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校园北大诗歌节正文
洪子诚教授谈“朦胧”之后的中国诗歌

http://y.sina.com.cn 2005年04月19日 22:08 新浪校园

  采访:胡续冬

  洪老师,您好!您能够接受我这样一个晚辈的访谈,使我感到非常荣幸。

  首先,对朦胧诗之后的诗歌状况,读者和文学界有很不同的看法。有的且持严厉的批评态度。您怎么看?您是否认为朦胧诗之后的诗歌存在某些有迹可寻的线索或特征?

  我知道不少人对朦胧诗之后的诗歌批评很多,但我还是持较积极、肯定的评价。谈论一个时期的诗歌景况,主要还是看是否出现若干优秀诗人和诗歌文本,以及在诗歌写作的经验和可能性上是不是有重要的拓展。以这样的尺度衡量,持较为乐观的态度我想还是有根据的。不少诗人、批评家根据各自的诗歌观念和立场,对朦胧诗后的诗歌发展状况有过不同的描述,确立某种贯串的线索;并将这一时期出现的某种重要写作征象(如“日常性”、“口语”、“生活流”、“叙事性”、“反讽”、“中年写作”等等),处理为一种具有方向性的“范型”。但我不大愿意这样做。我缺乏捕捉“征象”的敏感,和这样处理问题的能力。另外的原因是,我是做“文学史”工作的,这形成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中看问题的习惯。

  但是,在变化激烈的当代社会中,“诗歌边缘化”、“诗歌远离读者”不是一个基本事实吗?您怎样看待诗歌与社会的关系?在当前的社会语境下,怎样理解诗歌的文化功能?

  “边缘化”确实是一个历史事实;正像一位诗歌研究者说的,诗的边缘化是“一个现代现象”。这不仅指“文类”意义上的(相对于小说、散文、影视等),而且也指诗、诗人与社会的关系(处于社会——变革中的传统社会,和崛起的大众消费社会——的外围)而言。但有的人对这一事实难以接受。他们留存有过多的朦胧诗与社会、与“公众”密切呼应关系的记忆。事实是,诗歌已难以承担社会“代言”的职责,诗人也不大可能充当“文化英雄”的角色。诗歌与“流行”,与“时尚”,与公众性消费无关;绝对地说,它注定是一种边缘的“小圈子”现象。但是,它的“文化功能”,它存在的意义、价值,也正是基于这种“边缘性”。对自身的“边缘性”的自觉,有可能更执着地维护对人类精神性生活的信仰,“在不可能中寻找可能,在无意义中寻找意义,在混杂无序中寻找秩序,在失望中寻找得救”,因而获得发掘新的体验、新的感性的“空间”,包括对不断陷入时尚化的语言保持批判态度的敏感。

  即使我们同意您的这一理解,也不能说这十多年来,诗歌与读者、与社会的关系就是正常的吧?诗人和他们的写作就没有任何问题吗?

  这是有联系,但又不同的另一个问题。承认诗歌的“边缘”地位,不是意味着放弃争取诗歌得到更广泛的阅读,和建立一种有效的“诗歌文化”(一种诗歌写作、传播、阅读的文化氛围和机制)的努力。其实,朦胧诗之后,诗人、诗评家在这方面的工作有目共睹,包括诗歌普及等多方面的工作。当然,这里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有的诗人说,他只是为自己写作。这可以看作是为了维护边缘的写作独立性的表达。但是,写作与发表从来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诗歌写作的“先锋”(或“前驱”)性与读者的接受的限度问题,应该为诗人所思考。另一个问题是,诗人过分强烈的“文学史意识”,和在“诗坛”位置的过分关注所引发的论争,已经一定程度损害了读者对诗歌的信心。“派别”之间的隔阂,和“代际”之间的“时间焦虑”,也导致在诗歌艺术上采取过于激烈的断裂、排斥的姿态。我认为,诗人与诗人、诗人与读者之间,既要有一种推动创新的质疑、竞争意识,也需要建立互相同情、理解的包容的关系。相对来说,后者更为欠缺。

  您怎么看待层出不穷的诗歌民刊、自印诗集、网络诗歌这些现象?它们是否应该纳入诗歌批评和诗歌史研究的范围?您关注这些现象吗?

