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动感e族学会跟孩子说话正文
如何进行奖励和鼓励?

http://y.sina.com.cn 2004年07月27日 16:39 新浪y-zone(青少)

  缺乏对孩子的奖励和不会奖励孩子一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为什么奖励无用?

  南京有个叫周弘的著名家长,那是非常了不起的,在那么大的困难和压力下,培养出了一个出色的孩子。他提出一个很有感召力的口号,就是要会欣赏孩子。这在教育学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许多家长非常兴奋地听周弘的报告,看他的书,学习他的做法,但不知道为什么效果就是不理想,心里还直纳闷:我的孩子起点和基本情况比他的孩子强多了,为什么怎么做都不如人家呢?其实很简单,欣赏孩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很讲究技巧的艺术。如果抱着现世现报的想法,其实不是真正的欣赏孩子,是势利的怂恿,怎么期望得到您想的结果呢?

  有一位家长跟我说起一件事情,有一次父亲带孩子开着车在街上行驶着,孩子突然看见一个刚开的很漂亮的餐厅,嘴里说道:“爸爸,这次我要是考好了,你就带我到这里吃饭”,这位父亲赶忙应答:“没问题,儿子,别说一次,就是两次也可以!”后来成绩不理想,“请孩子吃饭”这件事也就作罢。

  这时候这位父母与我谈起这件事,问道该怎么办?该不该带孩子去吃这顿饭?我说道:“其实你一开始就错了,想去什么地方吃饭,游玩等,只是生活内容,没有必要也不应该把吃顿饭当作奖励的措施和学习成绩挂钩。”这样做只有三个不好的结果。

  一是让孩子把去这个地方吃饭当成学习的目的,学习成绩成了满足个人欲望的手段,成了实现个人目的工具,这样理解和看待“学习”无疑是非常糟糕的。

  二是如果对这个饭店不感兴趣了,那么对学习的投入和努力便会放松和懈怠下来。对此,孩子也有很好的解释,“反正我也没有吃那顿饭,所以你们也不要对我的成绩有太多要求。”或者“我已经不想去那家饭店了,所以也没有必要再那么刻苦学学习了。”

  三是孩子会以为只要学习好了,就什么也可以做了,这是非常错误的,也将导致无限放纵自己的认识。为什么有的孩子会有这样的念头,只要我成绩好了,干什么都可以,即使是错误的事情,家长也会原谅的。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我们经常会听说,谁谁的孩子学习那么好,结果干出了令人发指的事情来,“刘海洋泼熊”的事情就很有代表性!

  我便又跟家长讲道,正确的做法是:当时您就应该和孩子说,今天没有时间了,星期天爸爸带你来你吃,好吗?孩子一定会很开心地答应,把学习和个人欲望满足分开,是为了避免孩子以此作为砝码和家长对立、要挟。

  有很多家长经常与我谈起给孩子零花钱的问题,不知道该不该用钱作为鼓励孩子学习的方式……实际上,提出这样问题的家长的金钱观可能就有很多问题。

  很多人在很小的时候对钱就很有感觉了。许多孩子因为家长给的零花钱松,结果是变得大手大脚乱花钱;而有些家长对此管理就很严,可是许多孩子却学会了偷钱;出于对钱的复杂情感,在钱的问题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各行其是。

  有人喜欢参考老外的办法来做,比如孩子做了什么家务就给多少钱,事实证明这样做的弊端是越来越多。孩子作为家庭成员之一为什么不能尽应该的义务?还要通过本来应该做的事情来索取这不该的报酬;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会用金钱来衡量而不是用思想、道德、价值等方式来评价一件事情的意义呢?我实在无法想象这种教化方式对孩子到底有什么好处!只能培养贪婪啊。

  过早错误地理解钱的功能,很容易使孩子对钱的认识走向极端。以为钱是那种万能的东西,产生了金钱至上的认识,这只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时,总以为用钱就能解决,只要有钱就可以搞定,当然也无所谓学习啊努力之类的。所以就有了花钱雇同学做作业考试的事情,而这样的尴尬常常出现在那些经济情况比较好的家庭,但我想他的父母一定没有教他这样花钱的方法吧。

  有这样一个教育孩子的故事,国外有个大富翁为了不让孩子被富裕的生活影响,干脆诈称自己破产了,大房子换成小房子,上班也变成徒步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怕因为安逸使孩子丧失了生存能力。我想这样的父母一定不会因为孩子做家务而给赏金的。但许多家长盲目地搬照某些做法,只要孩子做了什么事情就给钱来鼓励。实际上没有搞明白什么情况下该给而什么情况不该给。许多事情是孩子份内的,肯定不应该通过金钱的刺激才做的。尊老爱幼,拾金不昧,洗自己的衣服,帮助家长做点家务,难道需要给钱吗?千万不能让孩子成为金钱的奴隶啊。

