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校园复旦大学百年校庆正文
解放日报:吟唱百年的复旦 百年复旦百年诗性

http://y.sina.com.cn 2005年09月24日 10:47 解放日报

  有什么,比浪漫的诗歌更能吟诵一所大学的巍峨百年。

  还有谁,比激情的诗人更能歌唱几代师生的赤子情怀。

  在即将迎来百年庆典的复旦大学,在即将重聚万名校友的燕园校园,这不是最显赫的盛会,但这却是真诚而最独特的纪念。

  “百年复旦·复旦诗歌日”,在这九月。

  重聚在诗歌的旗帜下

  复旦美国研究中心谢希德演讲厅内,校友来自五湖四海。

  因为诗,前一天才得知消息的复旦77级校友周伟林,特地连夜坐飞机从外地赶回上海,在诗会上朗诵自己的作品《望银河》。

  因为诗,复旦诗社第五任社长、82级校友张浩,19年后第一次回到复旦,坐在礼堂中间聆听那些久违了的诗。

  因为诗,复旦各个时期的20多位诗社骨干聚集在一起,从青涩的在校学生到功成名就的发福中年,一起为诗高歌,为诗奔腾……

  归来的诗人们,还为母校奉献了一份大礼。

  9月17日下午,“百年复旦·复旦诗魂”雕塑捐赠仪式在北区逸夫楼前进行,两本以1981年《诗耕地》创刊号封面为设计原稿的巨型铜书,叠放在逸夫楼前的绿色草坪,纪念百年复旦光荣的诗歌文化传统。

  接下来,中国百年来大学中规模最大的一套学院派诗歌丛书———16卷大型《复旦诗派丛书》正式首发。一代代复旦诗社的成员,此次以复旦诗派的名义集体亮相,彰显出复旦诗歌的巨大力量。

  出席仪式的中国作家协会《诗刊》主编叶延滨,感到分外震撼:“规模如此之大,内容如此之新,一下子就给中国诗歌界提出了一些全新的命题;我觉得,大学应该是人类精神文明传承和集中的地方,而这一套16卷书,正代表了复旦精神需要传承的精华,是无价之宝。”

  ……

  1981年正式创立复旦诗社的许德民对记者说:“一代代诗人在复旦成长起来,留下了他们真诚的诗句和歌声。”

  诗歌,从复旦创校的第一天起,便与这所学校不离不弃。

  1905—1980燕园诗踪

  复旦园,入门左拐至底为“曦园”,中有一卿云亭,一块白壁上刻着校长苏步青的一首七律:“超然此地一亭台,缦缦卿云复旦来……”

  苏老爱诗是出了名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葛乃福解释,“缦缦卿云”这一句,出自古诗《卿云歌》,“卿云烂兮,鯥缦缦兮。明明天上,烂然星陈。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复旦之名,便来自这首古诗。

  葛教授说,“诗,刻在复旦灵魂深处,百年不散。”

  痛骂慈禧的人

  “复旦的第一批诗人,是一些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葛乃福说。

  比如校友于右任。1905年,马相伯创立复旦,期望把复旦办成一所新式大学。复旦从一开始,就以先进而开放闻名,众多学生或出洋留学、或投身反清革命活动,陈寅恪、竺可桢、胡敦复、于右任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来复旦之前,于右任就曾编《讽谕集》,收诗一百七十二首,批评时政,他要求统治者“欲开壅蔽达人情,先向歌诗求讽刺”。因痛骂“慈禧那个臭婆娘毫无见识”,遭朝廷追捕,到上海后,马相伯收留了他。

  葛乃福说:“当时,马相伯对于右任非常器重,还让他参与主持校政。于右任那种鲜活的性格、敢于反抗的精神,为复旦诗歌的传统奠定了极为重要的气质和内涵。”

  新文化的先锋

  1922年,中国第一本新诗刊物《诗月刊》在上海创刊。其中,也有复旦人的身影———刘延陵,其1916年毕业于复旦公学。

  葛乃福找到了当年的典故:1921年9月的一天,刘延陵与朋友朱自清、叶圣陶一同约在吴淞散步,不觉走到滨江近海的岸边,在自由的大自然里,三位青年在讨论中共同决定要开创中国新诗的未来,创办诗刊的意念。

  “复旦人用一种认真但自由的方式,在1920年代上海的新文化运动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更上一层楼”

  邹荻帆,这位“七月派”代表人物,著名爱国诗人,直到今天仍是一代又一代复旦诗人仰望的偶像。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在重庆复旦大学读书的邹荻帆决定与校友共同创办《诗垦地》丛刊,崇尚光明、自由、民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何佩刚介绍说,“当时,在成都、重庆、延安的进步诗人都纷纷给《诗垦地》写诗,《诗垦地》还在重庆一家报纸上出了25期副刊,在重庆名气很响。邹荻帆也因此一步步成长为提倡抗日、反映现实的‘七月’诗派的代表人物。”

  “1990年代初,我在北京遇到了邹荻帆”,葛乃福教授回忆道,“我让他在我的笔记本上题字,他毫不犹豫地就写下‘更上一层楼’,我知道,这鼓励不仅是对我,也是对整个复旦的祝福……”

