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校园 > 北京四中校庆专题 > 正文
北京四中周长生老师和他的教学思想(附图)

http://y.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 18:23 北京四中校友网


周老师(左)与老校长刘铁岭亲切交谈

  周长生老师是很多同学熟悉的一位数学教员。他1949年从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毕业后,即以解放军军管会成员的身份参与接管四中,此后,一干就是四十年,一直在第一线教学,直到离休。在这基础教育岗位上,他耕耘了一生,探索了一生,今年已经76岁了,仍矢志不移,壮心不已,又到一所基础较差的学校授课。多年的探索、实践、总结、创新,使周老师形成了极其鲜明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的认识论、辨证法来指导教学,影响学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讲:不仅要给学生以“金子”(知识),还要教会其“点金术”(能力)更要启发学生自己去找到“点金术”(素质)。

  受到周老师的传授,领悟性较强的学生在校学习时常常有这样的模式:先自学新课,自已做习题,记下重点和难点。待老师讲新课时,就在学懂、融汇贯通上用力气。这样先学一步的做法,效果好、效率高、培养了自学能力,考试也很轻松,还能腾出时间去广泛涉猎课外知识,参加各项课外活动,形成了一种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习风气。

  所以,很多学生从四中毕业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还忘不了周老师的教诲。在不同的岗位上,面对纷繁复杂的新知识,面对众多疑难课题,这种久已形成的科学的自学方法和思维方法一直引导着他们攻关夺隘,创造着骄人的业绩。这是多少校友在回忆文章中的共识啊。

  (一)自学深思

  新学期伊始第一节数学课。周长生老师笑容可掬地走进教室,“坐下吧,坐下吧,我叫周长生,教你们数学。”那一嘴河南味十足的普通话和轻松的神态,一下子把紧张的课堂气氛给缓解了。

  “这么厚一本书,主要靠你们自己学会啊!”

  “上课别光是听,你们随时可以提问。谁能问倒老师,谁才是好学生……”

  讲着讲着,周老师站一边掏出手绢大声地擤着鼻子,这下有的同学憋不住了,笑出声来。

  “这老师真逗,与众不同……”大家议论起来。

  再上周老师的课,心态是放松了,可脑子的运转非加速不可。

  “谁预习了?自学了多少?”周老师笑着问。

  “谁独立完成作业了?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谁能解答这个问题?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能解答这个问题?”

  有的课上周老师讲开了故事。古时候有个老师问学生,你们是要这堆金子呢,还是要学点金术……,周老师很爱讲华罗庚自学的故事,华罗庚提出的薄——厚——薄,少一多——少。

  周老师还讲到自己。在上初三时,他是班里倒数第一的学生。老师让大家填志愿,他填了要考高中,并要考最好的。这下招来一片趣笑声。知耻而后勇,周老师利用假期一个多月的时间,刻苦自学,不但考上了高中,还考上了最名牌的“开封高中”。这一下不但扬眉吐气了,更在人生中第一次尝到了自学的甜头。

  周老师在刚开始当教师时,总想讲得细点,讲得多点,讲得深点,讲得透点,但效果呢?学生是否就能学细、学多、学深、学透呢,实际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周老师在深入学习认识论,辨证法的过程中,刻意钻研启发式教学,重点放在关键是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让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如何培养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彻底改变教师天天授、月月授、年年授,学生天天受、月月受、年年受的现象。

  周老师旗帜鲜明地指出,学生应该以自学为主,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人的一生中大量的知识不是靠别人教会的,多数要靠自学。尤其是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新知识层出不穷的年代,没有自学能力的人怎么适应得了,更别提创新了。

  填鸭容易启发难。讲、讲、讲,满堂灌不是名师的做法,也出不了高徒。周老师强调要高观点把学生领进门,教师必须下苦功夫备课,对教材融汇贯通,抓得住纲。然后针对学生实际,由浅入深地把学生教好。为此,周老师提出了五个字的教学环节:读、做、议、问、讲。也就是学生们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学生间互相讨论、互相交流、互相解答问题。教师讲是高屋建瓴地讲,少而精地讲,有针对性地讲。

  在这五个环节中,独立思考是最重要的。好学生不但在自学上要勤奋,在思考上更要勤奋。没有足够的时间通过深入思考把书本上的理论搞懂,只能死记硬背。这实际上是本末倒置,恶性循环。尖子学生之所以学得好,主要在于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实际生活中众多的发明创造,盖源于善于思考。抓住稍纵即逝的或司空见惯的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深入探索下去,才有了创新。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对书上的定理、公式,周老师要求同学们尽量自己推算。

  书上的例题,他要求学生先不看,而是自己先做,哪怕三思而不解也比先看会了强得多。

  有的同学考试得了一百分,周老师对他说,X X X解题的方法更巧妙,你可以去比较一下。

  有的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但某道题思考独特有新意,周老师大加表扬,认为这张试卷比得一百分的试卷强。

  周老师多次强调了我校特级化学老师刘景昆的一句话:难懂的地方,不是我给你们讲通的,而是在我的帮助下,你们自己想通的。

  周老师认为刘老的这句话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精髓,具有指导意义。

  周老师这样教学效果如何呢?我们看看学生的反映吧。

  有的同学说:“刚开始我们很不习惯,心想,您这老师也太好当了……可后来我们几何学得好,自学能力提高,一生中受益匪浅。”

