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从抑郁的边缘拽回来 |
---|
http://y.sina.com.cn 2004年07月20日 13:22 中国青年报 |
无缘无故地,就情绪低落了,郁闷,做事说话迟缓,头脑迟钝,对任何事情都缺乏兴趣,疲劳,倦怠,心绪不定,坐卧不安…… 那种心境就像在梅雨天里老也晒不干的衣服 我时常会一个人不知不觉走到情绪抑郁的边缘。之所以不说是“陷入抑郁的泥潭”,是因为我要说的这种状态,在我看来,仿佛在“郁闷”和“抑郁”之间。在心境持续灰暗一天或几天后,我会在某一个说不定的时刻,一个说不清的契机,不知不觉就缓过来。缓过来的那种心境,怎么说呢?就像被梅雨天气困了几天老也晒不干的衣服,突然见着了明晃晃的大日头,从里到外一下干透了。 能让自己从这类萎靡不振的状态里爬出来,应该就不是所谓的抑郁症。我有这个认识。 “病”是怎样到来的?无缘无故地,就情绪低落了,郁闷,做事说话迟缓,头脑迟钝,对任何事情都缺乏兴趣,疲劳,倦怠,感觉哪儿都不舒服,心绪不定,坐卧不安。这些症状,某天我在报章上看到跟这个一模一样的表述,猜猜那篇东西说的是啥———“老年性痴呆六大早期信号”!嘿嘿。 你会说,神经病!什么郁闷?都是自己瞎琢磨,自找。但这真的是一个时常在我身上反复发作的“情绪病”。而且,我身边不乏类似的“病友”,有的“程度”甚至较我更甚。 低落情绪袭来时,正经事是干不了的。我说的正经事,就是指我的工作。我的工作是一份需要动脑子的活儿,近年,这份传统中的脑力活,由于同行竞争日趋激烈,事实上已经衍变成同时需要充沛体力、旺盛精力、高涨激情等等从业要素的这样一份工作。如果你是一个已从业十余年且青春不再的从业者,如果看不清某些职业前途,那么,有时你会对这份脑力活儿有种力不从心的无奈,一些和我年龄相仿的同行如今用“青春饭”对其一言以蔽之——这个全新的职业定性,是我在“青春勃发的时候”断未料到的,它让我感到残酷。 此时此刻安静是我惟一的朋友 对什么都提不起精神,茫然,失落,但我不会放声痛哭,或者无声流泪———用不着大惊小怪,我就有朋友在郁闷袭来时表现出哭泣哀伤一类的症状。而我,大多时候反而因为茫然而麻木到觉不出“难过”是什么滋味。 不想见人,不想说话。好在这份工作不强求坐班,我可以猫在家里。这时候,很害怕有电话响起,那样我将不得不和外界有话语接触。这也是我所不愿。 电视、广播是不开的,不喜欢有图像、有声音在周围晃来荡去。安静是我此时最需要的朋友。 大多时候,我会先陷入一堆不太需要动脑筋的书报中,瞧瞧新近周边发生了什么事,看看那些越出越多的叫做“书”的本本里说些什么———虽然它们大多与我无关,但足以让我有一段时间忘了情绪上的不爽。 近年,我大概患上电脑强迫症。情绪消沉时,除了“书报强迫症”外,这种电脑强迫症还变本加厉。比如说,不断上网,漫无目的四处转悠: 我会一遍遍进入我还能记得住密码的所有邮箱,看有没有“未读邮件”,重新读“已读邮件”,但基本不回复———就像那一刻不想接打电话一样,回复邮件也是要在情绪回升后的某时再去做的事。 重复点击各大网站主页,浏览各大网站首页时时刷新的要闻。事实上,这时候我脑里根本存不进多少关注热点的激情,那只不过是一种近似机械的下意识操作。 在一目十行对各类杂志报章的扫描过程中,在手握鼠标反复点击那个大大的“E”爬上网去的过程中,很多应该是被那些追求上进的人们用来学习、挣钱、谋求升迁的好时光,就被我这般毫无作为地消磨掉。 在胡乱看书报、胡乱点击鼠标的期间,我变本加厉地喝水。那种喝水法可称“牛饮”。在一杯杯茶水咕咚咕咚倒进胃里的同时,伴随而来的多半是饥饿感。紧接着,东找西翻出各类马上就能入口的东西,胡乱塞进肚子里。喝水、吃东西是情绪紧张、有压力的一种表现,这一点,我明白得不比专业心理大夫差多少。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青少(Y-zone)频道大学版、中学版 新浪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