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校园《三岁缔造一生》正文
第六讲:传统早教的六大偏见

http://y.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 17:48 新浪校园

  人类要重新认识婴幼儿,除了深入研究他们的身心特点,还得研究几千年来的儿童观,利用现代生理学、心理学的最新发展成果,去改变一切落后的儿童教育偏见。

  以往,孩子生下来要紧紧地打包,包得像一支蜡烛,我们浙江叫“蜡烛包”。现在,“蜡烛包”虽然慢慢废除了,因为它束缚了婴儿神经和肌肉的发育,影响了血液循环,还剥夺了孩子用四肢自由接触物体以发展触觉的机会;但是,还有一个“精神蜡烛包”仍紧紧地束缚着婴幼儿的精神发育和智力增长,多少孩子的广阔前途被束缚在这个“包”里。传统的育儿偏见就是“精神蜡烛包”,科学的早期教育必须把孩子从“包”里解放出来。

  落后的育儿偏见主要有:

  一、“学龄前”偏见

  传统观念误以为婴幼儿还没有到学习的年龄,在“学龄”之前,学不学当然就无关紧要了,最多就是抓抓营养保健,逗逗玩玩而已。

  谁都知道时间是最宝贵的,时间就是金钱,就是效率,就是生命。鲁迅先生还说过,浪费他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可是几千年来,社会却偏偏觉得婴幼儿的时间最廉价。你看他既不能劳动,又不会学习,还要派人陪着他,管着他,简直不知道怎么打发孩子的光阴才好。于是每个孩子的时间就像长江之水,哗哗流淌六七年也毫不痛心,反正是“学龄前”嘛!

  有的幼儿园从中午11点半钟开始午睡,到下午3点多才准起床,每天午睡4个小时,把孩子睡都睡傻了。还有的托儿所让孩子经常大小便,一坐便盆就是个把小时,省得他跑来跑去地闹,既安全又省事。

  更让人寒心的是,有的企业领导公开对厂办幼儿园主任说:“你把娃娃们管住就行了,只要不出事,大家都放心。你的事就是让他们上面吃好,下面拉好。什么教不教的,娃娃们懂什么!”即使有些领导比较重视托幼园所,每每去那里检查工作,主要也就是检查清洁卫生,看看孩子们的歌舞表演,戴着一副白手套到处摸摸有没有灰尘……(笑)

  人们都懂得秧苗的重要,它极大地关系着庄稼的收成,所以连普通农民都懂得棉花要营养钵育苗,水稻要薄膜育秧,蔬菜要温室催芽,小鸡小鸭也要科学育雏。可是偏偏“学龄前”的“人才的幼苗”、“智慧的嫩芽”、心理发育的“雏”,却不去进行科学培育。我相信4000年前的父母怎样带孩子、喂奶、搂抱、换尿布,今天的大多数父母也仍然这样。

  现今,缺乏心理准备就“马马虎虎生孩子,糊里糊涂做父母”的人占大多数,因为社会的传统观念认为,真正教育儿童是上小学以后的事,父母的责任只是让孩子吃饱、睡足、长胖、逗乐。

  数十年来,农业科学研究所遍布城乡每一个角落,此外还有昆虫研究所、鸟类研究所、大熊猫研究所、金丝猴研究所、毒蛇研究所等等,但13亿人口的大国却没有一个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所,难道人才的及早培养,智力的早期开发,还不如庄稼和动物重要吗?这岂非咄咄怪事!那是因为人类对“自我”的了解太不够了,只是忙于对付外界。我相信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以后,是会逐渐醒悟,并重视起研究人类自身发展这件大事来的。

  我还认为“学前教育”这个名词也要改一改才好,因为它虽指“上小学前的教育”,而实际上早已被广泛地误解为“学龄前的教育”,所以自然想到,“学前……当然是学习之前”,以保健为主,可教可不教的。而且“学前教育”这个名词在字面上又是互相矛盾的,既是“学前”,何必教育?既有教育,何言“学前”?所以还是改称“婴幼儿教育”或“早期教育”为妥。

