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Kitty(3) |
---|
http://y.sina.com.cn 2005年05月10日 20:55 新浪校园 |
![]() Hello Kitty 消费奇迹:Hello Kitty现象 2004年,麦当劳公司正式在餐厅推出了迷你Hello Kitty挂饰,不同的色彩搭配可爱的造型,立刻赢得了消费者的肯定,在台湾,由于麦当劳推出的迷你Hello Kitty很抢手,是否可为对方购买一套Hello Kitty甚至成了情侣们认定对方是否爱自己的标志。 其实在2000年,麦当劳就曾经以她作为商业号召。顾客每买一次特定的快餐,就可以廉价买到一对kitty猫玩具娃娃。当时,几乎所有Hello Kitty迷都涌到快餐店去抢购,让人无法不惊讶她的魅力。许多人为了拥有kitty猫不惜排队,人多到甚至挤碎了店面玻璃。 百姓如此明星更不例外。女明星斯嘉丽·琼森在为宣传其参演的电影《迷失东京》时,面对镜头,观众们清楚地看到了这样一个特写:琼森抓了一只枕头放在胸口,枕头面的图案正是“凯蒂猫”。这位光彩照人的女明星激动地告诉记者:“它就像是我的吉祥符。” 从人们趋之若骛中,我们不禁对这只猫甘拜下风。这只原本是在廉价塑料钱包图案上出现的无名小猫,已摇身一变成为在全球赚到盘满钵满的可爱偶像。而且,不要忘记,与机器猫哆啦A梦和加菲猫不同,kitty猫只是商品,是没有任何电影或漫画支撑的。 那么这只没有嘴的小猫靠什么来赢得少女们的芳心呢?原来,支持者们就靠这副没有表情的猫脸孔,随意解读她的想法。这也是生产公司的构思,让没有嘴巴的kitty猫赋予消费者想象的空间,容许人们将自己的情绪投射到kitty猫身上。换句话说:你今天想kitty猫是快乐的,她就是快乐的;若是你今天心情不好,kitty猫就是忧郁的。这种角色替代,容易让人感觉她是亲密的伙伴。 在城市化的今天,人际关系逐渐出现隔阂疏离,有越来越多的城市新生代变得孤癖,不懂得和其他人交流,而机器、玩具变成他们倾吐心情的对象,也造就了各种卡通商品的成功。 kitty猫不只可以虏获小孩的心,大人甚至是老年人都爱上她,是和“kidult”文化的兴起分不开的。kitty猫配合30岁纪念,其商品就以攻占成人市场为主,推出了烤面包机、咖啡机、微波炉等,以留住与她同龄共同成长的成人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