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校园复旦大学百年校庆正文
解放日报:这个日子永远热烈 复旦百年校庆纪事

http://y.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 21:20 解放日报

  今天,5月27日,复旦大学百岁生日。

  百年前的今天,是“复旦”校名首次公布于世的日子。当年的《时报》第一张第一页,刊登了“复旦公学”将在吴淞提辕开学的声明。

  56年前的今天,是上海解放、复旦大学获得新生的日子。复旦校务会议通过陈望道校长的提议,把5月27日作为复旦的校庆日。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热烈的5月27日,复旦迎来了百岁生日。纪念邮票首发、《百年纪事》问世,光华楼竣工和校史馆开馆在即,薪尽火传,芳泽延衍。

  卿云长天,白鸽放飞。热烈的5月27日,复旦迎来了阔别多年的老友,80年前成立的复旦剧社历届社员,46年前成立的复旦排球队首届队员,重聚母校,共话当年。

  永恒的感动

  昨天一早,复旦排球队第一届的老队员们,齐聚复旦逸夫楼。

  距离排球队1959年成立,已是整整46年。当年风姿飒爽的青年,如今都已人到中年、两鬓初白。但当相逢的刹那,叫喊的,却还是年少时的昵称:璐璐、芳芳;当用来签名的排球在彼此手中传送,不经意的,大家亮出了传球的动作;当

老照片把当年青春的身姿一个个投影于大屏幕上,激动的泪水,终于止不住……

  何慧娴(复旦

女排队员,原国家体育总局新闻发言人):1960年我到复旦大学预科学习,并加入了全国16支女子甲级排球队中唯一的业余队复旦女排。作为年龄最小、个子最矮的队员,教练和队员给了我不少昵称:小家伙、小萝卜头、小璐璐……记忆最深的,是那年国家女排被邀请来校和我们打表演赛的情景。那天下午,当我们走进比赛场地———风雨操场时,已经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甚至有人将椅子叠椅子,像玩杂技那样站在椅上。没想到兵败如山倒,三局比赛每局我们得分都没超过5分。晚上我一夜没睡好。可是,第二天同学们却毫无责怪之言,都说女排不简单,还能与国家队比赛……那些永恒的感动,成为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何慧湘(复旦女排队员,原复旦附中副校长):1959年时,我随上海女排二队、也就是上海蓝队的全体队员,调入复旦女排,并入读化学系。第二年,妹妹何慧娴也进了复旦女排。我们最好的成绩,是全国女排联赛第8名。学校并没有因为训练多就放松对我们文化学习的要求,考试不能吃“小灶”,必须一视同仁,有一门不及格,就要离队。为了应付训练和学习,一个星期只休息半天。现在回想起来,这些苦是值得的。复旦6年,不仅给了我们强健的体魄,也培养了我们精益求精的精神。我们这届队员,如今90%以上拥有高级职称,出了7个博导,教授、工程师比比皆是,感谢母校,感谢排球队。

  李国杰(复旦男排队长,毕业于物理系)为了加入复旦男排,我服从组织安排从交大造船系转入复旦物理系。当时男排只是乙级队。但是,可能因为是业余队,心理上没负担,敢拼。我们曾在表演赛中打败了甲级队的上海队、广东队。每当一些国外的专业男排队来上海,市有关部门总会派我们这支业余的学生队去和他们打友谊赛。我们还赢过缅甸、古巴、阿尔巴尼亚队呢!打完古巴队那场,当时的上海市副市长还看望了我们。

  陈薇芳(复旦女排队员,毕业于生物系):回想起复旦排球队的日子,有很多趣事。记得那时候,每逢过节,我们复旦女排都要为上海市民打表演赛,有一次在公共汽车上,我居然被人认了出来:“那不是复旦女排3号陈薇芳嘛!”大家纷纷挤过来跟我握手,俨然把我当明星。从复旦排球队得到的不仅仅是荣耀,还有人生的经验。记得一次训练,打3号位的我为了接住一个从后面传上来的球,腰腹用力过猛,造成肌肉拉伤,住了几个月的

医院……

  4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这些老队员能聚在一起,很高兴,共经患难的感情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

  难忘的激昂

  百年复旦,1925年成立的复旦剧社,是众多社团中熠熠闪光的一个。5月29日,近百位不同时期的剧社成员,将回到母校,举行隆重的纪念会。从抗战时期的《日出》,到本世纪的《托起明天的太阳》,复旦剧社排演的话剧无不走在时代的前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关注民生为己任的传统也从未改变。在复旦,剧社不仅仅是丰富业余生活,而是追求进步、担负社会责任的复旦精神的一种实现。细水长流的精神熏陶,让复旦剧社历届成员,都难以忘怀青春激昂的校园岁月……