  二、课堂偏见

  传统观念认为,学习就是上课、听讲,就是系统教学那一套,却不知道课堂教学只是教育的一种形式而已,而且课堂教学的形式完全不适用于婴儿,也不完全适用于幼儿。

  从200多年前夸美纽斯提出编班授课制以来,加上数千年私塾教读的老传统,人们不知不觉认为,学习就是传授知识,所以非在课堂中进行不可,家庭不能教,托儿所不上课也不能教;幼儿勉强能上一点课,听一点讲,于是就把认公鸡、母鸡这种最简单的知识挤进课堂去讲,似乎世界上的知识非要到课堂上系统地走一遭才算学习。

  其实,婴幼儿的学习主要是在环境濡染、熏陶和生活游戏中进行的,他们本能地接收着进入感觉器官的一切信息,时时刻刻都会看、听、摸、做、记和问。只要生活丰富多彩,就能有效地增长见闻、发展智力、培养技能、增强体质、养成优良的性格品质。如果仅仅依靠每天几十分钟的课堂教学,孩子所受的耽误是无法估量的,也是无法弥补的。

  婴幼儿不论是学说话也好,获得常识也好,练习劳动和操作也好,生活中的见闻和游戏中的体验,都是他们发展的最大源泉。所以,家庭和托幼园所应着重给孩子创造有益的、丰富的生活环境,不必讲什么系统。没有一个家庭教孩子说话是今天教这一句,明天教那一句,“系统”地教出来的。应时时、处处、事事都在进行教学,教在有心,学在无意,只要能激发起孩子的兴趣,教学是不分学科、不讲系统、不顾深浅、不求甚解的,没有指标和进度。

  三、理解偏见

  小学以后的教育应以理解记忆为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印象记忆(机械记忆)却是每个婴儿心理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他们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婴儿从不理解一切到逐步理解万物,从没有语言到获得语言,全是印象记忆、情境领悟的功劳。比如两三个月大的婴儿认识妈妈,但并不理解妈妈是谁,甚至不知道她是男还是女,是人还是动物,只晓得妈妈就是“那个样子的东西”。但我们深信,靠印象记忆和情境领悟,以后他自然而然会知道妈妈是谁的,你尽管一万个放心!(笑)

  所以,成人教婴儿学说话,也不要求他马上理解,总是他懂也教,不懂也教;孩子则是理解也听,不理解也听。也就是说,成人的“对牛弹琴”,孩子的“鹦鹉学舌”,都是绝对必要的。而且婴幼儿还有机械记忆的本能兴趣,以便获得信息,填补空白的大脑。他爱唱儿歌、背古诗、反反复复听同一个故事,就是这种兴趣的表现,而且从来不要求成人解释清楚。

  即使是成人也决不可排斥必要的博闻强记,如郭沫若就提倡“好读书,不求甚解”;杨振宁在谈到治学方法时也曾说:“……有一种方法也不能排除,可以说是一种渗透性的学习方法。你看了一个东西不太懂,但多看几次以后,就会不知不觉地吸收进去了。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

  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婴幼儿呢!当孩子大脑处于空白或半空白状态时,他的神经网络需要大量信息刺激来建设,这个阶段是谈不上什么理解的。一切理解的东西都要有不理解的东西做基础,例如要懂得2比1多,首先就得机械记住“2”和“1”的读音。我在读中学时理解了“一定要做到……”这个句式中的“一定”,后来在听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句话时,老是想不通“一定的成绩”是什么意思。但是后来文章读多了,我就自然理解前一个“一定”是表示决心,后一个“一定”是表示程度的意思。这说明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从不理解到逐步理解是普遍规律,何况婴儿有记住不理解的东西的要求和本事!所以,在充分利用无意注意和培养有意注意,调动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的前提下,婴幼儿教育是可以不分学科、不讲系统、不顾深浅、不求甚解、没有指标的。

