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校园复旦大学百年校庆正文
复旦精神传承百年 时代青年诠释百年传统

http://y.sina.com.cn 2005年09月24日 10:53 中国青年报

  “复旦复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的复旦大学校园里,时时处处都可以听到这样的歌声,吟唱者既有白发苍苍的返校老校友,也有朝气蓬勃的年轻学子。

  从始建于1905年的复旦公学,到如今的复旦大学,这所中国著名学府已走过风风雨雨的百年历程。然而始终不变的却是复旦精神——“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取自《尚书大传》的这一名句正是复旦精神之所在;百年里,复旦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每一代学子自强不息,不断进取。

  百年复旦,无疑是一卷由青年人写就的历史。今天,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人,用他们的青春,描绘出一幅幅意义深远的时代青年群像。

  “九二国政现象”——跨世纪接班人健康成长的缩影

  一个平凡而在成长的集体,用勤奋和踏实取得一项项令人瞩目的成绩;一个特殊而富有希望的集体,以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真诚的爱心,塑造了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典范。这就是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九二年级,他们的成长轨迹被称之为“九二国政现象”。

  “九二国政”是一个由国际政治、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3个专业的77名大学生组成的集体。在集体形成之初,党员的比例仅占5%,而当他们毕业时,党组织已发展了31名党员,占学生人数的40%;此外,有95%的同学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短短4年里,是什么力量把77颗心凝聚到一起?应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九二国政”,无论在理论探讨和学习上,还是在社会实践和爱心奉献等方面,最优秀的都是学生党员。榜样让大家形成一个共识:入党是对一名同学综合素质的全面考验,也是对他们发奋努力的最高肯定。

  叶超的故事就是一个例证。入校后,叶超先后6次递交入党申请书,但由于他此前忙于参加学校的社会工作,与同学相处时间少,民主评议时总是通不过。但叶超毫不气馁,对同学在每次评议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他都虚心接受,在学习和生活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最终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叶超说,在这个集体里,学生党员都是过得硬的。

  在“九二国政”,与名利相关的事情没人争,惟独一样除外,就是当班干部。大学校园的学生干部,经常被看成是吃力不讨好的角色;但在“九二国政”,每次都有很多同学毛遂自荐。因为他们在这里有“家”的感觉,“大家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

  重视人生每一步,“九二国政”走出了一条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道路。这个集体先后获得1994~1995年度上海市红旗组织、上海市新长征突击队、全国先进班集体,1996年被评为上海市三好集体。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专门写信给国政九二年级全体同学,称他们是“新一代跨世纪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健康成长的缩影”。

  兴家服务队——传递爱心接力棒

  1999年,复旦大学志愿者与高位截瘫的房金妹女士共同创办“兴家”志愿者服务队,为残疾人子女义务辅导。

  来自唐山的小陈,至今仍对第一次上门为残疾人子女服务的情景记忆犹新:一间只有几平方米的小屋,一张兼作饭桌的课桌,昏黄的灯光下是活动不便的家长和女孩子渴望求知的大眼睛。眼前的景象让小陈深受震撼:“孩子的学费和书本费已压得家长喘不过气来;请家教更让他们连想也不敢想。这些残疾家庭的孩子,确实需要我们的帮助。”他当即与小女孩约定:从现在开始,我来帮你。此后每周,小陈频繁地在学校和残疾人家庭之间往返,风雨无阻。

  当家教勤工助学,大学生每小时可以收入四五十元。但是,为了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志愿者们不仅心甘情愿不收分文,而且拿自己省吃俭用的生活费为孩子们买辅导书。暑假中,他们到处奔波,只为弄清楚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冬夜里,他们在寒冷的楼道里制作展板,只为让大家都来看一看残疾人那“被遗忘的艺术”作品展览;秋雨中,他们撑着伞举办助残义卖,只希望能多给残疾人一些温暖。累的时候,志愿者们也会觉得有一点点辛苦,但同时他们又感到无比的充实和幸福:“因为我们是志愿者,所以无论何时,我们的心都是暖的。”

  按规定,志愿者每期服务1年,可许多志愿者都是一连做两三年,有的学生还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成了“兴家义务家教”的组织者和负责人,带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兴家”的行列。1999年至今,已有近5000名大学生志愿者为800余户残疾人家庭提供义务服务,总服务时间超过7万小时。如今,参与“兴家”的大学生志愿者已遍及复旦、华师大等8所高等院校,服务范围涉及上海的10余个区县。

  令志愿者们感到欣慰的是,许多当初受到帮助的孩子也加入到帮困队伍中,爱心接力棒在更多的人手中传递。

  有一个女孩名叫冯艾——托起明天的太阳

  复旦学子中有这样一名柔弱的女大学生,4年里两度赴西部基层艰苦地区从事志愿服务,她的名字叫冯艾。

  2000年8月,冯艾从复旦大学本科毕业后,参加扶贫接力计划,赴宁夏西吉县支教。这个全国闻名的国家级贫困县,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尤其是严重干旱导致生活用水匮乏,被联合国认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冯艾所在学校的条件相当简陋。她却不畏艰苦,没水时,像老乡一样走几里山路去挑水;冬天没有暖气,就向当地人学烧炕;要生火做饭,就跟老大妈学烧煤炉、学做面食,她很快掌握了在当地生活的基本技能。

  冯艾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支教工作中。

  课余,她深入老乡家中,了解风俗礼仪,掌握方言土语,为进行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家长不愿送娃娃上学、学生因贫困面临辍学,冯艾就挨家挨户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向家长讲解教育的重要性。因学校教学条件简陋,很多教学计划都不能开展,冯艾便向母校和社会各界求援。经多方努力,有效地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

