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校园复旦大学百年校庆正文
一代代母校情传后人--儿子李贤政谈李登辉校长

http://y.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 22:49 复旦大学百年校庆网站

  谈起父亲李登辉,李贤政这位已是87岁高龄的老人脸上是满满的眷恋之情。距离1947年登辉老校长去世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在李贤政眼中依旧鲜活而生动,宛若昨日新见。

  李登辉生于荷兰,求学于新加坡、美国,任教于南洋,然而在外飘泊求学生活岁月始终抹杀不了他体内的中华民族、炎黄子孙血统,磨灭不了他身为中国人、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于是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期,他毅然于1905年回国,当年便与马相伯等人一同创办了复旦大学,1917年任复旦大学校长,1947年李登辉逝世,他在祖国的42年,始终与复旦休戚相关,为复旦的创建穷尽了一生的心力。

  作为儿子的李贤政对此深有感触,在他看来,父亲极爱自己一手创办的复旦大学,他的一生都是在为复旦的创办而奋斗拼搏。复旦校舍原选定在徐家汇李鸿章祠堂,为建设固定校址,李登辉于任职后的第2年,即1918年,前往南洋募捐15万元,后在江湾置地建校,奠定了今日之复旦根基。在李贤政眼中,父亲有着松竹般的风骨,但为了募集建校资金,他不惜多次往返期间,登门拜访,说服捐款人捐款,这无一不表明父亲对复旦深深的爱。

  曾有校友在《怀李故校长登辉博士》文章中说道:“国人皆知,李故校长毕生致力教育,和岭南大学之钟荣光校长,

南开大学的张伯苓校长,同一作风,互相辉映。”

  1915年,李登辉校长为复旦规定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随后校徽、校旗、校歌、校庆日和校花(白玉兰)也陆续制定,在他手中,复旦大学开始正规化,成为国立大学。

  李老校长常说要坚持真理不屈服于武力,要有“牺牲、服务、团结”的精神,在日本帝国主义肆意践踏中国领土,为所欲为时,他愤怒异常,不仅坚持独立办学思想,多次拒绝日本人提出的出来工作的要求,还积极支持学生的反帝抗日爱国行为。

  除了教育家,李老校长在儿子眼中,更是一位极好的丈夫、慈爱的父亲。他从不信奉棍棒式,也决不只是说教式,他总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举动为学生、子女作出榜样。他常说:“教育批评要以情动人,而非以规章制度压人,不能破坏学生的自尊心,而应感动他。”

  李老校长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不仅日常言行、道德典范均以教义为宗旨,教育子女方面也是以圣经为范本,但创办学校时他却坚持学校与教会分离,主张“学术独立、思想自由”,决不强迫学生信仰基督。

  父亲的节俭生活给李贤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校长每晚的饭菜必是素食,李贤政清楚的记得,每到晚饭时分,父亲总会让他到弄堂里去买2个铜板的黄豆、3个铜板的油炸花生当晚餐。

  登辉老校长夫妇极为相爱,伉俪情深,李老校长极敬重妻子汤佩琳女士,自妻子去世后,老校长极为悲痛,时常怀念妻子,每逢吃饭时,他必要把身边的椅子抽出摆好,“那是父亲留给母亲的位子。”李贤政老人说道。

  父亲对复旦的热爱深深影响了自己,李贤政1946年毕业于复旦经济系,并留复旦中学执教。不管身在哪里,他都对母校有种深深的眷恋和热爱。2000年,李贤政夫妇千里迢迢从加拿大回到祖国,回到母校看看,2005年他们再一次踏进母校的校园,祝贺母校百岁寿辰。“复旦今日之规模是往日不可比拟”,母校的发展让李贤政极为欣喜,“父亲倘若亲见,不知会怎样开心呢!”

  (作者:王慧敏)  来源:校刊646期

发表评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