  四、难易偏见

  成人往往把自己的“难易观”强加给孩子,认为把“最容易”的教教孩子尚可,千万莫“难为”了孩子,结果严重束缚了婴幼儿的发展,浪费了他们最宝贵的年华。

  其实,婴幼儿的难易与成人截然不同,婴儿眼里根本没有难易之分,他们也不知“难”“易”为何物,好奇就接受,厌烦就拒绝,从来也没有什么义务感、责任感和困难感。

  例如,成人总以为走路容易游泳难,其实1岁左右的孩子既不懂走路也不懂游泳,毫无比较可言。他们是先学走路就先会走,先学游泳就先会游,生下来根本不知道怕。前苏联科学家恰尔科夫斯基的实验完全证明了这一点,他训练成批的还不会走路的婴儿学会了游泳。

  1977年,在黑海之滨,他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婴儿游泳表演大会。那些年轻父母抱着自己还不会走路但早已会游泳的小宝贝,听到一声口令就把“小不点”往海里抛,(笑)没想到这些“小不点”一到水里就能像鱼一样游来游去,能沉入海底又能露出水面。恰尔科夫斯基还训练了两头海豚跟婴儿玩水,有的孩子还能骑到海豚背上去玩呢!

  后来恰尔科夫斯基又培养了一个年龄最小的会游泳的孩子。一位美国妇女怀孕后来向他求教,恰尔科夫斯基请她在水中分娩,孩子一生下来就训练他浮出水面呼吸,沉入水中吃奶。这孩子两个星期就学会了游泳,还有一个4个月大的“水中健儿”陪着他玩。

  成人以为奔跑容易溜冰难,但是婴儿决不会有这种感觉。奔跑需要平衡,不然就会摔倒,溜冰也是如此。孩子接触什么就能适应什么。

  成人还认为学母语容易学外语难,提起新学一门外语几乎谈虎色变。但是婴儿却不以为然,他从妈妈肚子里那个黑暗世界来到人间,一开始接触任何一种语言,对他来说都是“外语”,也是“母语”。如果同时接触两三种语言,他就学两三种“母语”,也是两三种“外语”,同样不知难在何处。

  美国语言学家韦伯斯特就是一出生就学4种语言的。他家里爸爸讲英语,妈妈讲法语,爷爷讲德语,保姆说一种北欧语。他从小就习惯于听4种语音、语调,以后跟爸爸玩就要领悟英语词句;妈妈逗他,他要模仿法语句式;跟爷爷一起时,就得接受德语的影响;保姆带他,他还要模仿北欧语说话。这样他在幼年时就能用4种语言流利对话,还觉得那是很自然的事。他感到奇怪的反而是别的小朋友。有一次他问妈妈:“别的小朋友怎么只说爸爸的话,总不说妈妈、爷爷、阿姨的话呢?”(笑)

  成人不愿用较深的文雅的词汇与孩子谈话,以为孩子难学,这也是错误的。有的家庭甚至常用“奶味语言”(儿语)跟孩子对话,例如把“喝茶”说成“咕咚咕咚”———“毛毛,咕咚咕咚好吗?”(大笑)把吃肉说成“吃嘎嘎”。(笑)大人以为只有这些儿语孩子才容易懂,“喝茶”“吃肉”等所谓“成人语言”孩子就难懂。其实他都是从头学起,根本无难易之分,何必先学错误的词汇,浪费孩子的精力呢?而且常用“奶味语言”,什么“车车”“狗狗”“帽帽”等,导致孩子长年累月处于童稚的精神世界里,是会严重影响他的心理成长,束缚他的精神发育的。有的孩子“以小卖小”,娇滴滴地度过整个人生的早期,弄得话都说不清楚,词汇贫乏之极,娇得连豆腐都咬不动了,有什么好!(笑)

