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学子傅爱华:苦难是人生的财富(图) |
---|
http://y.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 11:48 城市快报 |
![]() 傅爱华 自然的树在风中摇曳,春天的雨露让她的心远离饥渴。 她以631分的好成绩考取了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年龄却还不到17岁。她不爱多说话,文文静静地有些腼腆。父亲长年在外地打工,她一直和母亲相依为命。她家原来住在南市,拆迁时不多的拆迁费也用来还账,无奈只好找人借了一间没有厅的独单。母亲患过肺炎,做过手术,丧失了劳动能力,但为了维持生活,还是找了一份工作每月有几百元的收入。小爱华是个聪颖的姑娘,小学毕业那年以全市第8名的成绩考入耀华中学实验班,从初中开始就自己骑自行车上学。 当我问她,有没有因为自己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而自卑过?她诚实地回答说,有过。初中二年级时,母亲让她向学校申请助学金,一向成绩优秀又十分要强的她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家里的情况,不肯申请。还是教语文的王老师知道了这件事,耐心地开导她要正确对待这件事,她清楚地记得王教师说:“苦难是人生的一种财富。” 苦难的确是人生的一种财富,可苦难也威胁着一个正值青春发育期少女的身体健康。上高中以后,傅爱华常常熬夜学习睡得很晚,而第二天又要早早赶到学校,尽管母亲已经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尽可能地变换着花样做些可口的饭菜,但营养不足使得傅爱华贫血到了一蹲下就站不起来的地步。但是坚强的爱华一直忍着、顶着,从来不让别人知道她身体的不适。直到母亲到学校为她请假,老师才了解了这一情况。于是当她再次来到学校的时候,王老师把她叫到了办公室,告诉她,以后每天老师都会给她带一袋牛奶和一个鸡蛋。捧着还有老师体温的牛奶和鸡蛋,这个从不愿流露自己内心情感的女孩子眼睛湿润了,她说:“王老师对我就像对自己的女儿一样,我特别感动。 开始我还不好意思去拿,她就给我送到教室来,就这样,将近一个学期,我每天都能从王老师那喝一袋奶,吃一个鸡蛋。” 家境的贫寒和老师的关爱让这个花季少女早熟了,她仍然不爱多说话,却把一切都铭记在心里,像细雨中承接雨珠的绿叶,她体验着风的残酷,更体验着细雨的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