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校园 > 北京四中校庆专题 > 正文
灿烂“阳光” 访81届校友广东电视台主持人阳光

http://y.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 16:01 北京四中校友网

  接过吉锐递上的名片。看了一下,不由心头一热。这位广东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在自己的名片上,醒目地印上了“北京四中校友会广东分会会长”这一头衔。由此可见他对母校的感情,更由此感受到了他为母校、为校友服务的热情。

  吉锐是我校1981年的毕业生,只不过在广州知道吉锐的人并不多,但提起“阳光”来,那可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要说“阳光”这个名字的由来,那得从1990年5月9日,他第一次正式进入电台主持节目说起。那时他的人事档案还在原单位,不好以吉锐这个名字公开亮相,可自报家门总得有个字号呀,望着窗外,南国的5月已是初夏,蓝天上艳阳高照,于是“阳光”二字脱口而出。从此,吉锐成为广东人所熟悉、喜爱的主持人“阳光”了。

  按理说主持人这个行当属文科,要求知识面广,思维敏捷,说话不仅要口齿清楚,语言流畅,而且还要逻辑性强,有条有理的才行。此外,根据播出内容的不同,或轻松、或沉稳、或诙谐、或严肃,以自己的个人魅力,吸引住观众的注意。能胜任这份工作不容易,能干长远了的更不容易。可理科出身,半路出家的吉锐,却能一干就是十五六年,并且越干越红火,由电台转到电视台,现在已是广东卫视的头牌主持之一了。此外,他还兼着节目中心的导演,凡他编导、主持的栏目,在台里都能保持着一定的收视率,令同行不敢小看,台里的领导对他更是重视有加。

  取得如此成绩,个中原因,其说不一。而吉锐自己,则把这一切归结于他有一个好的“基础”。不过他在这里所讲的“基础”,不是指他外貌体型如大家公认的那样,是广东人所说的“靓仔”一类,而是说他从小受到的良好教育,保证了他事业的成功。

  吉锐上小学的时候,正是“文革”时期,读到毕业时,“文革”尚未结束。那几年由于小学毕业生多,北京市的中学一时接纳不了,当时又没有恢复中考,于是他就被留在了就读的黄城根小学,继续读了一年的“戴帽”初中,转过年来才被分配到三十一中去读初二。而就在这时,他父母听到了四中要招收少量插班生的消息,于是凭借在黄小打下的底子,又借来好朋友郁琦的数、理、化等课程的笔记,一通补习,虽没费太大的力气,却也经过了几番周折,吉锐总算考上了四中。

  其实对吉锐而言,被四中录取并不意味着他是初次进入四中校园,因为他父亲就是在我校任教多年,校友们并不陌生的吉书时老师,而她母亲当时正在女六中(现156中)教书,三个学校相距都很近,所以从到黄小念书时起,这四中他就常来常往了。

  那时候的四中基本上还保持着旧时的建筑格局,大多是平房,院内成排的槐树,浓荫遍地。大操场北面的那边小树林和“文革”初期挖的防空洞是他小时嬉戏玩耍的主要场所,而王兆骥老师住的单身宿舍里,因为有台老式的苏制黑白电视机,使他成为那间平房的常客。至于四中的食堂,也是他所熟悉的,在他小时候的印象中,逢年过节时,好吃的饭菜都是从那里端出来的。他常笑言:之所以对母校的感情有如此之深,是因为四中食堂的馒头、米饭,他比别的同学要提前多吃好几年。

  不过留给吉锐深刻印象的还要属母校的老师们,尤其是刚入学时教他物理的栾玉洁老师。因为他是课代表,和栾老师的接触格外多些。他至今还记得栾老师常常把同学们的作业、测验卷子交给他来批改,并要求他不仅仅是判断出对与错,还要从同学们五花八门的答案中,理出一条最正确而又最简捷的做题方法来,这样做既提高了他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对课程的理解,又锻炼了逻辑思维的能力。有时候栾老师还提前把新课讲给他听,然后让他站在讲台上代她讲课,这就使得课堂气氛格外活跃。而为了能够讲得有声有色,让同学们不仅听得明白,还得有兴趣听下去,吉锐可没少费心思。

