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贫寒学子回家过年之综述 |
---|
http://y.sina.com.cn 2005年01月10日 10:26 新京报 |
1/4贫困生怕与同学谈钱 逐步实行的高校收费政策带来贫困生激增,受助贫困生愿回馈社会
![]() 1月8日,中央民族大学一贫困生在拥挤的寝室里晾衣服。为了省钱,春节期间该校1000余贫困生选择留校,边学习边打工筹集下半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本报记者陈杰摄 “那个女孩腿很细,来到了两名女生吃剩扔下的餐盒旁边,像是在找什么东西。看见没人注意,就迅速地拾起筷子夹了两口剩饭,然后提着书包匆匆赶往教室……” 2004年9月,中国农业大学的BBS上,一名目击上述情景的学生贴下这样的帖子。 2004年12月初,类似的帖子出现在南京大学网站上,跟帖达万余个。此前,“如何面对贫苦?”这样的话题频频出现在一些高校的校报和演讲台上。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这样的贫困生在每个高校基本上都存在。”中国农业大学一名在校生这么说。公共食堂里,他曾看见一名男生一连喝了三大碗免费汤。 年末,在校生即将返家的时候,人们再次把目光投向了高校中的特殊群体———贫困生。 高校贫困生人数激增 1998年到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月生活费低于150元的贫困生的比例从16%激增到41%.在对北京高校贫困生问题的调查中,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发现,贫困生比例增速令人担忧。调查还发现,月生活费低于90元的特困生的比例,从1998年的6.2%增至12.3%. 官方的说法是,在校贫困生的比例为20%,约240万;特困生则为5%-10%,约160万。 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曾坦言,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也增加较快,有些家庭的收入难以支撑学生在校学习;尤其是在中国的普通高校中,有50%学生来自农村,由于种种原因,比如说农民的家庭收入普遍较低、特殊的自然灾害等,都会造成他们上学困难;另外近年来才逐步实行的高校收费政策在客观上也加重了学生上学的负担,可能会导致个别学生因家庭困难上不了学。 在采访中,数十名贫困生代表的情况印证了这一点,他们大多来自内蒙古、新疆、西藏、云南、四川、河南等地的农村,家境本就贫寒,天灾侵扰、父母多病甚至亡故更是雪上加霜。学费高、北京消费水平难以承受,大学没读完,家里已经是债台高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