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校园复旦大学百年校庆正文
复旦“三民精神”

http://y.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 21:06 复旦百年校庆网站

  再过两年,复旦将迎来百年华诞,海内外校友们翘首期待,相约2005年聚首复旦园。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民办学校,经过一代又一代复旦人的不懈努力,现在已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著名高等学府,令人高兴和自豪。在近一个世纪的艰苦奋斗漫漫历程中,复旦形成了自己的优秀传统——复旦精神。复旦优秀传统的内涵是什么?这是个值得研究的大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会生发许多精彩的议论。倘若从社会学角度看,可以说复旦有“三民精神”。

  一曰:民族精神。

复旦先贤们为何不畏艰辛,筚路蓝缕,集资办学?因为他们不愿忍受外国势力的挤压,所以奋发图强,齐心协力办起了一所中国人自己的大学。中国人管理,中国人教书,培养中国的青年才俊,好一个中国气派。复旦之兴起,实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之精神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宝贵结晶,写下了中国教育史的辉煌篇章。自开办之日始,复旦大学始终将弘扬民族精神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试看百年来培养的学生中,爱祖国、爱人民、爱我中国民族的仁人志士,何止千万?

  二曰:民主精神。社会贯达依靠民间力量办学,无官僚制度约束,能团结一致,同心办事,唯有依靠民主体制。复旦历任校长,多能以民主精神为立校之本,将民主原则贯彻于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毋论招生,还是聘请教师,以及学校诸方面的管理,皆十分民主,而少有专制恶习和家长作风。许多任教于复旦各学科的著名学者,在自由的讲台上宣传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播声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甚至世界各国。

  三曰:市民社会之精神,亦可简称为民间精神。中国是否存在市民社会,学界争论已久,尚无定论。但是,我以为上海作为

中国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镇,早在1905年之前,已经增长出许多市民社会的要素:较发达的商品经济,活跃的民间组织、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复旦诞生之日,便浸润在充满活力的诸种市民社会的要素之中,其办学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又多来自民间,因此,市民社会之精神必然渗透于复旦的传统之中。尔后复旦虽然变成了公立大学,但市民社会之精神依然绵延于复旦校风之中。书斋里、课堂内、以及种种学术会议之上,时常散发出“民间气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迅猛发展,以致香港友人惊叹:“上海比香港更“香港”。”上海永远不会成为香港,但在许多方面有可能超越香港。大上海地区的市民社会诸要素,空前地活跃繁荣,上海快速地趋向市民社会,社区的迅速发展,民间社团的茁壮成长,便是好消息。此情此景下,复旦传统中的市民社会之精神当然地得到了新发扬。去年在复旦举行的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期间,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教授对我说起在复旦的感受:“我觉得复旦的气氛与北京一些大学很不一样,胡教授,你看是什么原因?”我答道:“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上海社会生活的影响,复旦有较浓的民间精神。”他听了若有所思,然后高兴地说:“啊!复旦更像NGO。”演讲时,他又重复了这个印象。复旦大学是国家教委的重点大学,又得到上海市政府的协办,当然不可能是“第三部门”,但是,市民社会之精神,对于复旦来说,应该是既值得骄傲又值得发扬光大的优秀传统。明扬全球的美国
哈佛大学
是所民办学校,哈佛校园中的市民社会精神难道还会少吗?

  我1963年进复旦,先读物理系,后转到哲学系,前后40年,也算个老复旦人了。复旦系科全面,博大精深,我了解不多,对复旦精神更无专门研究。校庆专刊讨论复旦精神,前来约稿,我只能讲讲自己一些粗浅的感想,算是对这场讨论的响应。

  ■胡守钧

  (本文作者系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发表评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