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校园青春校园就业的路为何越走越窄正文
大学生就业大讨论:下基层是不是真的失大于得

http://y.sina.com.cn 2005年08月30日 17:19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与新浪校园频道联合推出“就业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大讨论。本期继续话题之一:关注大学生下基层,下基层是不是真的失大于得?本次关注呛水者杨本伦的故事——

  呛水者杨本伦:无知者勇 来路不悔

  逢五逢十,东北庄东南头的集贸市场就会热闹非凡。农家地里产的黄瓜豆角,市县里贩来的廉价衣裳,还有满地跑的猪仔羊娃,都会在这里买进卖出。每当此时,74岁的东北庄老人田茂深都会想起一个人——杨本伦。“如果不是本伦当支书时铆着劲非要干,这里可能还是一片坟地哩,哪儿会有叫响三里五庄的‘东北庄集’。”

  只是这会儿的东北庄早已不在杨本伦的治下。这位硕士村官,6年的苦斗拼搏最终只留下挂冠而去的落寞背影和村里村外万千的争议。“从人事部‘跳槽’到东北庄改变了我的人生路径,但是我仍然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如果一切重来,我还会做同样的选择。”如今的杨本伦仍然固执着自己下基层的想法,因为他觉得和他的收获相比,所有艰苦的付出都值得。

  下去之前,杨本伦有意识地做过调研,估计自己“撑得住”

  1992年的中国正被市场经济的新浪潮搅动着,许多人“脱去朝服换西装”,“下海”成为全民乐道的时髦之举。时为人事部主任科员的杨本伦走了不同的路,他要下乡——回沂蒙山区老家做一个村的党支部书记。

  一个前途无量的“中央干部”,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研究生,怎么要回农村去当芝麻绿豆大的村头儿?杨本伦的想法令人吃惊,“市场经济价值标准”怎么在他这儿失灵了?大家只好往“高”里理解:“舍弃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改变家乡贫困落后面貌作贡献”,在东北庄,则有人怀疑他犯了严重错误,连老婆都被“撵”出了北京!

  杨本伦有自己的打算。“像我这样的农家子弟能跳出农门吃上中央机关的皇粮,在当时确实不容易,所以工作前两年还是比较自得欣慰的。”但是国家机关工作日复一日的循环渐渐让他无法满足,也觉得长此以往无从发展自己的才能。他感到如果要想有大的作为,就必须跳出尺牍之外,于是他想到了农村的广阔天地。他的同事却认为这个举动太大胆了:“你这个心是好的,你这个热情,你这个抱负我们都支持,但是风险太大”。

  杨本伦不那么认为。他在农村长大,熟悉并习惯那里的生活,了解其中的酸辣;在国家人事部,他也多次有意识地做过调研,估计自己能够“撑得住”。

  那年10月,杨本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业硕士研究生,真的把自己从北京搬迁到他人生的起点——山东省沂源县石桥乡东北庄村,并最后一次享受了县党政机关高接远迎的待遇——宾馆高级房间,宴席高档酒菜,专车伺候,专人陪同。

  村民说,论品行杨本伦数第一,但不熟悉农村工作,不接地气,不懂气候

  今天,已然失去从政兴趣并且成功转型为企业管理人的杨本伦说,农村的事儿不是那么简单,“农村和城市不一样,现实和理想不一样”。

  回首来路,他摇摇头笑着说:无知者勇。

  现在,东北庄人提起杨本伦都承认:他是个好人。现任村支书田光宝当初是杨本伦的副手。记者到他家时,他刚刚喝喜酒回来——村里又有一个娃儿考出了沂源。他说,“这些年,从东北庄考出去的大学生有三四个,中专生二十几个,可回乡为老少爷们儿干事的,只有杨本伦。”田的媳妇说得更直接:杨本伦不贪,为乡亲们做事儿不怕吃苦,也不怕得罪人,真的很难得。田茂深在这个村子几十年了,经历的村支书几十个,“论品行杨本伦数第一”。

  不过,尽管大伙对杨本伦这个“人”评价都不错,但是说到他这个“村支书”又都会补一句:他不熟悉农村工作,不接地气,不懂气候,最后败走也是情理中的事儿。那么,杨本伦所在的东北庄是什么样的“地气”,什么样的“气候”呢?

  穷是一定的,经济落后也是一定的,但让杨本伦真正犯晕的还不是这些,而是东北庄政坛“坛”小水深的复杂关系。他后来的无奈离去跟他始终没有看清楚这个“坛”的微妙也大有关系。在东北庄存在田、杨两大家族,那里的远近亲疏纷繁复杂,矛盾迭出。“文革”期间派系之间的合纵连横就花样多多,大包干后更是新旧问题一齐来,难止难休。这一切随着杨本伦的到来如数落到了他的肩上。

  杨本伦现在承认,他在东北庄施政6年最不成功的就是没有处理协调好矛盾关系,导致上下级关系紧张,从而缺少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埋头致富富不了啊。”

  先说下级关系。从头至尾,杨本伦都知道一个得民心有能力的领导集体是多么重要,但是他在任内换了5茬干部47位两委委员,最终也没有建立起令他满意的班底,那些被他“拿下”的人都坚决地成为了他的对立面。田光宝的媳妇就说,田光宝跟杨本伦就不一样,田看到问题也骂人,但决不轻易撤人职,“撤一个人就是添一堵墙,到处都是墙,你本事再大也干不了事儿”。

  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在杨本伦平坟建市场期间,坚决反对他的就是被他弃用的这些人,最后联名上访要求调查杨本伦,并非要把他“搞”掉不可的还是这些人。杨本伦如今明白俗语说的“宁管千军不管一民”的意思了,“村民要跟你乱来还真没辙”。

  和上级的“蜜月期”甚至更短。虽然杨本伦是顶着光环来的,县乡两级开始对他也都很客气、很克制,对外的口径也是赞誉有加,但是他不久就成为石桥乡政府眼里难缠的“刺儿头”。6年里,杨本伦没有参加过几次乡政府会,领导的指示做法,杨本伦肆意挑剔,认为不合理的地方就硬顶回去。

  一位以前的乡干部说,当时乡里一致的意见是杨本伦仗着上面的支持无法无天,不把乡政府放在眼里,不把乡政府领导放在眼里,“给你的任务你不干,让你开会你不来,是什么意思?明显是不买这些人的账么!你这样,别的村怎么办,乡政府还转不转?”

  杨本伦在一个公开场合指着乡党委书记翟慎东的鼻子,说他不明是非,并且宣称“以后乡里交给东北庄的任何事儿,一概别指望落实”。气得翟慎东直接告到县委组织部:“只要杨本伦在东北庄当书记,我就不当这个石桥乡书记!有他没我!”

  回忆这些事,杨本伦就会笑起来。“对领导有意见可以提,但是要注意方法方式,实在不行也还是要执行的!这是规则。”现在他明白了。

  本报从即日起开展“就业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大讨论,中青在线(www.cyol.net)、新浪网(www.sina.com.cn)同步推出专题。欢迎各界人士特别是在基层就业的大学生和有志于去基层的大学生就这一话题发表见解、感受。电子邮箱:tebie@cyd.net.cn。传真:010—64098214。来信请寄: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中国青年报综合新闻部,邮编:100702。稿件请注明“就业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大讨论。

我来说两句

 [1] [2] [下一页]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