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缺乏让人心寒 大学生欠学费恶意还是无奈?(2) |
---|
http://y.sina.com.cn 2005年04月12日 10:13 新华网 |
为遏制欠费各高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为向学生"讨债"并遏制新欠费的发生,海南各高校竭尽全力寻找"良方"或"偏方",有的学校催缴学费成了重点工作之一。 采访中,海口职业技术学院的财务科负责人毫不讳言地说,催学生缴学费是目前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而这一任务往往直接下放给班主任。 一些大学生表示,每个学年刚开学,班主任不可缺少的工作就是催缴学费,有时还在班上"威胁"学生说不缴学费有可能被退学,不安排实习单位……反正是尽一切办法催缴学费。有的学校甚至将欠费学生名单张榜公布。而据海大宣传部长范明透露,实行企业办学的海南大学旅游学院学费欠费也高达600多万元,学院为催学生缴费,只好采用班主任催收并给予提成的办法。 ![]() 海南高校校园 日前,海南大学经济学院学生小刘向记者举报说,海大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催缴学费,一开始不给学生判卷,后来又说不缴学费就不给登记成绩。这让修双学位的家境贫寒的小刘一筹莫展,他很想提前毕业早日工作。 很多市民认为:大部分学生欠学费是出于无奈,目前上大学的学费增长速度快的离谱,远比老百姓的收入增长要快得多,因此不能简单化地采取强制性催缴办法。 范明告诉记者,海南大学曾多次召开校党委会议讨论如何催缴学费的事,但一直没有找到有效的办法。去年11月,学校曾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效果,收回学费400多万。目前采取的不缴学费不给登记成绩的策略只是权宜之计,不会影响到学生正常学习和毕业,学校正在研究是否吸取云南大学一卡通交费管理办法。 海南师范大学为了约束学生缴费,也于去年12月出台了一个具体办法:为区别贫困生欠费与恶意欠费的不同,学校首先掌握全校贫困生数量,在调查的基础上予以公示,不符合贫困生条件者不缴学费则定为恶意欠费,学校采取对其停发生活补贴,停发奖学金、助学金,不允许担任学生干部等措施。吕宁说,这样的办法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否最科学有效还值得商榷。 针对欠费问题,除了海南各高校采取的以上各式新"花招"外,全国几乎所有高校都采取一种老"花招"--"扣留制":毕业前不给予发放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不给予复印相关文件、不给予查看证件代码的办法。但区别不同级别院校,老"花招"起到的效果并不一样。 对于国家重点院校来说,"扣留制"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兰州大学宣传部副部长黄剑华说,前几年,兰大学生欠费数额也比较大,达到1900多万元,当时也没有十分有效的解决办法。自从采用双证"扣留制"产生了一定效果,很多学生毕业前基本都将学费交清了。 ![]() 海南高校校园 记者采访发现,对于海南的省属一般院校来说,"扣留制"约束力有限。吕宁说,很多高职学生一进学校就认定自己不能毕业,反正也拿不到证书,何必缴学费,甚至住宿费也懒得缴。有的直到需要"毕业证"就业或评职称时才来补缴。而少数考上研究生或不需要"毕业证"的毕业生干脆不补缴了,学校找人也找不到,成为学校学费的"黑洞"。更有甚者,临毕业前干脆到"假证市场"买个假证。 无论"扣留制"有效性如何,其本身是否合法也值得商榷,海南不少大学生对学校的这种做法表示抗议。黄剑华说,兰大曾就双证"扣留制"咨询了有关法律专家,他们表示,"扣留制"有违法的成分,法律上不允许这样做,可很多学校管理层面对实际困难,私下里仍在采取这种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