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校园青春校园正文
毕业纪事:大学校园的最后一场风花雪月(3)

http://y.sina.com.cn 2005年07月09日 21:29 千龙新闻网

  一半留学生留在了中国工作生活

  在对外经贸大学,记者见到了即将离校的柬埔寨留学生柏林。经过一年的汉语学习和四年的工商管理专业学习,柏林过几天就要拿到中国学校的学位了。

  “要毕业了,特别兴奋,特别激动。”柏林用流利的汉语表达着自己毕业的心情,“我已经两年没有回家了。”柏林这几天经常和朋友一起跳舞、泡吧、开PARTY。"我毕业以后先回国帮朋友开公司,然后可能会再回到中国来工作。"柏林告诉记者,他已经联系了广西的一家单位,很可能会到那里去。

  像柏林这样愿意在中国找工作的留学生不在少数。“我们今年毕业60个人,有一半留在中国工作。"柏林这样告诉记者。

  留学生们像很多中国学生一样,感到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竞争激烈,”柏林说,尤其要与中国的学生竞争,他们压力很大。“中国学生汉语比我们好,熟悉环境,而且,他们学习的时候80%的中国学生都很用功。”柏林透露,留学生找工作一般会去私有企业。

  那年那月我们这样向大学作别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毕业生一茬接着一茬走上了社会。如果仅看今天的毕业生我们还不能感觉到他们身上有什么不同,也许通过过去的老毕业生,我们可以看出时代变了,毕业的形式在变,情感在变。让我们看看他们当年是怎么毕业的——

  口述人一:周钟新,196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即现在的首都师范大学,现为北京某中学退休教师。

  毕业那年我22岁,我记得毕业前夕,北京市的院校的毕业生在人民大会堂开了个万人大会,从一层到三层全坐满了我们这些北京的大学毕业生。彭真市长在会上发表讲话,他说我们正处在困难时期,毕业生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动员会以后,同学们群情激昂,都纷纷要求到艰苦的地方去,有的同学还写血书,我们的心里就是觉得要有一番作为,建设国家自己责无旁贷。

  我们那会没有什么留言册,学校就给大家印了个表,上面列了同学的名字和工作单位,也没有联系电话。我们根本没什么毕业典礼,毕业证就是发到组里,然后组里又发到本人手里。学校有个欢送会,也没什么节目,就是领导讲话。之后连顿饭也没吃,我们就这样分别了。

  我被分到昌平了,我到了那,单位派了一个毛驴车,连人带行李就给我拉到单位了。别瞧我们毕业的形式这么简单,可是我们真的是充满了豪情,我们当时觉得响应祖国的召唤,自己心里感到非常安慰,有一种神圣感。

  口述人二:任成,1987年毕业于锦州师范学院,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

  当时也没有什么正式的毕业典礼,就是系里开了个会。但是同学们之间特别恋恋不舍,每人都有一本纪念册,给每个人的留言都要写上两三页,还贴上照片。那时还没有联系电话,大家就只是写上自己的通讯地址方便联系。

  我们上大学时学校公开反对谈恋爱,老师说“不能开辟第二战场”,所以到毕业时恋爱的人并不多,但私底下悄悄恋爱的同学就比别人更加难受,因为他们往往工作分不到一块。普通同学之间的感情是非常淳朴的,多数同学都觉得可能再难相聚了,每一个同学走的时候后面的同学都要把他送到火车站,总是痛哭流涕,尤其是女同学。

  (资料图片:依依惜别)

  那时候都是包分配,我们领了派遣证到单位报到去了。我是坐火车去的,单位还派车来接我,把我说成是高材生。

  口述人三:英河,1996年毕业于河北经贸大学,现为北京一家公司职员。

  毕业前的日子最让人留恋,那些天我们几乎天天在一起聚餐什么的,主要是吃西瓜比较多。那时学校统一发给每个毕业生一本毕业留言册,大家互相传来传去,写些赞美和激励的话,还贴上自己的照片。这个留言册我至今保留着,我想等老了也可以拿出来看看,毕竟,大家是我们人生中最美丽的时光。

  不记得有没有毕业典礼了,如果有的话也不是令人难忘的那种。最惨的是火车站送别,听说总有人哭得死去活来的。我没去火车站,所以没有这样的体会,但是第一个同学离校时的情景还记得很清楚,她从车窗里伸出头来喊我的名字,那时候真的体会到了什么是生离死别。

  我们毕业时找工作正处于向双向选择过渡的阶段,既有人依赖学校找工作,也有人自己找单位,事实证明我们在大学里继承了过去大学生的单纯,但真的走上社会却经历了很多不适应。

[上一页] [1] [2] [3]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国家:
省区:
城市:
类别:
学校: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