  有的同学说:“在周老师的启发下,我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在初二下半学期,我已经自学了初三的数学课程,学习轻松了。”

  有的同学说:“听周老师讲三角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虽然在后来的二十五年的岁月里我听过很多中外知名科学家、教授讲的课和做的报告。但周老师的课给我的印象最深刻,对我后来事业发展的影响也最大。”

  甚至在面临高考的压力下,有的同学在高三时已经自学了大学的数学课程,心态非常放松。

  有的人会说,情况不同啊,四中的学生本来就是尖子中的尖子,这种方法行得通,可差的学生行吗?

  1987年,60多岁的周老师去大庆 27中,搞了一段教学。他教了一个初一八班——这是全年级最差的一个班。周老师就是这样,强调自学、自学、再自学,思考、思考、再思考。上晚自习时,他亲自带着几个差的学生,强逼着他们看书,提出问题答不上来,再接着看书,好好去想……就这样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最后全班学生数学成绩平均在90分以上。

  周老师认为在教与学这一对矛盾中,教是主导,学是主体。教师的作用很重要,尤其针对青少年,但关键是如何发挥这两方面的作用。外因应该激发内因起作用,促使学生主动起来,引导学生主动起来,训练学生主动起来。只有把主体的积极性激活了,变逼我学为我要学,才能起到四两拨干金的作用。

  总结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周老师感慨地说:应该把班级授课制改为班级读导制,课本宜改为读本,教师应该用高观点把学生领进门来。他很风趣地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不等式:班级授课制<吴文俊+袁隆平+……= 500万+500万+……颠级读导制。

  (二)归纳共性

  世纪开元第一春,我们在刘铁岭会长的带领下看望75岁的周老师。当我们提到周老师当年讲的“点金术”时,周老师说,现在看起来不够了,当教师的应该启发学生自己找到“点金术”,这主要是归纳演绎法。

  1995年周老师美国去探亲。我们的校友,周老师的学生梁钟知道了,他特意把周老师接到家里住了三个多月。 (梁钟是美国纽约布法罗大学终身教授,也是著名学者。他获得美国国会600万美元研究经费的拨款,这在美国也是罕见的)。布法罗大学分校的院长因经常听梁钟提到周老师,很感兴趣,特意请周老师吃饭,探讨问题。也就是这时,周老师认真地总结了他一生的宝贵经验教训,写出一篇文章{找共性证共性用共性——归纳演绎)。

  周老师认为勤奋+方法中的勤奋主要指自学深思,其中的方法,主要就是归纳演绎法。归纳法,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方法;演绎法,是从—般到特殊的认识方法。这方法的关键就是归纳出共性来。就是从厚提炼出薄,从多提炼出少,摸索出规律性的东西来。再以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达到揭示事物本质的目的。这就是找到的“点金术”,找到“人的正确思想”。

  这个方法周老师认为是蔓高层次的方法。人是万物之乏,灵在哪?归纳和演绎。周老师风趣地说,“学好演绎和归纳,走遍天下都不怕。”

  据此道理,周老师在教学中抓住三角形来解决多边形的问题。因为就计算面积来说梯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圆和扇形等面积公式都可依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来。让学生把三角形的计算学懂,练熟即可举一反三,一通百通,费力小而成效好。

  (三)终生育才

  1949——1986年,周老师一直在四中教数学,长期担任数学教研组组长。五十、六十、七十年代,长期担任北京市数学会理事,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委员。曾任全国第五届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及常委。这期间,周老师编著了初一、初二、初三、高一的《代数自学读本》及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自学读本》。在“

人民日报”、“数学通报”、“
福建
教育”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过“谈少而精”、“数学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等多篇文章。

  1986年周老师离休,但工作从未停止过。他参加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实验教材的编写工作,连续八年受聘于教育部考试中心,参加高考命题工作,任兼职研究员。

  近年来他一直为一些省部级师范院校教课,在华中师范大学网上有专题介绍。

  2001年新学年开始,76岁的周老师主动义务承担了北京146中初一(4)班的教学任务,天天奔波在宣武门——湾子之间,开始了又一个新的攀登和试验。

  当我们翻看着该校青年教师的听课笔记。崭新的笔记本,20多节课的内容记得详细、认真,字迹工整,还用红蓝两色钢笔分清重点,难点……

  一个崇尚师德,钻研教学的风气,一股虚心求教,奋发向上的激情在这个学校兴起。大家记住周老师的一句话:我有信心,让咱们的学生赶上并超过重点学校学生的水平。

  远想出宏域,高步超常论。一个本真的周老师,一个深深留在学生记忆之中的周老师,在一篇文章中讲了这一段话“我读书;教书七十年。读书的历史基本上是自学的历史,但教书的历史却基本上是灌注的历史。这后一点,实终生遗憾,晚年有所醒悟,总算幸事,但若就此结束生命,则死后实难瞑目。”

  这就是他至今还在拼搏的动力。

  (作者:静怀 世宁)

发表评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