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动感e族中国大学到底有什么问题正文
顾明远:也谈教育是什么

http://y.sina.com.cn 2004年12月01日 11:33 新浪校园

  顾明远

  教育的本质往往主要体现在教育的目的上。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国家,对教育的要求就体现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说得更具体,那就是我们培养的各种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可见我国教育目的和要求是很明确的。也就是说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也是清楚的。但为什么现在又提出“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呢?

  问题出在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没有认真地贯彻教育方针,偏离了我们预定的教育目的,或者叫做教育目的的失落。当前教育中存在着种种弊端,成为教育的异化,或者叫做“反教育”现象。虽然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是明确的,但是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却并不是很明确。当前的教育科学,有点像医学。医学治病救人的目的是很明确的,但因为对某些疾病还缺乏认识,对人的生长、衰老的机制还弄不清楚,因此有些病就治不好。教育也有类似的情况,对受教育者成长的机制还弄不太清楚,所以教育总是不如人意。以吴宗为首的“主客体关系学”研究课题组提出了用主客体关系的理论来研究教育问题,倒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主客体关系学认为,人与其他生物一样,总是力争生存和发展,要生存和发展,就要趋利避害,“教育属于人的趋利避害的活动”。他们还认为,人要更好地趋利避害,就要更好地利用客体和改造客体。要利用和改造客体,首先就要正确地认识客体。

  人对客体的认识,就是对客体提供的“一元四系”的信息进行处理。

  “一元”指客体的存在,“四系”是指主客体之间和客体与客体之间的部整、因果、共性、相似等四种联系。主客体关系学还认为:所谓生物的进化,主要是指其调节主客体关系“功能”的进化。这种调节功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主体内部的信息处理功能;二是外部的趋利避害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又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感应,第二等级是感知,第三等级是思维;趋利避害功能与之相对应也有三个等级:

  第一是适应,第二是利用,第三是创造。而生物的调节功能是衡量生物进化程度的主要标志。微生物和植物,已具有感应——适应功能;动物,具有感应——适应和感知——利用功能;更具有思维——创造功能的就是人。思维——创造调节功能就是头脑的智力或通常所说的“智能”。生物还具有积累遗传的功能,即把前辈获得的信息处理和趋利避害的功能进行积累,并遗传给后代的功能。所以他们认为,“人的教育,或者狭义的教育,应该定义为‘智能的积累遗传’,这是人的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的教育的‘本质’”。作者认为,当今的教育,由于对思维——智力的机制和规律还没有像对基因遗传的机制和规律那样已经被揭示和掌握,所以人的教育只能停留在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的外在行为的教育(传授)水平上。所以作者断言,“当今人的教育,‘本质上’还是动物式的教育。”传统教育是“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教育模式,新型教育模式应是“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的教育。(以上均见《教育是什么·智能的积累遗传》一书)  

  上述观点,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第一,教育研究不应停留在教育的表面教育行为上,还应该深入到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内在机制上。主客体关系学的“一元四系”理论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思路。20年前我曾提出过,“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争论了很多年。就是没有从主客体的依存关系上来思考。现在对这个命题已基本达成共识。主客体关系学把这个问题分析得更透彻了。  

  第二,《教育是什么》一书深入揭露了当前教育中的弊端,深刻地批判了传统教育只传授知识,不培养智能的祸害。  

  第三,作者明确提出,新型教育模式应该是创新教育。认为“开发智力”是教育手段,“培养创新”,即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教育目的。  

  但是,我认为书中的有些提法值得商榷。首先,作者认为动物也有教育。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教育理论界一般认为,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而动物是没有意识的。其次,把传统教育说成是动物式的教育就不合适。教育具有时代性、历史性。

  教育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任何人也不能抹杀过去的教育(也即传统教育)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的贡献。把传统教育说成是“动物式的教育”,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今天还没有人类文明,还处在“动物式”的生活中。今天我们来批判传统教育,并不否定它的一切,而只是说它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不能培养现代化所需要的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第三,把教育说成是“智能的积累遗传”也有失偏颇。发展人的智能,只是教育的一个目的,还不是教育的全部。教育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特别是今天,人变得愈来愈聪明,也即智能愈来愈高,但道德品质却没有相应地提高。

  所以世界各国有识之士无不呼吁重视道德教育,我国今天尤其要重视道德教育。有了知识而没有能力是“不能为”,做不出事业来;有了知识又有能力而缺乏高尚品德的人,可能是“不为或为而不当”。所以我认为,素质教育主要是要学生正确对待自然、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自己。这就是我的素质教育观。  

  本文为《教育是什么》序,商务印书馆2000年6月出版。

  
评论 | 推荐 | | 打印 | 新浪点点通| 关闭
 

 
国家:
省区:
城市:
类别:
学校:
[同学录] [有奖捉虫]
用UC,每月免费发短信

 
:特别看点:
·话题:安全套进校园
·最后防线的诱惑(图)
·一流大学不靠建高楼
·奖学金怎么花谁做主
·韩国小说为何这么火

:新浪校园热门点击:
趣味测试 男生女生
搞笑地带 青春私语
原创天地 时尚一族
论坛热帖 心灵鸡汤
生理热线 懵懂之初
彩 信 专 题
犬夜叉
封印的半妖犬夜叉
3DMM
温柔妹妹之3D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