你是8岁死了爸爸。” 我说:“为什么过去40年,我说9岁丧父,你都不纠正,一直等到今天?” 她说:“以前你已经够可怜了,我干吗还告诉你早一年,让你更伤心。至于现在,你如意了,说说也无妨。” 我的女儿马上就8岁了,我常看着她想:“天哪! 8岁,多小! 我居然能记得那么多父亲的画面。”又有些惊心地想,“我可得好好保重,别让我的孩子那么悲凉。” 许多老同学,或意外、或生病,已经离开了人世。最近一个远房亲戚的女儿,正值青春好年华,却突然得了红斑狼疮症,住进医院一个多月,还未能清醒。 每次听到这样的不幸,都很心悸,怕自己也有同样的遭遇。但是人生在世,谁能预测未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