  只不过当时的吉锐未必能想到,这三尺讲台的演练,对他此后的事业却是起了沙场初练兵的作用。而四中教师在课堂上出色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更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吉锐。老师们的讲课,不仅让学生们在教室里听得入神,可谓过耳不忘,知识掌握得牢固;而且诙谐、幽默表现出的智慧,含蓄、深沉孕育着的哲理,对于现在吉锐在荧屏上的主持风格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也是绝非一般。

  上到高二文理分科的时候,吉锐和多数同学一样,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理科,这是因为在那个时候,大家都重理轻文,不知道学习文科将来能有什么用途。虽然大环境是如此,但并不意味着大家对文学艺术不感兴趣,四中学生的身上,从来不缺少文艺细胞。当年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他们班居然排演了话剧《群猴》,并获得成功。当然这和他们从“中戏”请来导演给说戏,并借来专业的服装、道具有一定关系,但也表明他们对宋之的笔下的旧中国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市井百态、各色人物的理解,以及他们的表演能力。

  高中毕业后,吉锐考上了华中理工大,学的是船舶制造。1985年大学毕业时他被分配到了广州船厂工作。

  在工厂做技术工作,要求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才行,而这也是吉锐的强项之一。上初中时他就是学校电工小组的成员,一般电器的拆拆卸卸不在话下,教学楼改装日光灯就是他带领同学们登梯爬高,奋战了好几天完成的。从小受过这样的锻炼,到了工厂自然表现十分出色。但年轻人不甘平庸,总有种想在社会上找个适应自己的位置,更好发挥自己能力的想法,时不时地在他心头萌动。

  而就在此时,他得知广东电视台招聘主持人消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前去应试。考试的过程进行得很顺利,但因其它各种原因,尤其是单位不愿意放走像他这样的人才,使得他工作调动问题一直搁浅得不到解决。

  不知是机缘凑巧,还是命运只照顾有实力的人,1990年初的一件事,使他很快成为广东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并以此为契机,逐步走上电视荧屏,以他阳光般灿烂笑容展示在观众面前。

  在那一年的春节期间,广播电台有个“家庭咏叹调”的节目,听众可以通过电话参与,表达自己的看法。当时还在广州船厂工作的吉锐一时心血来潮拨通了这个电话,于是便有了和主持人窦文涛的近半个小时的对话,并经现场直播,立即传遍了千家万户。虽然节目的主题限于家庭琐事,但与窦文涛幽默机智的对话里有着他对社会问题的敏锐地洞察力。加上比窦文涛更为清晰标准的普通话,不仅留给听众良好的印象,同时也引起电台领导的注意,使他的工作调动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调到广播电台工作后不久,他就引起广东电视台的注意,常被借调去主持节目,到了1994年被正式调入电视台,现在是广东卫视节目中心的导演、主持人。除了主持日常的综艺节目、体育节目等外,由他担纲主持的节能知识竞赛节目、劳动生产安全节目,都能因他对这些节目涉及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深度的了解,从而完满的完成了任务,显示了他不俗的实力。1999年的华罗庚数学竞赛,由他主持并向全国直播,他在节目进行的节奏,现场气氛的调动等方面掌握得恰到好处,而他大学本科的数学知识更使得他在节目中表现得游刃有余,从而得到观众和业内行家的好评。

  去年12月初,校友合唱团到广州参加老年合唱节演出时,吉锐与其他在广州的校友一起,亲自到车站迎送,悉心照料校友合唱团在广州的日程活动,使合唱团圆满完成任务,凯旋而归。

  今年春节他与81届高一二班的部分同学回到母校,一起感怀在母校学习、生活的美好时光,并在《四中校友》上署文表达对母校的感激之情,并衷心祝愿他们的班主任田佣老师,以及王兆骥、程美志、洪梅芬、凌毓儒等老师健康快乐。

  吉锐对母校、对校友的感情确实令人感动,而他在工作当中的勤奋与努力,更是让我们钦佩。作为天天和广大电视观众见面的公众人物,他每天都在用自己的聪慧和才智奉献社会,以自己的品格和精神影响他人。和所有校友一样,努力实践着“尚我四中精神”。

  让我们以此和他共勉!

发表评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