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动感e族中国大学到底有什么问题正文
葛剑雄 好样的

http://y.sina.com.cn 2004年12月06日 10:23 光明网-中华读书报

  来新夏

  葛剑雄这个名字虽不能说名贯九州,但在史学界,甚或是人文科学界,还是颇有名声的。我不仅知其名而且曾有所交往。我已想不起来何时见过面,大约是80年代末!但在90年代初我们却为了一件事有过较频繁的交往,也使我真正认识了他。90年代初,我和日本史学家齐藤博教授承担一项名为“中日地方史志比较研究”的国际合作项目,有一本论文集拟收谭其骧教授的一篇论文,但谭先生已在此前逝世,于是我致函剑雄,他很认真处理了这件事,并且写了一段附记说:

  “本文是据季龙(谭其骧)师1981年7月25日在太原市召开的中国地方史志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演稿整理的,刊于《江海学刊》1982年第2期,其他报刊论文集也多有刊载,但大部分未经先生本人审阅。

  1982年,某刊拟编历史论文集,索此稿于师,因命我对《江海学刊》所刊稿作校核,并亲自作了修改增补,但后因故未刊。现据原稿录出,并作了一些文字上的修改。但季龙师已归道山,无由再呈审阅矣。葛剑雄于1993年2月10日。”

  这段附记写得很好,把此稿形成的脉络交待得很明白,葛剑雄为本师作了不少工作,不仅如此,他曾受我委托提交定稿,联系家属,还因为同时出版中日文本而商谈翻译费用问题等等,都花费了他的精力,让人有一种尊师重道的感觉。事情本不足奇,但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我有位高年老友,写了一部著作,等看清样时,老友已病,想托他往日的博士生某代校,出版社责编也自以为毫无问题,匆匆地去了,不意遭到拒绝。那位原博士生泰然自若地说:“我现在已是教授,不是当年作某先生研究生的时候,我怎么还能承担这种事务性的事呢?请某先生另想办法。”最后,老教授只好伏撑在病床上,抱病校稿。推迟了出版期。两相对照,优劣自见。

  葛剑雄是史地学界中的能文之士,我常在《读书》、《中华读书报》、《学术界》和《东方文化》等报刊上看到他的随笔,很有见地,文笔又犀利条畅,摆脱了一般史地文章的拘泥艰涩和学院气。我曾经想以梁元帝焚书的史料为据写篇随笔,来诠释“读书越多越蠢”的歪理,但无意中在《读书》上读到葛剑雄有关梁元帝的一篇随笔,有根有底,鞭辟入里,我为之而搁笔。我真想史地界多几个能写出文史交融文章来的人,让老百姓看得下去。葛剑雄的书评也写得很有精神,前两年他针对权威机构的权威成果,写过一大篇批评尖锐的长文,真有点一手持枪,一手举铜盾的气概,文中没有什么“瑕不掩瑜”之类的搭浆糊的话。而且有胆有识,应战不已。推进学术,多么需要这样的勇士啊!

  更为惊人之举的是葛剑雄的参加南极考察,这恐怕是一般人文学者不曾想过的事,而人到中年的他竟然勇敢地做了。科学的主旨在于创意,人文学者离开书斋,走向社会,了解实际,已很可贵,到南极做实地考察,更应说是创举,南极不是秀山丽水,是冰山雪海,有一定危险因素,尤其是将独处于一种难以自解的寂寞与孤独之中,更是对人生的一种考验;但是葛剑雄能于寂寞、孤独中,求不寂寞、不孤独。最近看到他的一篇题为《孤独无法体验》(《中华读书报》2001年3月8日)的随笔,他陈述了1982年秋为了探访新疆克孜尔的千佛洞,独行于渺无人烟的戈壁滩上。他没有孤独,反而“体会到大自然的恬静和戈壁的博大,禁不住躺进了它的怀抱,倾听着微风的吹拂”;他刻画了南极的寂寞孤独更盛于戈壁,他独自处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之中,“除了海水拍打着礁石的声音就是远处传来贼鸥的叫唤;除了被海水打上岸来的海带般的藻类,就是山脚下一片黄绿相间的苔藓;目力所及,看不到其他动物和植物,连草都看不到一根”。他极力想把孤独的环境和孤独的意念联系起来,但“他丝毫孤独不起来”,因为他感到山崖背后有“我们的长城站”,而南极地区也没有任何威胁人类的生物,更没有考察队员和游客外的闲杂人等。这不是什么豪言壮语,而是葛剑雄在特定环境中灵魂净化的心声。葛剑雄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孤独只能经历,无法体验;孤独是绝望的衍生物,而不是环境的副产品”。这应该是葛剑雄南极探险的最大收获。

  葛剑雄的惊人行动,在人文学界似乎像暮色中疾驰的小轿车车灯那样,一闪而过。我除了在电视中看到过一次他谈及南极探险的“出镜”外,没有听到或很少听到对葛剑雄此举的反响;但是,某些人好嘁嘁喳喳,说三道四的劣根性,却并未完全根除。我曾直接或间接地听到过一些“好表现”、“好事之徒”、“标奇立异”、“好为人先”

  等等桌面下的闲言碎语。这都是些发了霉的陈言:“好表现”是50年代周末生活检讨会或是年终个人鉴定表中自我检讨的常用套语;天下如果没有“好事之徒”,那学海将是多么可怕的一片死海:顾炎武牵驴走塞北,徐霞客孤身攀悬崖、登绝壁,这是中国学者无可非议的好传统,葛剑雄南极探险又何奇异之有?“好为人先”就是敢为人先,是勇士风范。葛剑雄满可以用“听他人去说,走自己的路”的“鲁训”

  来宽解自己,但我总觉得人文学界的一潭止水为什么不该起点波澜呢?

  我并不想充当“托老”来取悦后生,只是有点愤愤然。如果葛剑雄站在我面前,我一定会不顾班辈,拍拍他的肩膀,翘起大拇指,说一声:

  “葛剑雄,好样的!”

  
评论 | 推荐 | | 打印 | 新浪点点通| 关闭
 

 
国家:
省区:
城市:
类别:
学校:
[同学录] [有奖捉虫]
用UC,每月免费发短信

 
:特别看点:
·话题:安全套进校园
·最后防线的诱惑(图)
·一流大学不靠建高楼
·奖学金怎么花谁做主
·韩国小说为何这么火

:新浪校园热门点击:
趣味测试 男生女生
搞笑地带 青春私语
原创天地 时尚一族
论坛热帖 心灵鸡汤
生理热线 懵懂之初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