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校园 > 青春校园 > 正文
大学生贫富分化加剧 谁给贫困生贴上贫困标签

http://y.sina.com.cn 2005年12月06日 10:27 新华网


贫困生在校勤工助学,以送水贴补生活费。

  如同现在报纸的一个版面会同时刊登农民工遭遇工资拖欠的报道与某个富豪榜发榜的新闻一样,眼下的高校每天也都在上演着大学生们贫富对比的“生活情景剧”。9亿农民与4亿城镇居民不断拉大的收入差距,正在1300多万在校大学生群体中间划上一道或隐或显的“沟”。在这个寒风渐起的季节里,我们把目光投向全国校园里270余万的贫困大学生。

  大学生中的贫富分化日益明显

  小唐是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的大三学生,每周他都要花一两天的时间去送水。骑上车,赶到学校水站,车后挂上一个用于安放桶装水的铁架子。约20公斤重的桶装水,他一次最多带上四桶,然后吭哧吭哧地蹬车穿过校园,到达目的地后,再一桶桶扛在肩上往办公楼或教工居住的小区楼里送。

  红红的掌心,磨起了一层粗糙的茧,摸上去像是一位老农的手。日积月累,肩膀上也起了厚茧。“送水工可以说是勤工俭学岗位里最辛苦的,有时要扛上三楼、五楼,半天累下来,回宿舍再要上楼几乎都迈不开步了,在床上一躺下去都不想起来。但想到一天能有八、九十元的收入,可以补贴一点生活费,心里还是蛮有劲的。”

  小唐来自江苏

连云港市赣榆县的贫困农村,父母在家养鸡种地,抚育四个孩子长大成人。作为家里的长子,他说,父母已经竭尽全力,大学里的生活要靠自己维持。

  仗着自己有一副健壮的身板,小唐一入学就在学校20多类勤工助学的岗位中选择了送水工作,“送一桶水就能拿3元钱,比较划算”。

  与小唐蹬自行车大汗淋漓地送水不同,同在华师大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学生小余却每天开着丰田车上下课。

  这种场景在如今的高校已非罕见。像小唐这样的贫困生占大学生总数的约20-30%,而如小余一般条件优越甚至生活"豪阔"的学生也不在少数。他们闲时会将笔记本接上宽带,下载某位乐坛明星的新歌,然后存进索尼MP3或MP4里边走边听。和贫困生争分夺秒挤时间勤工助学不同,他们一到周末就和朋友出游、逛街,可能在品牌服装店花数百元为自己添一件线衫,寻找一家像样的菜馆享用晚餐,去“钱柜”唱歌或是在酒吧里坐聊。小余说,“一个月下来光生活费消费两、三千元,一般不算多!”

  华东师范大学学生辅导员刘晓丽博士认为,如今大学生中的贫富分化日益明显,在上海这样经济相对发达、大学密集的城市就更加突出。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