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校园青春校园校园毕业专题正文
毕业纪事:大学校园的最后一场风花雪月(组图)

http://y.sina.com.cn 2005年07月09日 21:29 千龙新闻网
 


(资料图片:毕业合影)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精彩图片


(资料图片:依依惜别)

   “学校每人发了件黄T恤,我们称之为'毕业服'。”北京科技大学的小毛对记者述说着自己的毕业心情,"我这些天一直穿着它,表达我对母校的感情。"

  走在校园里, 像小毛这样天天穿着毕业服的学生格外抢眼,他们身上一致的颜色和脸上或隐或显的感伤成了一眼就能看出的毕业的标志。

  “毕业三件事”掀起“告别经济”

  小毛这几天一直在校园里摆摊卖书。"已经卖了一个星期了,还剩这些。"他指着地上的二十几本书和一堆磁带对记者说,"再卖不掉就当废品处理了,一公斤一块二。"不远处,几个收废品的正虎视眈眈地盯着小毛和其他几个卖书的学生,等待着他们终于决定放弃的那一刻的到来。

  这些天,像小毛这样卖书籍、电脑等旧物的毕业生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希望轻装奔赴前程的他们试图在最后时刻尽量减少毕业前的损失,于是,他们在校园里亲自摆摊,并把低价转让的小广告贴得满校园都是。毕业生离校在大学校园里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告别经济”热。

  低年级学生也在此时找到了淘书的好机会,一本原价三四十元的考研资料只卖八块钱,磁带一般是一元钱一盒。对于自己卖书的价格,小毛似乎很不满意,"我们那会不敢跟师兄师姐砍价,现在的师弟师妹一顿狂砍,真是没办法。"但他还是认为,宁可把书便宜卖给低年级的学生,也不愿意当废品卖了。"我们对这些书还是很有感情的,希望它们能继续发挥它的价值。"

  卖书、照相、吃散伙饭被学生们称为“毕业三件事”。这三件事除了卖书是收钱的,其他两项都要花钱。“毕业是花钱比较多的时候。”小毛告诉记者,毕业生这个月的平均消费大约在1000-1500元。

  学校的照相馆欢喜地迎来了每年赚钱的黄金季节,每天都有毕业生请他们去。毕业生或成群结队或三三两两地穿着学位服在照相。"穿上学位服挺兴奋的,这是我们完成学业的标志,每个人都想多照两张。"不过,现在,除了集体合影还保留了请专业摄影师拍照的旧传统外,学生们大多都在用数码相机自己拍了。"照相的人不如以前多,洗相的比以前多了,而且其中大多是数码照片。"学校照相馆的老板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各个学校稍微有点档次的餐馆里都是座无虚席,其中毕业生们名目繁多的告别宴会占了多数。"我这一个月就没在食堂吃过饭,上个星期全班一起吃了散伙饭,今天,我们宿舍的人一起聚餐。"小毛说,他们会找到不同圈子的人表达惜别之情,但告别的方式几乎一致地选择了吃饭。

  同时发财的还有其他一些毕业消费。平时生意清淡的学校小卖部这几天格外热闹,买校微、T恤等纪念品的,买蛇皮袋、整理箱等行李包装用品的毕业生快把门槛踏破了,而门口的西瓜摊上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来吃瓜的至少有一半是毕业生。

  吃饭喝酒是表达毕业情绪的主要方式

  他们喝酒,互相开玩笑,尽量不流眼泪。记者问他们除了喝酒还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毕业心情,他们一时语塞。“我们现在不写毕业留言册,早过时了。”一个学生说。

  像小毛和他的同学们一样,几乎所有的毕业生内心中都有一种“毕业情绪”,吃饭、喝酒,是他们排遣这种情绪的主要方式。他们告诉记者,离别本身就很悲伤,加上有的同学找工作不如意,或者对过去有很多懊悔情绪,这个时候心情特别复杂。“我们出来喝酒,为了道别,也为了排遣。”

  小毛和同学们都没有提到毕业典礼。毕业典礼,作为毕业的一个正式的仪式,似乎并没有在毕业生的心目中占有一个足够的份量。

  “如果能给你们举行一种特殊的仪式,你们希望它是什么样呢?”记者问。一位自称十分木讷的男生思考了很久,说:“我希望毕业能多一些浪漫。”

  与小毛这些理科毕业生相类似,文科生同样对毕业的仪式没有深刻的印象和感觉。"毕业生太多,没有全校统一的仪式,只是各系单独举行毕业典礼。"采访中,一位文科院校的毕业生告诉记者,憧憬已久的毕业典礼既简单又仓促,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回忆的镜头。

  "毕业典礼本来应该是我们完成人生一个重要阶段的标志,可是我们的毕业典礼只是非常形式化的。我匆忙地穿了学位服去领毕业证和学位证,自己的情绪倒是有些激动,但老师好像已经很烦了,等我说话的时候,我发现老师根本就不在听。"

  "我希望有一个庄严的仪式,毕竟,大学毕业是我们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我们需要一个仪式给过去划上句号,并从中得到人生的激励。”她说,“就这样草草地结束了,总觉得缺少些什么。"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蔺桂瑞认为,如今在毕业时,学校更多地关注就业层面,而忽略了同学的情绪。“班级应该搞一些活动,比如‘当我们毕业的时候’,回忆几年以来的进步、成长,这会让人产生一种满足感,就会感谢大学生活,减少负面情绪。”她建议,应该建立一个正常的渠道,让学生把自身积累的压力和分离的痛苦讲出来。

 [1] [2] [3] [下一页]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国家:
省区:
城市:
类别:
学校: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