  但是,也有一些富翁给孩子规定了许多“做人的原则”,以及要达到的“目标”。但行之过头就适得其反了。美国的亿万富翁老巴菲特就是一个典型的彻底失败者。

  他的儿子从老巴菲特那里借了400英亩的农场。老巴菲特却规定了一个很残酷的条件,土地的使用费根据儿子的体重增减来决定。而以前老巴菲特也对他的女儿要求过,“如果体重维持一年不变,30天之内可以随便购物”。不过他附加了一个条件──因妊娠体重增加是允许的。他女儿果然钻了这个空子,她怀孕了,并同父亲公司的一位职员结婚了,但后来很快就离了婚。现在老巴菲特的两个已经50岁左右的儿子和女儿至今尚无能力从他那里独立出来。

  钱真是个奇妙的东西,没有钱的人总是想象有钱的日子一定很美好,有钱的时候往往却想起没钱的日子。人只有没有钱的时候,才更明白该干什么了!钱多了,人反而就忘了该干什么了!

  实际中,我见过许多人,没有钱的时候还不错,一旦有了钱,就什么问题都来了。当然,说这些,不是不让你挣钱,只是说有的人就是挣那点钱的本事,如果没有本事驾驭钱,反而成了钱的奴隶,被钱给压迫死了!钱是很厉害的,多少人因为钱走上不归之路,对钱是那么难以把握,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乎?他却无法驾驭了。就好比一个人的本事就是骑自行车,而你给他一辆摩托车,他却只能还当自行车骑,很快就要出事故了!有许多曾经挣过许多钱的人,注意,我说的是“曾经”,为什么变成了“曾经”?因为玩不动太多的钱!太多的钱是一把双刃剑,让有的人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也让有的人迷失了自我。

  当一个人眼中只有钱的时候,那他已经是穷途末路了。卢梭说的好:“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我们所追求的金钱,则是使自己成为奴隶的一种工具。”所以会挣钱但不会因为钱而失去自我才是真本事。

  只有土财主才喜欢晚上在被窝里数钱,而真正的富翁更关心的是自己的思想值多少钱。当然所有的事情不是只用钱来衡量的。喜欢钱不是坏事,关键是如何看待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以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晚一点对钱有感觉,关键是不要总把钱和别的事情简单地联系起来。钱自然可以换来许多的喜爱,但如何得到钱却要付出思考和行动。

  有道是:“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授侯,权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貉,编民不让王公。” 正所谓:“贪者亦贫,知足亦富。”(引自明朝洪应明的《菜根谭》)讲的就是:对于贪求无厌的人,分给他金银他却恨没有得到珍贵的珠玉,封他为公爵他恨封不到具有实权的诸侯,明明是有权有钱之人却甘心成为乞丐一样;对知足常乐的人,藜草做的羹汤比膏粱做的菜肴还感觉鲜美,穿着布衣比狐貉皮还暖和,虽然身为平民却比王公贵族都还快乐。同样一件事物,不同的认识,不同的追求,不同的做法,感觉和体会也不同,结果也不同。

  泰戈尔有句话说的非常好:鸟翼上系上了黄金,就再不能在蓝天上翱翔了。许多人知道“欲速则不达”,但很少注意紧跟这句后面的话: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其实对于学习的态度和钱是一样的,对钱的认识和态度少点功利和崇拜的结果是越挣越多也越有意义。钱只是完成你生活的一个工具,而不是生活的目标。越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闷头学习,为了功课而做功课的话,虽然成绩暂时可能不错,但由于缺乏真正的学习目标,对学习认识的偏差,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不如意,后劲不足而导致最后的遗憾。

  有个故事是这样的:在一个本来很安静平和的街区,不知道从哪里来了一帮很调皮的小孩子,总爱用脚踢垃圾桶,大家都很头痛,可又没有好办法撵这些孩子。于是有个老头对这些孩子们说,只要每天不断地踢垃圾桶,他可以给一块钱。孩子们欣然应允,老头便很守信用地付钱给小孩,但很快事情出了点变化,老头和孩子们商量说:我的钱不多了,能不能从每天一块钱降低到五角钱。孩子们对此深感愤怒,对老头叫道:“什么?凭五角钱就要我们给你费劲吗?哼!”然后,小孩子们就四散去了。实际上,我相信,即便是不调价格,孩子们也会很快离开的。只要把由兴趣驱使的行为调整为由物质驱使的行为,谁也都很快会厌倦的。不知道您从这个小故事里领会到了什么?