  2003年6月,正在读硕士研究生的冯艾得知团中央、教育部招募大学生志愿者赴西部服务的消息后,毅然决定报名参加。9月,她来到了海拔超过3200米的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战河乡的战河中学,担任初中语文、历史教师。每周近30节课,一个月连续工作28天;备课、教书、改作业,一天下来,累得骨头都要散架了。但冯艾从来没有叫过苦。为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她还费尽心思给大家读故事、讲笑话,课堂气氛因此而变得活跃起来,学生们的学习自觉性不断提高,成绩也直线上升。

  有人经常问冯艾,上海的发展机会那么多,你已经去过西部了,为什么还要去?冯艾的回答是:“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每当冯艾想到孩子们的生命轨迹会因为自己的付出而有所改变时,她就感到无穷无尽的快乐。

  这也是所有复旦赴西部支教的学生的快乐。2003年,以西部支教故事为蓝本的话剧《托起明天的太阳》登上舞台,并走出复旦,获得了各界好评。志愿者们都说剧中的一句台词说出了他们的心声:“我很庆幸这一年的支教生活,让我成熟了、长大了!是西海固、是你们、是这满山遍野的灰灰菜,教会了我们站直了、挺起胸,像个真正的西北人!”

  子衿楼模式——开创中国高校大学生自我管理

  2005年6月,一个热闹的“大家庭”在复旦大学相辉堂前依依惜别,他们相约:“我们永远是子衿人!”大学4年,这个“大家庭”开创了中国高校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子衿楼模式”。

  1999年,复旦大学开始实行学分制改革。随着完全学分制的不断推进,以专业班级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因“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开始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按学生宿舍为基础推行“按楼管理”试点正是复旦大学为解决这一问题而进行的有益探索。2002年,子衿楼由此诞生。

  子衿楼从建立伊始就倡导“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四自”理念。辅导员改变以往统揽一切的工作方式,和同学们一起尝试着“四自”管理模式,在不断摸索中建立了这样一个由三大支柱构成的体系。

  “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子衿楼楼委全部由同学民主选举产生,负责日常活动的组织和文化建设,如传递信息,开展团的工作、志愿队工作和各种文体活动等。“自我教育”——完全实现了党团支部进楼,每个单元12名同学组成“三室一厅”的团小组,所有团小组纳入楼建团支部,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理论,学党章”活动。“自我约束”——楼委是CEO、COO、CIO……由单元长组成的单元长联席会议就是董事会,对包括辅导员工作在内的楼内大小事务起到监督规范的作用。

  4年里,“子衿人”在这个大家庭里不断成长。他们开展志愿服务,远赴江西牵手特困生,组织义务献血,宣传防艾活动。2003年,泉站BBS子衿楼版开通,为子衿成员提供了一个电子交流的平台。平常,子衿楼版是楼委发布公告、FTP联盟推荐资源、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地方;在节庆时候,子衿楼版就成了同学们互送祝福和交流感情的地方;而网上多次的党团学习讨论,也吸引了大批同学加入。

  毕业前,“子衿人”约定:子衿楼就是我们的家!

  从吕俊到马骅——写下生命中最美的篇章

  他们匆匆离去,却在生命里写下最美的篇章;他们匆匆离去,生命之歌却被一直传唱。

  1998年8月31日,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学生吕俊和伙伴们在安徽省金寨县关庙乡扶贫的第4天。复旦的大学生们计划带着当地的10多名中学生参观改滩造田工程,然后去几家贫困户访问。参观完毕后,大家在河滩上戏水。突然,3名女同学不小心被暗流卷向了靠近山崖峭壁的深潭。吕俊和当地学生彭明等听到呼救后奋不顾身地前去营救。在救助两位同学之后,吕俊又向因救人而处于危急之中的彭明伸出救援之手,却终因体力不支,双双沉入水底,献出年轻的生命。

  去大别山前几天,吕俊曾和一位同学去游泳。那位同学问他:“我们的水性都不算好,只能保得住自己的生命。如果有人溺水了,你会怎么办?”吕俊很严肃地回答:“我别无选择。”这本是场假设性的谈话,却不料吕俊用生命实践了他自己的话语。

  马骅,复旦大学91国政系毕业生。爱写诗的马骅,同样用生命为自己谱写了一首最美的诗。

  2003年,马骅辞去待遇优厚的工作,主动来到云南迪庆的一个乡村义务教授英语。在这个贫困的小乡村里,马骅所有的生活费都依靠自己的存款和稿费。他不但不从学校领一分钱,还为当地捐款,带领学生自己种菜、搭建浴室,想办法申请县里的财政拨款,为学校修建篮球场。6月20日,马骅坐车回村时,遭遇

车祸。从此,孩子们热爱的马老师再也没有出现。此时,马骅的亲友才得知,原来“周游世界去了”的马骅,一直在云南默默支教。

  从吕俊到马骅,这些复旦大学的普通学子,没有崇高的宣言,没有惊人的话语,只用朴实无华的行动,勾勒出一组感人至深的当代大学生风貌。

  “流星的光芒也许并不耀眼,也许太过短暂,但它的震撼是巨大的,永远激励着人们前进的步伐。”复旦学生在纪念吕俊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复旦大学百年来已经形成自己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判断,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底蕴,铸就了复旦特有的精神。”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表示,“以德育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两翼,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复旦培养青年人才的目标。” (作者:林蔚)

发表评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