  其实,婴幼儿听什么就接收什么。你不说“化开”说“溶解”,你不讲“冲淡”讲“稀释”,听多了他一样会懂。有位爷爷教半岁的孙女“欣赏音乐”,奶奶说他是个“老糊涂”,听音乐就听音乐,小孩子懂得什么“欣赏”!奶奶以为“听”孩子容易懂,“欣赏”则只有中学生才能理解。实际上婴儿都是从头学起,哪有难易之分呢?结果两个星期后,孩子只要一听到“欣赏音乐”几个字,就会伸出食指去按录音机的开关,并且“嗯嗯”地向爷爷示意要放音乐。她这不是慢慢懂得“欣赏”了吗?

  所以你要像对大人说话一样对孩子说话。除了特别抽象的专有名词外,一般的常用语言和书面词汇,都可以在丰富孩子生活的同时,“原汁原味”地教给孩子。只要你敢教,孩子在丰富的生活情境中自然就敢领悟,最后熟练运用。我前面说过的世界著名“神童”卡尔·威特,他父亲在丰富孩子生活的同时,用词说话从来不回避孩子,所以卡尔·威特5岁时就掌握了3万多个词汇,8岁就熟练地运用6种语言,9岁上了大学,14岁获博士学位,16岁当上了柏林大学的教授。他的发展是充分的,而不受那些有意无意的压抑。

  五、苦乐偏见

  几千年的传统偏见,总以为学习是苦事,而轻松地休息则是快乐无比的。所谓“苦学苦练”“十年寒窗苦”“梅花香自苦寒来”,都离不开一个“苦”字。所以有的人就怕婴幼儿“学苦”了,他们明确提出:我就不让孩子学习,只要他自由自在地玩就行了;用牺牲孩子幸福的童年来换取早慧是不值得的……但他们哪里知道,科学的早期教育正是婴幼儿最快乐的生活;孩子最有效的学,往往就是最有趣的玩。我们反对婴幼儿苦学,提倡“乐学”,最有效的学就是玩,有指导的玩就是学!婴幼儿是世界上最不怕精神压力的人,没有一个早慧儿是压出来的。你强迫孩子学习,他就反抗;你再强迫,他就哭闹;你还要强迫,他就睡着了!(笑)

  我们是学和玩的统一论者。我们认为学有两种,一种是有趣的学,一种是枯燥的学,而有趣的学就是玩;玩也有两种,一种是有益的玩,一种是无聊的玩,而有益的玩就是学。我们要求学中有玩,玩中有学,这就是最优的不露痕迹的教育。如果提倡无聊的“玩”,孩子没有兴趣,也没有成人的关注和参与,没有兴致勃勃的思考、操作、阅读等,游游荡荡,无所事事,那才是儿童的“监狱”!

  杨振宁曾提到他不高兴的一件事:有一回记者去采访他,过后发表了一篇文章,赞美杨振宁如何严谨治学、刻苦钻研、冥思苦想,终于获得了重大成果等。杨振宁说:我看了很不是滋味,因为我研究理论物理学从未觉得苦,为什么一定要把我的学与苦连在一起呢?这段话很有启发性:大凡没有激发起对某项事业浓厚的兴趣,没有到“入迷”和“着魔”的程度,一个人是很难有大的成就的;反之,靠“十年寒窗”苦出来的人也多无大的成就。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通过苦读书考上状元的人不少,但其中大学者却寥若晨星,这就是明证。

  同样的道理,给婴幼儿的任何学习内容也都应该游戏化,使他得到快乐,因为他本来就处在心理发展的“游戏世界”之中。真正的早期教育肯定是快乐的游戏,与孩子玩玩、说说、做做,其意义极大地高于成人劳动后的消遣和娱乐。而且婴幼儿对有趣的活动就集中注意,自然接受,不教也在学;对乏味的事就关闭感知门户,一概拒绝。硬教,只能教会他厌恶学习。所以科学的早期教育是最反对“苦学”的。科学的早教也反对放任自流,因为让孩子无所事事地游荡,使孩子处于精神饥饿状态,他们就会感到无聊,往往吵闹折腾;只有丰富的智力和体力生活,良好的情感和意志活动,才会使孩子真正获得欢乐的童年、幸福的童年、难忘的金色童年。千万不要让孩子的童年“自由自在”放荡不羁地玩过去。

