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校园复旦大学百年校庆正文
半个世纪的复旦情结

http://y.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 20:41 复旦百年校庆网站

  凝神谛听百年校庆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我不由得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流年似水,自1955年考入复旦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已在复旦度过了50个春秋。我学于斯,长于斯。祖国培养了我,复旦哺育了我,让我这个普通的青年学子成长为一名大学教授。

  我对母校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难忘当年求学于大师云集、人才荟萃的复旦园,我亲耳聆听了诸多名家的授课教诲,走进了灿烂夺目的学术殿堂,得以瞻仰大师们的风采。其中郭绍虞先生的木讷博学;刘大杰先生的谈笑风生;蒋孔阳先生的沉稳深奥;赵景深先生的唱做俱全;伍蠡甫先生的谨言慎行;鲍正鹄先生的 博闻强识……名师们渊博的知识,高尚的情操,人格的魅力,滋养着我们这些年轻学子,使我们打下了宽厚的文化基础知识,在青年时代培养了献身祖国、潜心治学的严谨学风。

  50年来,中国社会历经了诸多风雨曲折,其间不乏“左”的干扰,由此我们这代人注定要经受各种复杂环境的磨练,并逐渐成熟起来。艰难曲折不仅锻炼了意志,也是人生的严峻考验。但我们坚守着知识分子的良知与做人的尊严,在困难面前未屈服,在名誉地位面前未伸手,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我们没有辜负师长的教诲,也没有愧对历史。

  人生是一条小河,总是蜿蜒流淌。期间我经历了由社会到学校,由教学岗位到行政岗位的多次角色变化,始终未能忘情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十年动乱后,中国呈现出改革开放新气象,我努力探求学术殿堂的奥秘,潜心钻研学习,经过十年的殚精竭虑、筚路褴缕,坚持不懈的奋战,终于和同事们编写了《中国现代文学词典》,同时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也有所创获。我和王锦园合作编写的《张资平——人生的失败者》,这本书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具有拓荒的意义。近两年来,为庆贺百年校庆,弘扬复旦精神,我又带领一批青年学子,编撰了《复旦的星空》一书。

  进入1990年代,我奉调到校部工作,又一次转换了角色。在我任职于统战部期间,我虚心求教, 以诚待人,结交了不少朋友,做到了与他们“患难与共,肝胆相照”。尤其令我难忘的是,1990年12月我参加了首届复旦世界校友联谊会,在香港得以目睹孙越崎老校友的风采,并首次会见了李达三先生和台湾校友刘昌平、邵梦兰先生,以后时有会晤,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也开创了海峡两岸校友交往新局面。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百年校庆前夕,我听从校领导的调遣,承担起《复旦百年志》执行主编任务。在校党委负责同志直接领导下,在全校各部处、各单位、各院系所的通力协作下,群策群力,勇闯难关,不计报酬得失,按时完成了200多万字的编撰任务,目前这项工作属百年校庆的重中之重。百年遇一回,望着案头盈尺的书稿,抚摸着这一全校几百人辛勤劳动的结晶,作为本书编撰主要执行人,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因为我们又为母校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工作,为母校百年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

  50年了,我在复旦园走过了春,走过了夏,又走进了秋。假如我是一棵树,我愿把满身金黄的秋叶化作春泥,奉献给复旦这一片热土;假如我是一枚果,我将把复旦给予我的无限美好的记忆珍藏心间。

  (作者系《复旦百年志》执行主编、《复旦的星空》主编、中文系教授)

发表评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