  毫无疑问,诗评家和诗歌史研究者当然应该关注这些现象,要将它们当作自己的重要研究对象。80年代以来诗歌民刊和自印诗集,以及近些年出现的网络诗歌,都是难以忽略的诗歌现象。从积极的方面看,在某些时候,不少优秀的诗作,正是首先出现于民刊和自印诗集上的。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有一些著名诗集,其实也是“自印诗集”,如1947年的《穆旦诗集1939-1945》,便是“自费刊印”的。当然,由于印数、发行等方面的原因,这些出版物的流通存在许多障碍。我觉得,在中国广泛存在的诗歌民刊、诗集、诗歌选本,以及发展为超出“权宜”的地位。它们原先的那种“异端”和“对抗性”,已更多为建立一种“诗歌文化环境”的意图所取代。诗人和诗歌读者意识到,处于“边缘”的诗歌,不可能完全依赖“正式”的出版物和出版方式;这是一种有效的,而且有时是更有活力的补充。除此之外,诗歌朗诵活动,各地大学的校园诗歌文化的开展,也是这一“诗歌文化环境”的组成部分。许多大学,都有坚持多年的校园诗歌传统,如诗社、诗歌节、诗歌朗诵会、诗歌评奖等。

  说到校园诗歌,您所在的北京大学大有特殊的地位。北京大学的未名诗歌节已经办到了第六届,它的目标之一是在北大这样一个所谓“诗歌的校园”彰显诗歌的社会能量。您怎样看待坚持了20多年的未名湖诗会和已经有了5年历史的诗歌节?它有怎样的意义,又可能有怎样的问题和局限?

  我虽然长期在北大工作,也从事与新诗有关的教学。80年代以来,参与组织北大诗歌社团和诗歌节的不少学生,我也认识;对他们在校园诗歌方面的投入的执着精神,一直非常敬佩。但是他们组织的诗歌活动,包括著名的未名诗会,我一次也没有参加过。这纯粹出于性格方面的原因。我不大习惯“交流”,而更倾向于独自阅读。这种习惯肯定会对诗歌的接受、理解造成损失。但已经有了很难改变习惯的岁数,也就只好如此。诗歌节在北大已经成为“传统”,一个值得“骄傲”的“传统”。虽然学生更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它没有中断地接续着,这是令人高兴的。它的意义,不仅为涌现一些出色诗人做了准备,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在校园中形成一种精神向度,一种看来“不合时宜”的“乌托邦”想象,建构人与人之间的某种精神通道,一种对语言,对技艺探索的信心。我更看重这种精神氛围。至于是否能象过去那样出现有才华的诗人,倒是其次。学校的诗歌活动和诗歌节筹办过程中,许多学生为此付出很多,时间的,精力的,包括变卖自己的电脑等物件以筹集必要的一点资金。参与诗歌节活动的校外的诗人和评论家,也都是义务的。他们热情地为诗而聚会。因而,历届的诗歌节是朴素的,是真诚的。这一届由于得到热心赞助诗歌的中坤集团的资助,使主办者不致象过去那样困窘,活动的开展也将更有成效,有更大的规模。不过,这应该不会改变那种为诗而聚会的朴素、真诚的风格,也不会使诗离开“边缘”而成为“时尚”。

  (编辑:桔子)

  
评论】|【 】|【打印】|【新浪点点通】|【关闭
摩登原始人 更多>>
[S.H.E ] I.O.I.O
[陈慧琳] 记事本
[蔡依林] 看我72变
[李圣杰] 痴心绝对
[翻唱原音] 把耳朵叫醒
铃声搜索:
 更多>>
江南 老鼠爱大米 值得
缘份的天空 两只蝴蝶 无所谓
缘份的天空 ColorfulDays 又下雪了
夏虫 了不起 没时间
白桦树 很爱很爱你 刺激2005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国家:
省区:
城市:
类别:
学校: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