  六、早慧早夭偏见

  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早慧既高兴又害怕,害怕孩子用脑影响健康。有的奶奶警告她的媳妇说:“你不要教我的孙子。你知道吗?小孩太聪明了会短命的!”(笑)

  确实,“早慧影响健康论”“早慧夭折论”在社会上流传极广,我也经常收到那些“早教父母”惴惴不安写来的询问信。有的家庭还挡住孩子很好的发展势头,有意让其停顿下来,放任自流地玩。因为人们都知道,假如皮肉受了创伤,刚愈合的嫩肉是不能强力摩擦的,不然就会流血;所以就认为,婴幼儿嫩嫩的大脑自然也不可多用,多用必然受到伤害,甚至影响寿命。然而这不过是人们的想当然罢了。

  从实际调查和理论研究来看,早期合理地用脑不仅不会损害孩子的身体,而且还大大有益于健康。婴幼儿还未成熟的嫩脑不同于娇嫩的皮肤,因为支配孩子用脑情况的不是外部压力,而是好奇、兴趣及内在精神生活的需求。外部的信息一旦超过了脑的负荷或令其厌烦,孩子就立刻关闭“注意”这个门户,接着就打呵欠、闹瞌睡,发挥出保护机制的作用。婴幼儿不会接受任何强迫,你若真的强迫他学,他经一番吵闹以后就睡着了,彻底保护起来。而青少年和成人却没有这样的保护机制,他们可以在意志的强迫下学习,所以有的中考生、高考生瘦成了豆芽菜,有的得了神经衰弱。但是你们有谁见过婴儿得了神经衰弱,幼儿患有失眠症的呢?(笑)

  科学的早期教育是以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多方培养、因材施教作为自己的指导方针,是以婴幼儿的兴趣活动为基本的教育原则的,在此方针、原则的指导下,丰富孩子的体力、智力活动和各种有趣的精神生活,不但不会影响孩子的健康,相反还会大大促进他们的健康发育。科大少年班的“神童”们,学校对他们进行了定期体检和严格的健康监督,实际上他们不仅智力高超,而且各种基本体质数据,如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握力等,都超过同龄的孩子。石家庄有个病孩子任寰,由于得到早期智力开发和全面丰富的精神生活,她不仅成了小诗人,而且还恢复了健康。这在后面我会讲到。

  人决不会因为早慧而影响寿命。例如卡尔·威特活了83岁;我国从“神童”到才子、从才子到大学问家的郭沫若,一生坎坷奋斗,仍活到87岁高龄。国外曾有人统计了400位名人的寿命,据说活得最长的是发明家,平均寿命79岁;寿命最短的是诗人,平均活到58岁———大概是因为诗人的感情起伏太大了吧!(笑)但当时一般老百姓的平均寿命才51岁,比诗人还少活7年呢!英国著名生理学家米勒和科基利斯对用脑与健康的关系做过长期研究,他们的结论是:用脑越早,身体越好;用脑越少,衰老越早。人们确实也常见到这种情况:有些人退休之前工作紧张,生活规律,身体尚好;一旦退休,如果生活懒散,不动脑筋,健康就会急剧下降,甚至影响寿命。这说明生命在于运动。这种运动不仅是体力的,也应当是脑力的、精神的。

  取缔“蜡烛包”,让孩子的躯体在运动中长大;打开“精神蜡烛包”,给孩子一个心理发展的宽松天地,让他们全面充分地发展心理素质吧!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国家:
省区:
城市:
类别:
学校: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