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校园 > 正文
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http://y.sina.com.cn 2005年12月06日 10:27 新华网

  几年前,有部风靡一时的电视剧叫《上海一家人》,主题歌的前两句是:仰起头,先把泪擦干;走过去,前面是个天。如今这话用在上海交通大学的陈恩桃身上却十分贴切。

  接过记者递过去的一杯水,陈恩桃咕嘟咕嘟一口气喝完,连说“太渴了。”整个上午,他从市郊赶到位于市中心的上海市第二中学,为20名市区贫困家庭的孩子义务补课。

  “我也是贫困生,我喜欢与这样有类似经历的人一起交流,或给他们一些帮助。”他的话里透着一股豁达。

  这份豁达来得不容易。2003年9月,他从四川自贡市的边远农村独自来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报到。当时的学费是7450元,可陈恩桃携带的

银行卡里一共仅存有6000元,这还是父母到处借钱凑起来的。幸好,学校的绿色通道和助学贷款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不过,接下来的现实却让他时时身处窘境,随之而来的是挥之不去的一种心理自卑和自闭。

  他说,走进学校的超市,看着满货架的东西,他觉得件件都贵,实在“下不了手”,转悠了半天,然后在服务员略带鄙夷的眼光中低头离开;同学相互招呼着去专卖店买衣服,他只有一个人偷偷地到附近的地摊上去逛,否则一件名牌衣服就足以让他“倾家荡产”;他还拒绝了和同学一起去打球的邀请,因为连一双球鞋都没有……

  跟许多贫困生一样,他的内心变得自尊而敏感。在很长一段时间,他不爱跟人交流,尤其“不愿跟上海人说话”,他说:“我的普通话带着很重的家乡口音,语速又快,怕被人嘲笑,而且我和他们也没有太多共同话题。我不喜欢作为一个贫困生被他们看到和谈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陈恩桃都将自己封闭起来。他喜欢离开学校,跑到很远的地方去做家教,把周末的时间都抛掷在校外,“最多的时候做8份家教,既是为了打工赚钱,也是为了远离人群,避免他们的语言和眼光触到我的痛处。”

  不过,当家教的经历给他带来了意外的收获。“我走进很多城里人的家庭,在给孩子辅导的过程中,亲眼见识了城市里的贫穷和富裕家庭的居住、生活状况。许多人都在艰辛而体面地活着,贫困生凭什么要自卑自闭?”

  从“外围”了解了这座城市的“底细”后,他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融入到学校的生活中去。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他做过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值班员、楼道清洁工、网络管理员、学生事务中心助学部的干事等,同时,还担任了插花协会的会长。

  “多种勤工俭学和协会的工作,在解决我经济困难的同时,也极大地锻炼了我的能力,促使我尽快融合到学校这个整体当中去,收获一种成就感、认同感与归属感。”

  在物质上和精神自我脱贫的同时,陈恩桃想到了帮助别人。眼下,他资助着湖北罗田县、安徽宿松县和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纳林希里镇等地的三位贫困中小学生,每学期共为他们垫付500元学费。此外,他还在申请明年10月份去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支教一年。

  在学校,陈恩桃已并不在意别人叫他“贫困生”。他说,自己在心理上早就“脱贫”了,不惧人言,“说到底,既然都在一个学校里,大家都有平等的奋斗机会,都可以由此改变自己的命运。”

  有关统计显示,截至2004年底,仅在上海45.2万名全日制本科生中,就有7万人的家庭月人均收入在400元以下,其中有3.5万人的家庭月人均收入更是在最低生活保障线295元以下。而在全国,在校的贫困大学生多达270万人。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的邓赐平博士是青少年心理研究问题的专家,同时也是个从贫困中一路走来的“过来人”。1987年,他从福建的偏远农村考入华师大。他说:“那时的校园环境比较单纯,我靠一点奖学金就可以维持生计,‘清心寡欲’地把书读好。现在面对着这么高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以及非常复杂的环境,贫困生在经济上和心理上都会有产生一道道‘坎’,但无论如何,最重要的是要‘理直气壮’地保持一颗不断追求向上的心。”(来源:新华网上海频道 记者:叶锋、刘丹、肖春飞 图片:刘丹)

[上一页] [1] [2] [3] [4]

发表评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