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校园复旦大学百年校庆正文
复旦精神:多元与自在

http://y.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 21:18 复旦百年校庆网站

  复旦的最大好处在于其多元和自在。相对于那种为了烘托红花而栽培绿叶的多元,复旦的多元来自其各个成员对各自的思想和兴趣的真诚热爱。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在意主流是什么,别人在干什么,甚至不在意有没有多元的文化存在。对自己的东西投入了,就无暇去贬低别人的东西,尊重和宽容自然而然地产生于将心比心之中。在这样的多元的环境中,做事不是为了声名,而是为了愉悦自我;主流不是为了争胜负,而是出于好奇心的驱使,因此复旦人看起来很自在。毕业多年之后,我见到复旦人,不论长幼,基本都能根据“自在”这两个字辨别出来。复旦人很少参与国内有关大学排名的争论,但却从不羡慕在任何其他一所大学就读,这种天然的自信所植根的土壤是一百年来滋养着复旦的人杰地灵的江南风物和历尽铅华的上海世面。

  1988年和1993年的大专辩论会牢牢地把复旦和辩论联系在了一起,许多风华正茂的中学生因为看了电视中的辩论赛而选择了报考复旦,这其中既包括《狮城舌战》的读者,也包括它的许多作者们。辩论在复旦的兴盛不完全是偶然的。诚然,复旦在历次国际大专辩论赛事中成绩不俗,并由此开创了复旦风格的辩论流派,在很大程度上,确实是因为很多年前一个天分极高的人报考了复旦并留校任教,他在著书育人之余,对辩论发生了兴趣,并成为复旦历次参加大专辩论会的灵魂人物。但辩论在复旦的长盛不衰却是必然的,复旦的多元是怀疑和思辨之风的理想土壤;文理综合的学科设置为各种思维的诞生、碰撞和融合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象牙塔的纯净和大都市的喧嚣之间的反差为学术研究和思想启迪提供了天然的张力。但为什么同样兼具以上特点的北大没有成为新加坡式辩论赛的重镇呢?最重要的原因可能在于复旦是上海的复旦。新加坡式的辩论(也包括由此而派生并发展出来的“99式辩论”等电视辩论形式)不同于俄勒冈式的辩论,不仅仅是思维、知识、语言等智识能力的交锋,而且是一项有规则、讲谋略、带有舞台色彩的竞技活动。就像上海人一样,复旦人重内涵,也重外在。健美操、网络小姐等感官色彩很强的比赛,复旦人从来不羞于参加,而且往往战绩不俗。而北大人除了有太多的重要事情去关心之外,可能还觉得这样的活动太着痕迹,与厚积薄发、雪泥鸿爪的儒者风范相去甚远吧。

  新加坡式辩论的本质是一种综合性的才艺竞技,如果长年坚持,确实可以丰富知识、锻炼思维,乃至陶冶性情、修炼人格,但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它最大的好处,在于给了充满热情与梦想的大学生一个轰轰烈烈的机会,名正言顺地去竞争,光彩照人地去获胜。让校园里的辩论赛承载过多的社会功能会让它不堪重负,出于获胜等功利心理而将辩论模式化也会让人反感,辩论无需任何目的已经显得十分可爱了,正如青春无论如何都是美丽的一样。

  复旦人就是像享受青春一样饕餮地享受辩论的。在复旦,喜欢辩论如同喜欢足球,不仅可以身体力行,而且可以招摇过市。一年一度的“新生杯”演讲赛是世界青年竞标赛,规模盛大的“系际辩论赛”则是名副其实的

世界杯了。每场比赛的赛场都是人山人海,各队的队员基本上囊括了该系的各路精英,不论是校园文化的主流人物,还是深居简出的竹林隐士,这时都会按捺不住,跃跃欲试,评委一律是学校最有声望的教授,而发奖都由校领导主持。对于一项纯粹民间的活动,能有这样的规模实属不易。将辩论称为复旦的“校技”一点都不过分。

  ■ 季 翔

发表评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