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赚八万 走近大学校园白领族(附图) |
---|
http://y.sina.com.cn 2004年12月03日 10:40 荆楚在线-楚天金报 |
![]() 探访大学校园白领(见习记者 任宝华 记者 叶子) 提要 本是走上社会后才有的“蓝领”、“白领”、“金领”,如今在大学生中已开始出现。随着大学校园兼职从单纯的“体力型”向“脑力型”转变,一些在校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已晋升为“白领”。 校园画工,一年赚了8万元 毛华揪是武汉某高校大三的学生,擅长于画国画,尤其是模仿某位大师的艺术作品,达到以假乱真地步。这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本是无可厚非的事。但他却凭这门技能,利用业余时间,一年也能赚个七八万元。 毛华揪的表兄是重庆某画廊的老板,在全国开有多家连锁店,毛的仿真品都是通过其表兄销售出去。毛称,他在学校的收入与个别同学相比只算一般,有的同学模仿国外艺术大师的作品,每幅作品的价格要比国画高出许多。 11月16日,记者走进毛华揪的工作室,只见里面存放着大量的国画,其中有的是他创作的,更多的则是他临摹的画。他拿起一幅临摹的画让记者甄别真伪,记者看了半天,也没看出端倪,最后经毛指点,才看出破绽。毛华揪说:自己从小就喜欢美术,在父亲的指导下从小就临摹一些大师的作品,上高中后主要是临摹国画大师的作品,有一天发现自己临摹的画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当时只觉得好玩。读大学后,有次把自己临摹的一些作品拿给其表兄看,表兄建议写上“仿真品”字样,虽然不能卖很高的价钱,但肯定有市场。听了表兄的建议,他把平时临摹的一些作品装裱之后,拿到画廊去卖,果然有人花钱购买。于是,毛大学二年级就利用课余时间索性做起了画工,专门临摹名家的作品到市场上去卖。 临摹国画大师的艺术作品到市场上去卖,是否违法呢?记者带着这一问题采访了武汉大学法学院的一名姓李的教授,李教授认为,临摹大师的艺术作品,打了“仿真品”字样,说明临摹者已经标明商品的特性,如果消费者愿意掏钱购买,说明消费者喜欢该商品,在法理上应该是合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