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校园青春校园正文
北大叶朗教授推荐大学生暑假阅读书目

http://y.sina.com.cn 2005年07月22日 10:00 南方周末

  叶朗

  年龄:67

  现职:北京大学艺术学系教授

  研究方向: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

  主要著作:《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国小说美学》

  读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浏览。很多书不必精读,浏览一下就可以了。浏览可以扩大眼界,增加知识,了解社会、文化、学术的最新动态,所以浏览有必要。但是有的书必须精读。精读,用古人的话说就是“熟读玩味”,也就是放慢速度,反复咀嚼,读懂,读通,读透。一个人要提高文化修养,打下做人、做学问的根底,必须精读几本书。

  朱熹和学生谈读书的方法,常常使用“味”、“滋味”、“意味”这些词。他告诉学生,读书要“着意玩味”,“字字咀嚼教有味”。精读一本有意味的书,可以使你获得人生的智慧和美感,可以使你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在有意味的著作中,有一部分属于历史上的经典性的著作,这类著作是各个时代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数量是有限的。有意味的著作不一定是经典性的著作,但是经典性的著作必定是有意味的著作。

  我曾为研究生开列了一个“精读书目”,一共100部书,中外各50部。我对他们说,你真正读完了这100部书,你就等于脱胎换骨了。你做人和做学问就有了根底,说出的话,写出的文章,就不一样了。

  不过要读完100部书,大约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下面我推荐5部我以为值得精读的书。这5部书中前3部就属于经典性的著作。

  ●《论语》

  我们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必须重铸我们的民族精神,而铸造民族精神,不能离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位思想家、文学家不受《论语》这本书的影响。不把这本书读懂、读通、读透,就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由于《论语》和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有着血肉联系,由于历代思想家对《论语》进行了无数的阐释和发挥,所以《论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已大大超出了这本书原初的内涵。读《论语》,你会感受到在你的心中流过的是一条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化长河。

  《论语》中当然有许多话是属于过去时代的东西,但是有许多话今天读起来仍然很有味道。我们随便翻开其中的一章,请看这些话:“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在这些通畅易晓的话里,不是包含了很深的人生智慧吗?

  ●《庄子》

  闻一多说,庄子的思想和著作,乃是“眺望故乡”,是“客中思家的哀呼”,是一种“神圣的客愁”。

  这是我读到的对《庄子》一书最深刻的理解。

  所以,《庄子》是哲学,因为凡大哲学家都寻求人类的精神家园;《庄子》是诗,因为思念故乡是诗的情趣;《庄子》又是美,因为如康德所说,凡最高的美都使人惆怅,忽忽若有所失,如羁旅之思念家乡。

  所以,又正如闻一多所说,读《庄子》,将使你得到“多层的愉快”。

  ●黑格尔《美学》(共三卷)

  恩格斯曾以很大的热情向人推荐这部书。恩格斯说,只要你稍微读进去,就会赞叹不已。确实如此。黑格尔对于艺术创造的论述,对于艺术作品的分析,充满了智慧。举个例子,我们现在以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层出不穷,那么我们不妨读一读黑格尔关于历史题材的一段话:“这些历史的东西虽然存在,却是在过去存在的,如果它们和现代生活已经没有什么关联,它们就不是属于我们的,尽管我们对它们很熟悉;我们对于过去事物之所以发生兴趣,并不只是因为它们一度存在过。”“单是同属一个地区和一个民族这种简单的关系还不够使它们属于我们的,我们自己的民族的过去事物必须和我们现在的情况、生活和存在密切相关,它们才算是属于我们的。”黑格尔在这里提出了“属于我们的”这样一个概念。他指出,本民族历史上存在过的东西,我们很熟悉的东西,并不等于是属于我们的东西。这是很深刻的思想。黑格尔这部巨著充分显示了理论思维的力量。黑格尔在这部书中所达到的深度,是那些轻视理论思维的人做梦也永远想不到的。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共六册)

  作者采用传记式的研究方法,对19世纪初期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做了全面的描述。作者的知识极其广博,掌握的文献资料极其丰富。他评论每一位作家,都以这位作家的个人经历和作品为主体,联系历史传统、社会生活、文化背景、时代思潮进行综合的分析。书中充满了美丽的比喻和精辟的警句,不断给人惊喜。

  这部书有两种译本。比较起来,韩侍桁先生的译本读起来更有味。可惜侍桁先生只译了四册,20世纪30年代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5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时只印过一册。下面我从韩译本中摘出两段话,从这两段话我们可以对勃兰兑斯的风格有一个大概的印象。一段话是说一本书的生存,需要有许多条件:“凡是可以留存下来的一本最微不足道的书,都历历在目地表明了它是有过千万次的胜利。而且在一本书降生以后,能够没有立刻死掉,是需要怎样有利的环境的巧合!它和有机生命的需要是同样多的。这本书一定要找到适宜于它的未被占领的空间,它所唤起的兴趣一定不能被其他更强烈的兴趣所妨害,它表现出来的才能,一定不能被更伟大的才能掩罩住。它一定不能叫人联想到任何以前的作品,甚至一定不能偶然地类似别的著作,可是它又得一定要用某一种方法同已经为人熟知的著作结合起来,在一条已经开拓的路径上去进行。而特别重要的是它应当在最适当的时刻出现。有许多作品,实际上并不贫弱,可是在同时代的某些事件的照耀下,或是跟同时代的某些作品来比较,它就显得贫弱了;它们叫人觉得似乎是陈腐、贫乏、没有光采。”还有一段是对一位作家的总结性的评论:“斯台尔夫人认识的所有著名的人物中,没有一个像这位在他们中间最年轻的巴郎特那么鲜明地把自己同前一个世纪分开来。别的人,一个随着一个,离开了18世纪的沉船,登上了19世纪的船,把他要装运的货物和谷种逐渐装上去,不过这条船仍然紧绑着沉船并排而行。切断缆绳把这只新船开到广大的海洋里去的是巴郎特。”读这样的书是思想和审美的双重享受。

  ●《傅雷家书》

  这是一本关于人生修养的难得的好书。我愿每一位中学生和每一位大学生都仔细读一读这本书。

  读这本书,可以使我们懂得什么是爱,懂得什么是艺术,懂得一个真正有文化、有教养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境界。

  冯友兰先生经常说,中国哲学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人生境界的学说。世界是同样的世界,人生是同样的人生,但每个人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并不相同。每个人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构成每个人的精神世界,中国人称之为“境界”。这种精神境界,就人的心理状态来说又称之为“胸襟”。表现出来(举止态度)就称之为“气象”。读《傅雷家书》,我们可以看到傅雷的胸襟,傅雷的气象,傅雷的境界。博大、开阔、善良、温厚、光明、纯净,“恢恢然,广广然,昭昭然,荡荡然”,“视其色如春阳之温,听其言如时雨之润”,和那种武断、骄横、褊狭、刻薄的所谓“名人风度”真有天壤之别。

  金圣叹评《水浒传》中的阮小七,说:“使人对之,龌龊销尽。”又评李逵,说:“令人读之,油油然有好善之心,有谦抑之心,有不欺人之心,有不自薄之心。”这就是灵魂的净化,精神境界的升华。读《傅雷家书》也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之中,人的灵魂可以得到净化,人的境界可以得到升华。

[上一页] [1] [2] [3]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国家:
省区:
城市:
类别:
学校: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