  我们前面讲了关于钱的问题,其实所有的物质奖励,包括钱啊、玩具、游戏时间等都可视作物质奖励,这些都应该根据生活的实际需要来做,而不应该和学习联系起来,不能把物质奖励作为学习的前提,更不能把学习当成调整与孩子关系的根本!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你须贡献你挚情的爱,学习怎么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精神鼓励怎么最有效?

  有一位前苏联的教育家曾说过:如果问我为什么可以成功,我想我教育成功的哲学基础就是完全建立在鼓励上。看过几本书的家长很快发现自己平时的表现实在是不大妥当,对此也甚感不满,是啊,为什么老要批评孩子呢?为什么不鼓励表扬?好多书上讲了,孩子是需要鼓励的,也暗下决心想以后一定要在这方面多加注意!

  多鼓励孩子这个做法是没有错的,出发点也是对的。所以每当看见孩子做了一件事情,就赶紧媚笑地对孩子说:你真了不起,会为父母着想了!如果这次的考试成绩有了进步,虽然心里还不是很满足,也会说:来啊,为你这次取得的进步庆祝一下!简直肉麻得让人作呕。

  孩子最不喜欢的就是廉价的表扬。这样不负责的鼓励和假惺惺的表扬让孩子感觉很不舒服,在孩子心里就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你们讨好我、哄我继续干你们想让我做的事情。因为许多孩子本来是自觉自愿的去做某件事,由于这样的恭维话一出口,觉的似乎是上了家长的圈套,尤其那些对家长很逆反的孩子更是如此。最后很容易出现的现象是,越鼓励和表扬的事情我就越不干!

  而且这种鼓励和赞扬简直和夸人家弱智一样,这也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许多家长喜欢说孩子真聪明,这样的孩子会很容易形成这样的印象,做成一件事情是因为聪明而来的,而做不好则由于自己还不够聪明。所以一旦遇到挫折和失败便很容易以为自己不够聪明而放弃努力,遭遇挫折和失败以后也不大想去考虑是什么原因造成。既然如此,如何才能成功?

  的确,从一个苛刻的家长转变为善于鼓励的家长也实在是不容易,但更要注意不要过分和过头。面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我们不仅要及时对此进行表扬和鼓励,但这不能作为结束,不能让孩子产生满足和沾沾自喜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还有什么问题和不足,在已经获得成就的基础上继续努力。

  巴斯德说:“对于学者所获得的成就,是恭维还是挑战?我需要的是后者,因为前者只能使人陶醉,而后者却是鞭策!”

  所以千万不要把鼓励和表扬简单化,要对那些自我人格的超越有及时的评价和赞誉,而不是对那些本来熟捻于心的事情做出表扬,做不好的话,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家长最容易表现的问题

  片面地认为只有孩子的学习才是头等大事,所以想尽一切办法对与学习相关的行为进行激励,这是非常愚蠢的联结,首先,人做的许多事情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鼓励而做的,是自身的需要。把该做的事情和经过努力做的事情混淆,这样的急功近利的做法只会培养出孩子对学习功利和厌倦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有许多孩子认为学习是给父母学的,为什么会产生为了达到某个私人的小目的才去学习的行为,而一旦目的达到了,或者对目的不感兴趣了,也是造成了对学习无心恋战的原因。

  本节要点:

  1 不要把生活的必要行为作为奖励和学习表现挂钩

  2 廉价的和恭维式的赞扬只有副作用

  3 没有提出问题和不足的赞扬与鼓励是不完整的

  4 赞扬和鼓励应该发自真心,而不是虚伪的客套

  5 水平再差的表扬也比讽刺和挖苦强

  家长作业:

  1 回想自己以前是如何满足孩子的要求。

  2 与孩子对现在的鼓励方式进行协商和约定。

  送家长一句话:

  用物质刺激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最愚蠢的。

校园频道好文热帖排行榜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青少(Y-zone)频道大学版中学版 新浪教育
  欢迎网友投稿

  

  

 

评论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新闻排行:
·早恋亲昵镜头被偷拍
·小男生钻进色情网站
·女学生自揭传销黑幕
·宿舍设安全套售套机
·孩子被骗变味夏令营

:精彩栏目:
X年级  青春校园
Y流行  酷炫生活
I成长 玩转e时代
娱乐多媒体
 
:论坛热帖:
·男生见美女经典表情
·当男生有了女友之后
·暴像明星的几位网友
·女大学生的流产日记
·让女生心动的必杀技

:新锐论坛:
校园风云 校园连线
贴图画板 搞笑整蛊
鹊桥征友 校园爱情
Y类生存 娱人码头
男生天地 女生部落
·超像明星的几位网友
·男色:最俊美的男星
待机彩图


和弦铃声
·[陆毅] 壮志雄心
·[黄沾] 沧海一声笑
·[许巍] 完美生活
纯情刀郎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