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新浪首页新浪校园中国城市求职地图正文
高上海:城市人才需求

http://y.sina.com.cn 2005年02月18日 17:42 21世纪人才报·大学周刊

  ■

  上海的人才资源总量及高层次人才数量在全国居第二位,优势人才是金融人才,其数量居内地各城市首位。并且,上海的人才国际化程度较高。上海的目标是在2005年建成亚洲的人才资源高地和全国人才聚集中心,人才总量达到137万。因此,在赋予求职者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就业平台的同时,上海人才竞争的情况也显得更为激烈。

  从学历层次上看,本科以上学历的IT、电子技术、贸易、医药、咨询专业的需求形势较多,求职形势较乐观;大专学历的市场营销、制造业的供求形势比较乐观。求职人员的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本科。上海为非上海籍人士与沪籍人士提供了同等的公平竞争机会,只要有真才实学和过硬的本领,就不愁叩不开上海的大门。

  就人才类型而言,上海市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较旺盛,如高级工程师、金融分析师、保险精算师、财务总监、项目经理、知名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等;复合型人才广受欢迎,许多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越来越倾向于多样和全面,真正懂技术、善管理、精通外语、熟悉国际规则与惯例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紧缺;高级技能型实用人才日见走俏,很多企业已经或正在把高级技术工人的引进和培养列为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相对来说,技术含量不高的一般专业人才(如一般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等)正趋于饱和。

  就人才需求的行业而言,上海一些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如材料工程、生物医药行业等),大多需要中高级基础性研究开发人才,需求总量不会很大;政法、师范类人才仍将持续升温,农科类人才的需求量也会增大;上海市的外资企业比较多,对人才有一定的需求量;而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量不大,受机构改革的影响甚至还会有较大幅度缩减。

  2003年下半年以来,上海新诞生了一张日报,好几家报纸扩版,更多报纸正酝酿改版,在这一形势下,自然需要更多的传媒精英,求职门槛也随之增高了。与以往比,现在上海的各家传媒需要的已不是只会采编的人才,更渴求跨专业、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对经营、策划人才的需求有所上升;曾在外地有相关经验的人才也被看好。不少求职者都来自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等名校,其中不乏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

  目前我国集成电路市场已成为仅次于美、日的世界第三大市场,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的IC设计人才奇缺,每年从IC设计和微电子专业毕业的硕士生不到300人,而企业对IC设计工程师的需求量则将近10万人。到2005年,上海市共需要IC设计人才1万人,其中研究生3600人,本科生6400人;而到2010年,则需要IC设计人才2.17万人,其中研究生8900人左右,本科生1.28万人左右。另外,IC制造人才和IC封装人才也有很大的缺口。到2005年,上海市需要IC制造人才7000人左右,需要IC封装人才8500人左右。由此可见,具备专业知识的IC人才在上海的发展前景是相当乐观的。

  在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之后,规划设计人才、项目管理人才、高级公共关系人才、精通国际商务的专门人才、法律人才、超大型项目组织人才等六大类人才是世博会最紧缺的人才,也是上海最迫切需要的人才。因此,相关专业毕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将是最受上海欢迎的人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评论】|【推荐】|【 】|【打印】|【新浪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国家:
省区:
城市:
类别:
学校: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