  外语系三巨头

  解放初,复旦诗歌之风,以中文系和外文系为最盛。

  复旦外文系,有学生戏称为theBigThree(三巨头)的杨岂深、徐燕谋、葛传。徐、葛两位都爱写诗。

  1957年考入复旦大学外文系的陆谷孙教授,这样描述导师徐燕谋先生:“一头板寸发,脚踏黑布鞋,爱吃肉作诗……”徐燕谋是钱钟书的至交,《槐聚诗存》屡屡及之。他写诗,浅显易懂,亦庄亦谐,极有人情味。他和自学成材的词典编纂家葛传交往颇深,“当时,徐先生写一首诗,葛传先生就和一首打油诗,还押韵合辙,有趣得很。”

  徐燕谋逝世后,施蛰存曾以诗为悼:鸡鸣风雨晦,羊走路歧稠。我欲呵天问,滔滔逝水流。

  1981—1992踮起脚尖的幸福

  9月17日的诗歌聚会,让人更多回忆起的是1980年代复旦诗社的辉煌。1986年进入复旦的诗社第八任社长韩国强回忆说:“那是一个所有诗人梦想中的年代。”

  “可以说,不论怎么形容当时校园诗歌的盛况都不过分。”许德民回忆起当年自己的经历,“1980年12月的赛诗会,我的成名作《心灵的自白》在台上朗诵,诗念了7分钟,响雷般的掌声就有28次,我坐在第三排的椅子上,全身激动得发抖。”

  诗人在那个时期是那样的神圣,爱情也是由诗为媒。许德民说起自己和妻子郑洁的相识,就是在一次诗歌朗诵会。1986年,两人的“诗会婚礼”,在当时轰动一时。三个多小时的婚礼上,到处是诗———墙上挂着诗的喜联,桌上摊着诗的电报,来的客人都必须朗诵一首诗,作为贺礼……

  复旦当时另一位偶像级的诗人傅亮,日常生活中有极严重的口吃,可他朗诵自己的作品时却如悬河泻水,无挂无碍。每次必掌声雷动。据说,是傅亮把复旦诗歌朗诵会开到了上海几乎所有的高校。

  韩国强说:“在我的印象中,永远保留着这样的片断:连续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地谈论诗歌,在操场上,食堂里,大街上……”

  1993—2005另一种超越

  在复旦南区后面偏僻的松花江路上,有一个叫“海德格尔”的咖啡馆。这家咖啡馆共两层,楼上面积不到30平方米地方,却成为新世纪复旦诗社的主要活动场所。

  “2000年11月3日,那天在海德格尔举行‘梦见诗歌’诗歌朗诵会让我至今难忘。”复旦诗社第23任社长丁雁南说,“这是我们时代的诗歌的生存方式。”

  丁雁南回忆:那天,海德格尔挤进了不下40人,大家都是附近学校的热爱诗的人,因此也就毫无顾忌。有人开始主动跑上台去献诗,然后就自顾自地大声朗读,大家听得神采飞扬,直到近晚上12点才结束,众人仰天大笑出门散去。

  “今天,诗歌很难再在校园里掀起过去那种波澜。但这只是方式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我们丧失了对诗歌的信仰。”复旦诗社的第24任社长丁伟觉得,这也是社会进步和日益多元化的必然结果。复旦的诗人们,正在进行着许多尝试,对话、讲座、网络、影像、朋克音乐……进行着一切可能的超越和探索。

  诗社也在重新定位,从五四时期的反抗精神,到上世纪80年代的咏志,再到今天,让喜爱诗的人有所依赖、有所表达。

  “但我可以感到诗歌在复旦依然潮流汹涌。”丁雁南说。(集成 尤莼洁)

  记者手记:百年复旦,百年诗性精神

  一所大学如果不能激起年轻人的一些诗心的回荡,一些对人类问题的思索,那么,这所大学之缺少感染力是无可置疑的。——(英国)纽曼

  在复旦大学百年庆典即将来临的一刻,我们选择了记录诗歌在复旦的百年历程来祝贺她的诞辰。因为我们相信,诗与大学有着天然相通的地方,它们同样纯粹,又如此美好,它们,都是青年放飞灵魂、自由想象的青草地。

  从邹荻帆的“快乐而自由地行走在中国的每一条路上”,到许德民的“把炽热的爱深深藏在心口,绝不让母亲粘上有半点污垢”……诗歌,不只属于复旦。一百年来,这所大学蓬勃的诗性,为海派文化,为中国的大学精神,启迪了多少华彩乐章、浪漫情怀,催生了多少激越昂扬、大师神韵。

  即使在诗缈不可寻的今天,我们仍然相信,在一代又一代复旦学子心中,在那些长着翅膀的灵魂深处,诗无处不在。它化为秋水长天交际处飞起的阵阵雁影,或天风海雨扑面时撩起的层层浪花,让他们不断超越平庸,无尽思索人生……

  一所大学的百年,诗性精神的真谛站在智慧的彼岸。

  作者:梁建刚

发表评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