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堂之怪现象:必修课选逃 选修课必逃 |
---|
http://y.sina.com.cn 2004年11月04日 11:30 新浪校园 |
文/木子小鱼 [欢迎投稿] 大学校园里,逃课是一种状况,一种现象,但同时又是大一新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想逃也逃不掉。 记得两年前带着憧憬和希望走进大学的时候还是个懵懂的小女生,开学不久后的一天听到心理学老师在讲堂上大声说“你们现在都是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时候瞪大眼睛表示不可思议,还好,我的眼睛不算小但是也不属于特别大的那种,所以隐形眼镜在里面安然无恙,只是心底泛起的波澜前所未有。 当然,一切都是有过程的,大学一年明白了很多,其中包括发现我原来是那样能耍的孩子。与其说是改变,不如说是一些与生俱来在大学的环境里被挖掘了。比如逃课,这种事情不能说是需要潜力的,但是需要环境,而大学正好给了这样的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所有人都把逃课当作天经地义。 大一逃了很多节课,因为用自己的标准去判断,学校那时候给我们开的那些课无味也无谓。不过第一节是肯定要去的,所以一般情况下,刚开学的课堂上都是座无虚席的,每个人都抱着和我一样的想法和目的坐进了该进的教室,然后我们会在第一节摸清楚老师的脾气习惯或者有些老师干脆自报家门说自己一般会多久点一次名,多久交一次作业,或者你一共可以请多少假。然后回去就接着决定哪些课是必须去的哪些课是可以逃的。 教室里的人数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少,直到最后一节课。那会儿一般会突然地冒很多人出来,从来不曾坐满的教室也会突然变得座无虚席,和第一节课一样。因为最后一节课不是交作业就是讲有关考试的事项,或者就是考试。 当那句“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话语烂熟于心的时候,也就像习惯大一慵懒的日子一样习惯了有课逃的日子。当一种事物或者行为太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的时候,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坚持那句逃课原则整整一年,多少次担惊受怕,多少次化险为夷,历历在目,像是波澜不惊的水面偶尔有风吹过一样,风过后平静依旧。 混到大二以后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突然觉得时间飞逝了,看着看着就一个月一个星期了。日子像是我们阳台上栽的番茄、辣椒和生菜一样,一不注意就长的认不出来了。刚来的时候对于逃课的惊讶和大一的懵懂一起消失得无影无踪的时候,大二也接近尾声。 教授说了,大学是学东西的时间,不要去管它有没有用,学到心头就行。呵呵,终于醒悟了,逃课的日子就这样结束,看起来似乎很高尚,只是看着刚进来的新生对于大学的许多东东困惑不解新奇不已的时候,还是会觉得又看到了当年的自己。那样可爱天真的眼神,也许只有没有逃过课的孩子才会有吧。 (编辑:稻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