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校园复旦大学百年校庆正文
求是创新与复旦精神

http://y.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 21:16 复旦百年校庆网站

  百年华诞,世纪深沉。

  当复旦即将走过三万六千个日日夜夜之时,作为复旦人,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东西催促着复旦这样一所学校从埋首青草、渐出蓬蒿直至长成今天的凌云大树?年终总是要“结算”的。然而,百年复旦,我们又能从中“结算”出什么呢?

  这大概是人们所爱谈的一所学校的“精神气质”或“精神气度”问题。的确国家有国家的精神,学校有学校的精神,任何一所历经百年沧桑的大学,都一定有其自身的精神,这种精神风格在很大程度上亦是一所大学赖于定义其自身身份的标志。然而,一所大学的精神既非主观的想象,亦非随心的定义,而必与其历史、地域、办学之初衷与目的盘错交际在一起,致使士之读书治学能脱身于俗谛、沉浸于真理。

  如果说自由民主乃是北大精神之标志的话,那么,我认为,求是创新则是

复旦精神的标志。

  复旦位于东海之滨,长江之侧。她既收翰海之博大,又纳江河之灵秀。百年来,面对国家命运的潮起潮落、国际局势的云卷云舒,复旦之精神亦于之一同脉动、一同成长与定型。在直面世界,济世拯民的目标下,责实而开放,沉潜而创新已成为复旦人立身为学之根本。日月光华,百年学风,为求实是,以意创新。一百年来,复旦已然发展为一所包含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医学和管理科学等多种学科的国家级重点综合大学。复旦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与规模,固然与一批功勋卓著的教授、学者孜孜屹屹,焚膏继晷之辛勤工作分不开,然而,支撑这些明师群彦、博学鸿儒兀兀穷年的精神却莫不可归于求是创新之上。

  求是,则不为虚夸旁骛而得意;创新,则不为既得成就而满足。一百年来,无论是面对民族命运的乖舛,还是面对国际风云的变幻,复旦人皆以其敏感的心灵秉承其自强不息之性格,求其所以然,行其所当然,薪火相传。既为探寻真理,作育人之地,则在复旦,一切好高横驰之论,浅尝辄止之举,皆背悖其精神:一切权威——无论是对物理世界的惊讶探索,还是对精神王国的好奇历险,一概奠基于实事求是之上。李登辉校长提出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为复旦校训,前半句已隐含求是,后半句则已隐含创新,盖凡探求真理者必先立其志,志于学、志于博。古人云:“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为文不能关教事,虽工无益;笃行不能合大义,虽高无益;立志不存于忧世,虽仁无益。复旦校训的笃志博学必落于对国家民族的忧患上,一部复旦校史已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们。然而,此忧此患都有复旦立校之根基,此根基即是求是求实。非实非是,即所笃之志为空骛,所博之学为废学。而切问近思之训,一则强调求是之重,凡无对存在的惊愕和思索,则无求是之动因;一则至指创新之要求,盖求是非因循、非因袭,若果真全副心身于探究事物之真理真象,其目标所向必将打破常见,突破樊篱,而创新之精神亦因此而见。因此,今所谓“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实可通俗地表达为求是创新。——百年来,复旦人顶天立地,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问天、问地、问人而至有今日令人瞩目的成绩,我个人认为,正是求是创新的精神必有的结论。

  求是则诚,诚则枝繁叶茂,而至生天生地;创新则进,进则日新又新,而至硕果累累,复旦因此而得天下英才教育之。其实,求是即是创新,创新必先求是,盖惟真是求,必发为不守故常而开辟创造之门,而创造的渴望同时又激发复旦人探求事物真理的热情。一百年来,复旦所走过的轨迹不正是合于这样的一种优美的节律么?

  ■ 陈根法

发表评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