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的高贵德行:独立 |
---|
http://y.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 21:27 复旦百年校庆网站 |
李登辉校长在《我们所最需要的教育》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发展,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个人中最有价值而应启发的心能,亦就是社会上最高贵的德行。”他认为,这德行之一就是“独立”。 教育中所提倡的独立,是以培养学生独立精神和能力为目标的。这个道理我们也经常讲,但实际上,问题总是存在。李登辉校长80年前曾指出,独立精神之培养“明明是教育的一种主要目的”,但可惜的是,这“往往不为一般的教师所懂得”。一般的教师“只愿把学生的脑子填满,便算尽其能事,实在可叹得很。” 而学生如要有独立的能力,也“必须有一往直前的决心,吃苦耐劳的毅力,挨受诮骂的勇敢,百折不回的志气。但是学生中有几个人够得上独立的初步,教师中又有几个人能本着这个目的去教导学生呢?”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已历百余年,但今天我们的独立精神,是否也进步了百年呢?历史之行进,有巨变和聚变,也有渐变和不变。李校长早已指出的问题,今天是否解决了呢?翻检历史,经常能看到一些今天的影子,这是很令人遗憾的。 当然,“独立”的意义和要求,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和提高。我们今天的学生,有许多与前辈不同的独立意识和能力,对“一而二,二而一”的理解可能亦有其独特之处。但我总觉得,自我负责、约束、承受和义务的问题并没有减少多少,学生们的决心、毅力、勇敢和志气还是需要不断提高的。 同样,我们培养“独立”的方式虽也在变化,但教学上无暇深思,批零兼售,图便利甚至敷衍的现象并没有消除,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依然盛行,这如何谈及培养独立。所以,教师教学和学术研究风气应确实发挥作用。 而教学制度的引导教育作用,更加应该强调。管理上的开放选择和规范程序,可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上的独立性,使学生学会分析自我需要和客观条件,学会选择,学会独立承担后果。 大学的教师与学生,以天下为己任,其独立精神的培养要求,自应从社会的层面和意义来理解,这不同于一般的个人独立行事的问题,而是大学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这应该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作者系 复旦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蔡达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