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朵金花”考研的故事(图) |
---|
http://y.sina.com.cn 2004年06月21日 10:44 荆楚在线-楚天金报 |
![]() 为了考研,周日教室空无一人,肖莉红仍孜孜不倦 提要: 6月,湖北大学二个寝室共13名女生全部考上或保送硕士研究生;寝室环境对考研有哪些影响呢?本报记者对当事人进行了采访,发现—— 同一寝室全部考上研究生 当不少大学应届毕业生还在为工作发愁时,湖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一女生寝室里传出喜讯,7姐妹全部考上或保送硕士研究生——肖莉红考上上海同济大学;胡军民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罗惠英考上天津工业大学;杨丽等四人则考上或被保送在本校读研。巧的是,与这个寝室仅一墙之隔的另一个女生寝室,住着的6名物理学专业学生今年也全部考上研究生。 近日,记者见到了7姐妹中的6位,都是农家女孩,朴素的衣着,一脸的真诚。 很多人说到考研,都认为很难熬,肖莉红一脸的不以为然,她说,我们并不是死学,像别人所说的起早贪黑,恰恰相反,我们一般早上8时多才去自习,中午吃饭后在教室休息,晚上10时左右回到寝室。我们在吃饭时从不谈学习上的事情,而是聊天、闲侃。寝室里我们也是有说有笑,有打有闹,从来不会感到压抑。 “每天晚上10:30我们就躺在床上开一个小时的卧谈会,主要是交流一下当天学习的心得,以及还没有掌握的东西,常常对一件事情或一道题目争论不休,各抒己见,累了就睡觉。”罗惠英补充说。 考研资料“共享” 胡军民寝室的7个人全部来自农村,微薄的家庭收入使她们不可能“奢侈”到全上考研辅导班,最后肖莉红想出了一个办法,轮流上各种培训班,回学校后就“资源”共享。于是,肖莉红参加了文都的暑期培训班,胡军民参加了冲刺班、胡俊和徐丽则参加了点题辅导班,罗惠英北京的同学也给她邮寄了大堆的辅导书。 “在培训班听老师讲课时,格外地认真,笔记总是一丝不苟,因为回来后还要跟寝室的同学讲。”肖莉红严肃地说。“我们有好的资料、学习方法都拿出来供大家参考,从没有考虑其他人是否会超过自己。有时我们彼此会主动帮对方打开水,甚至洗衣服。”胡军民说。 互帮互助的“寝室文化” 7个人的性格各不相同,矛盾和争吵总是难免的。罗惠英目标是北京大学。她渐渐感到复习很吃力,再加上家里打电话明确要求她不要考研,她感到很压抑,心情一度很郁闷。 这些都没有瞒过寝室里6双关心她的眼睛,最后决定让性格直爽的肖莉红充当黑脸,由和风细雨般的杨丽扮演白脸,在“责骂”与爱抚的交织下,罗惠英终于清醒过来,调整心态、降低目标,最终考上天津工业大学。 还有一次,肖莉红参加培训的笔记被别的寝室的人借走了,结果被徐丽误会了,以为肖莉红自私。徐丽自言自语的想法被寝室知道实情的同学听到后,立即被驳斥得“体无完肤”。“但我们的争吵绝对不会超过5分钟,总是在一方道歉、一方表示谅解的情况下结束。每次的争吵都会让我们的关系更加亲密,因为我们都很坦诚相待。”徐丽向记者解释说。 “女孩子最怕沉闷,心情不好时,想不开的时候,故意激一下,吵一下,把问题说明了,即使当时有点不舒服,事后也会感激你的。”肖莉红郑重地说。 肖莉红介绍,室友们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扁人”。一人故意提出最偏激的观点,大家一顿“狂扁”,在批驳与争论中,说服了对方也说服了自己,学到的东西最深刻。 高校“好一窝”现象值得关注 去年此时,武汉科技大学城建学院9栋601寝室建筑设备系的“六朵金花”同时考上了研究生。她们中的两名被本校录取,两名被湖南大学录取,另外两名则分别被重庆大学和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录取。 回首考研路,田晓芳激动地告诉记者:成功得益于良好的寝室氛围。据田晓芳介绍,六姐妹同在一个系,同在一个寝室,彼此影响下,大三下学期时就相继确立了考研目标。同时,她们共同收集考研信息,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 备考的日子里,小田也产生过动摇的念头。这时候,寝室的另外几个人都会安慰她,鼓励她,使她坚定下来。所以,她们始终处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下备考。 “好一窝”的现象在高校日见其多。记者从中国地质大学了解到,该校一个国家基地班全班27人,有24人考研或被保送读研,班长刘锐创介绍,地大有3个寝室的学生全部考上研究生。 此前,本报曾经报道过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女生寝室的学生全部考上研究生的新闻。 “好一窝”寝室是与同化心理密不可分的。据肖莉红同学分析,同一寝室都能考上研究生,是与寝室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寝室积极向上的氛围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分不开的。(见习记者/雷宇 通讯员/龙超凡)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青少(Y-zone)频道 新浪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