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与“活”--我心中的“复旦精神” |
---|
http://y.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 21:33 复旦百年校庆网站 |
世界上大概不会有两颗完全相同的心,因此,人们对于同一个人、同一个共同体的“精神”,也就见仁见智,难有完全相同的感悟。 什么是“复旦精神”?团结、服务、牺牲?宽容、包容、兼容?开放、开拓、开明?求是、求真、求实?民族、民主、民间?学术独立,思想自由?不落窠臼,自辟蹊径?追求卓越,争创一流?广延通儒,学术民主?坚韧不拔,追求真理?…… 《百年校庆专刊》上的专题大讨论,宏论迭出,精彩纷呈。我感慨:千万个复旦人心中大概有着千万种“复旦精神”!——而那最终为全体复旦人所共认的“复旦精神”,必定是对这千万种“复旦精神”高度凝炼、抽象之产物。 至于我心中,则有着两个久已刻骨铭心的大字:“实”与“活”。 所谓“实”,意即厚实、踏实、诚实。复旦向来重“三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强调基础要厚实,功底要扎实。进而,强调学风要踏实、求实、笃实,做人要诚实、老实、信实。在科学面前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华而不实。学生当如此,教师、学者更当如此。——难怪,“十年冷板凳”、“廿年磨一剑”、“卅年成正果”的实例,在百年复旦不可胜数。 所谓“活”,意即活跃、活力、鲜活。复旦的学生、教师、学者思维活跃、敏捷、“无羁绊”[注]。这与踏实、求实、笃实(也即严谨)的学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整个校园弥漫着的更是“鼓励突破、倡导超越、褒奖创新”,富有活力的学术氛围。——难怪,“鲜活”的学术观点、科研成果在百年复旦层出不穷。 询厦何以高入云,只缘根基实如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实”与“活”,这就是我心中的复旦精神!它是我在复旦四十年的真切感悟,也是复旦四十年在我心头留下的深深烙印。 注:文中“无羁绊”引自老校歌 歌词,见陆昌祥等主编:《光华灿烂复旦园》(复旦97版)第26页。(作者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导浦兴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