  汪培(1947届复旦外文系学生):我们那一届,系里只有我一个是研究西洋戏剧的,师从的正是著名剧作家、复旦剧社早期领导人洪深。那时我是党员,因为专业也是为了团结更多的同学,我加入了复旦剧社。我还记得1947年,我们演了一个活报剧《梁仁达之死》,讲的就是那年劝工大楼郭沫若演讲时,永安公司职员梁仁达被国民党特务殴打致死的故事。演出是在复旦大教室101,洪老夫子请来了田汉、阳翰笙、陈白尘、叶子等当时戏剧界出名的人物看戏。看完了,阳翰老赞扬我们演得不错,说:青年们并不都是进步的,关键在于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于成鲲(1962届中文系学生,上海大学教授):三年级时,我作为半脱产干部被调往复旦大学话剧社。学校很重视剧社工作,允许我晚一年毕业。1961年《红岩》出版,一时洛阳纸贵,我们就想把这本书改写成剧本。我和几个编剧正面临分配,但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信念:“随便被分配到哪,只想把这个《红岩》演出来!”改编时,我们动了很多脑筋,最后决定不追求惊险,而是以许云峰和徐鹏飞为主线,反映斗争的艰巨与微妙,强调知识分子革命化的问题,引起了青年观众强烈的共鸣。

  秦扶一(1963届生物系学生):演《红岩》时,我出演许云峰。那时演员大多是像我这样18、20岁的学生,对如何把握人物的心理还相当不成熟。当时的复旦党委书记杨西光就专门给我们讲《红岩》的背景,一讲几小时。后来这部戏非常成功,到上海邮电俱乐部和兰心大戏院收费公演时,场场爆满,到春节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早上演一场,晚上再加演一场。一位在兰心大戏院工作了60年的老工人说,从来没见过像这些学生娃娃演戏这样轰动的事。

  程永新(1983届中文系学生,《收获》杂志副主编):当年我进复旦剧社,可以说是过五关斩六将,经历了朗诵、表演等一系列考试,才被录取。文革,憋了一批精英出来,所以当时的话剧社可说是才子云集。记得当年演了一出戏,在大学生文艺会演上拿了一等奖,还引起报纸发起大讨论,焦点从话剧本身上升到了对于文艺作品能不能触及社会现象、能不能反映社会现状的高度。现在回想起来,复旦剧社是一个打开眼界、打通思维的地方。

  纪念邮票 流动历史

  今天,《复旦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正式发行。

  这是继北京大学之后,国家邮政局第二次为一所大学专门发行邮票。邮票主体图案为两个圆形标志,一是复旦校徽,一为百年校庆标志。加上左侧写有“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长条,正好组成一个“100”。图案是从8张作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邮票设计者吴永告诉记者,设计前,3个参选的设计者来上海,听老教授们谈复旦的历史与精神,这使他最终摒弃了建筑等实物,选择从理念入手,以抽象符号“同构”的方式,传达出复旦严谨治学的精神和百年历史的流动。

  在印刷工艺上,这套邮票采用了复杂的十色胶雕套印。整枚邮票色泽纯正光亮,中心图案的百年校庆标志鲜明突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套邮票还使用了我国最新研制成功的高科技防伪油墨———豪华金属光泽凹印油墨,这在国内是首次使用,国际上也只有美国新版美钞上出现过。中心图案校徽和百年校庆标志在不同的观测条件和光源下,能够显现出不同的光泽效果。

  《复旦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全张票有10套票错落排列,边饰上校园古老建筑图案为暗金色,显得古朴厚重,从而成功表现了复旦百年的沧桑历程。

  百年纪事 传承精神

  今天,百万字的《百年纪事》首发。

  这是献给复旦华诞的一份厚礼。13位编者中,有年过花甲的老教授,也有青春飞扬的大学生,他们怀着对母校的深厚感情,青灯黄卷,孜孜??,晨抄暝录,阅览无数。他们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数易其稿。

  执行总编王增藩教授告诉记者,近三年来,编者们执着地追寻历史,读破了上百卷档案,翻遍了能找到的所有校刊,发掘了众多湮灭的史料。

  如《纪事》1949年前部分的主编者钱益民写了20多万字的资料长编,最后成文9万字。

  王增藩教授说,解放前的资料尤为难找,一次,他在老档案上看到一篇公文,由1943年时校长章益所写,名义是联合当时国内20多所科研院校,邀请中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到迁至重庆的复旦演讲。钱益民顺藤摸瓜,最后通过一位在日本的校友,在《自然》第152卷找到了李约瑟当年的讲演。

  已退休的校史专家许有成教授告诉记者,编撰者以极其审慎之严谨,追根溯底编修校史,就是希望这部纪事能弘扬传统、光大精神、激励后学、再创辉煌,是为根本。

  作者:金柯 尤莼洁 李丹丹 陶晓晖

发表评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