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校园 > 北京四中校庆专题 > 正文
从来天下士多在布衣中--记一九六六届校友李国栋

http://y.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 15:54 北京四中校友网
近年来,不断有校友来稿来函,希望《四中校友》能多报道一些平凡工作岗位上的“小人物”校友。平心而论,“小人物”之提法即大可商榷。虽人品有高下之分,年龄有大小之别,但岂能以职务名声之高低而分别“人物”之“大小”哉。然世俗如此,古人云“处世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故也不妨从俗而让人自称是“小人物”。只须知凡自称“小人物”者,其心未必小;凡自居“大人物”者,其志未必大即可。四中校友李国栋,就是这样一位以“小人物”自居者。   李国栋,1963年考入北京四中高中四班,1966年毕业,但直待1968年方得离校。3年学业,他却“有幸”在四中呆了5年,祸耶福耶?唯其心知。离校当年被分配到首钢建筑公司下属机械运输公司,做汽车修理工10年。后因学业有成被调到公司教育科从事职工教育工作,从语文教师一直干到科长。正当发光发热之际,却遭该科室被撤消,随又回基层从工人干起,再次因个人才干被调进公司宣传科、上级公司宣传部,历任干事、 科长、部长等职,一直干到因病退休。纵观其个人经历,也许如他本人所说,并未成就什么大的功名和事业,唯勤恳工作,诚信做人而已,然而在平凡之中,我们却不难看到在他的身上,亦时时折射出四中学子所共有的风采和光辉。   风采之一:不甘人后。李国栋的切身体会是四中人不管干什么,无论是当工人还是当干部,都会力求当好,决不混日子。故他当汽车修理工时,对技术精益求精,并善于总结积累经验,每修一辆车都要作详尽纪录,整整积累了两大本,使修车技能迅速提高,令同时进厂的其他中学毕业的师兄弟不能不佩服四中。当科长、部长时,其文化水平高于同级干部固不必说,所写出的工作总结、计划、方案等文字材料也定然别具一格,重要文件的起草更是非他莫属。从事宣传工作,他积极探索用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多种文体宣传好人好事,连续十余年被评为《首钢报》优秀通讯员,退休前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宣传干部。其“不甘人后”的精神可见一斑。   风采之二:学而不厌。李国栋自言一生无他好,唯读书、学习而已。故每凡出门,必进书店买书看书;每月20元奖金一到手,必是用10元买书,10元给自己和孩子买文具。文革中断了他进军大学的脚步,然求知求学之心绐终不死。故文革后复办业余大学,他当即抱着女儿去报名,感动了老师,感动了同学。当时求学者大有人在,但又有几人不是为了求文凭,求出路,求一块改变命运的敲门砖呢?唯四中学子李国栋,从事技术工作却报考汉语言文学系。诘其所求,不为文凭,不为功利;纯粹为了喜欢,为了圆梦。然唯其如此,方能学而不厌,学有所成,并为自己今后工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风采之三:文以载道。四中学子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大约总不会忘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之前训。故舞文弄墨,以文载道几成共同的追求和爱好。李国栋自1995年始因偶尔参加石景山区春节征联活动并获奖,从此爱上了楹联创作并一发不可收。1998年春节以一联“龙骧九宵惊世界,虎步一载看中华”而引起楹联界有关人士关注,1999年加入北京市楹联学会,2000年加入中国楹联学会,2003年被推举为石景山区楹联学会副会长。历年来,先后有100多幅作品入围各类征联活动评奖范围并发表论文多篇。虽“但写真情并实境,任他埋没与流传”,然只言片语中,犹可见其胸襟气度之不凡。如“梅绽万点春,东风浩荡;雪拥千畴絮,稔谷丰登”寄托了对祖国前程似锦之祝愿。“长堤卧浪,大树参天,防患须绝鼠蚁;反腐倡廉,清源正本,治国岂许贪奢”凸显其忧党忧国之心。“信诚立世常自省,正义为人更天成”抒发其洁身自好之志。“家藏典册室不陋,腹有诗书气自华”足见其安贫乐道之趣。点点滴滴,俱是学人雅怀,赤子深情。   风采之四:尽节竭诚。李国栋对四中教育印象最深者,是四中不仅教学生以知识,更重教学生以做人。提倡做人要正直正派,既不可损伤坑害他人,亦不可阿谀奉承、曲意逢迎;为人不可有傲气,却决不可无傲骨,这对于他以后的工作生活影响颇深。在其工作经历中,既有因求学上进而以工提干,也曾因拒绝谄媚而削职为民,后又因苦干实干而东山再起。面对人情反覆,世事浮沉,他始终能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豁达之心泰然处之,并认为士人之可宝贵者,唯“气节”二字为最。故他深情寄语现在四中的学弟学妹,在中学时代不仅要学好知识,更要学会做人;一定要锤炼出凛然正气,铮铮铁骨,进入社会后方能应对各种挫折和挑战,成为真正有用之材。   古人诗云:“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明今种《鲁连台》),话说得未免绝对些;然“从来天下士,多在布衣中”恐大致不错。近代平民教育家陶行知一生奔走呼号,致力提倡国民要做“一品大百姓”,用心可谓苦矣深矣。想我四中学子中,同李国栋一样清白而勤勉敬业者十有八九,虽被视为(或自称)“小人物”,却不妨碍我们求做堂堂正正的“一品大百姓”。而未来中国的希望,必然寄托在成千上万的“一品大百姓”身上。“德不孤,必有邻”,愿与国栋兄共勉。   最后,还想对国栋兄冒昧进言:莫轻谓自己未成就功名事业。须知儒墨老庄、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和楹联,不仅是中华文化瑰宝,更是中华文脉之骨架。文脉若断,国将不国。国栋兄既已投身楹联文化之研究,实际上是在做延续中华文脉之大事业,责任重之大之矣。国栋兄努力!

发表评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