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校园《阅读点燃智慧》正文
附录一:冯德全早期识字阅读答问录

http://y.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 19:00 新浪校园

  问:婴幼儿识字有什么好处?

  答:婴幼儿识字好处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识字能使孩子变得更聪明。

  随着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为早期教育提供了越来越令人信服的科学理论根据,重视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家庭越来越多了。早期教育当然不等于只识字,而应该以开发婴幼儿的潜能、智力及培养个性品质为重点。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潜能开发的途径尽管不是单一的,但是如果脱离具体知识的学习和具体活动的参与,儿童的智力是不可能凭空得到发展的。根据有关专家的分析研究,智力的第一因素是语言(听觉语言和视觉语言)能力,而语言能力主要取决于词汇量,教孩子尽早识字,会使他的词汇量迅速增加。

  孩子识字,尽管只是模仿大人的读音,然而这个过程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在饶有兴趣的学习中,他要仔细观察字的形状(如“众”字是三个“人”在一起),联想和字对应的实物和动作(如学“猫”字就想到家里的小花猫,学“吃”字他就做扒饭到嘴里的动作),分析、比较新字和认识的某个字的形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如教“拌”字,就想到和“打”字都有提手旁,不过一边是“丁”,一边是“半”)。显而易见,识字对培养和发展孩子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等,都有极大的益处。换句话说,尽早教孩子识字会使孩子变得聪明起来。

  第二,识字能促使孩子“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同步发展。

  人的语言分为听觉语言(听话说话)和视觉语言(识字阅读)。听觉语言作用于听觉器官,主要用于日常对话和交往。视觉语言作用于视觉器官,它是人类高层次的语言,能发展成无声的内部语言,即“思维流”。人的一生如真要稍有点作为,务必掌握视觉语言和由它转化形成的内部语言。如果一个孩子的视觉语言滞后发展,错过了人生早期这一发展最佳期,其所受到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我们提倡婴幼儿识字,主要是让孩子早早看惯世界上还有“字”和“书”这种东西,而且知道大家都喜欢读它。像孩子看惯了“物”,就能随时随地辨认“物”—样,孩子早早形成识字阅读敏感,并化为习惯,就会从小习惯于用两种思维工具学习和思考问题,使“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同步发展。

  第三,识字能使孩子获得更多的知识。

  大家知道,识字是阅读的基础,如果不识字,那么获得知识就只能靠和周围的事物直接发生联系这一条途径了。而识了一定数量的字以后,便能看书看报,这就又为孩子开辟了一条获得大量新知识的渠道。研究表明:人的知识有80%是从阅读中获得的。知识的丰富又会反过来促使孩子更好地思考,因为头脑里积累的材料多了,材料与材料之间相互联系、沟通的可能性便会大大增加,这样孩子思考起来便会更灵敏、更准确。无数个“早教方案”培养的早慧儿童,他们的最大特点就是三四岁脱盲,五六岁博览群书,从而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并进入了后续发展的快车道。

  问:识字太早会不会伤害大脑?

  答:不少父母提出孩子早识字会不会伤害大脑的疑问,他们认为识字是要用脑的,两三岁孩子的大脑还未发育健全,这样下去是否会引起“早衰”?

  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婴幼儿早一点识字是不会伤害大脑的。

  大家知道,儿童从脱离母体来到世上第一天起,就有无数的信息来刺激他的大脑,如眼睛看到的人和物,手接触到的人和物,耳朵听到的各种声音,鼻子闻到的各种气味,嘴巴尝到的各种味道等等。与此同时,孩子也会本能地去接触、认识周围世界的万事万物。如此丰富的信息刺激都没有伤害孩子的嫩脑,难道认识一两千个汉字就会伤害孩子的大脑吗?

  另外,生理学的实验数据也表明,婴儿出生时,就具有与成人一样多的脑细胞,约有140亿个,6个月以后数量就不再增多。3岁左右的儿童,大脑的重量就增加到成人的三分之二,约900~1000克,且大脑皮质细胞机能的分化基本完成。7岁时脑重就基本上接近成人的水平。这就说明,婴幼儿的大脑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娇嫩”,不用担心它经受不住太多的信息刺激。

  问:早识字就是早慧儿吗?

  答:的确有些父母片面追求孩子识字的数量和速度,以为识字早、识字多就是“早慧儿”,这是不正确的。其实对婴幼儿来说,如果他处在识字的最优环境中,那么早期识字就根本算不了什么,如同两三岁的孩子会认识许多事物、许多人的脸一样平常。因此单纯追求识字数量和速度是无多大意义的。只有孩子身体健美、性格优良、兴趣广泛、智力卓越、喜欢阅读、善于学习、特长突出等,也就是说,他得到了全面而充分的发展,才可称之为早慧儿。

  问:孩子识字早,会不会影响以后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答:许多父母担心,孩子识字早,将来上了小学就不听讲了,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甚至会破坏课堂纪律。

  应该说,这种情况是有的,但只会发生在单纯识字的孩子身上,因为他发展不全面、不平衡。假如孩子不仅能识字读书,而且善于提问,富于上进,全面发展,那么他上了小学肯定是个优秀的学生。他不但会上课听讲,而且理解最透彻、发言最积极、朗读最有感情,还可能是老师的小帮手、孩子们的小班长、各项活动的带头人。

  因此,如果在抓好孩子早期识字阅读的同时,抓好广泛兴趣和优良性格的培养,那么孩子识字早是不会影响以后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的。

  问:孩子上小学后又要从头识字,现在识字岂不是多余吗?

  答:的确有许多家长朋友提出这个问题。他们觉得与其让孩子在婴幼儿时期花费大量时间识字,不如让他快快乐乐地玩,等上了小学再识字也不晚。

  其实,家长之所以产生这种想法,主要是因为他们对小学生识字和婴幼儿识字的不同特点缺乏一定的了解。

  第一,识字教学的性质和目的不同。小学生识字是义务教育的一部分,有指标和进度要求,带有强制性;而婴幼儿识字是儿童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生活游戏的一部分,没有计划和进度,以培养识字阅读兴趣为目的。

  第二,识字教学的要求不同。小学生识字要达到“四会”同步,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会书写或默写;而婴幼儿识字根本不要求“四会”同步,“一会”也可,“两会”也行,对词义不作过多的解释,让孩子自己在生活中慢慢领悟,更不要求书写。

  可以说,婴幼儿识字是为孩子上小学做好了前期准备,减轻了小学生识字的负担,为孩子向字、词、句的纵深理解和应用以及提高阅读能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试想:假如一个孩子在婴幼儿时期没有识字,上小学后,当他正在努力地完成“四会”同步的学习任务时,那些已在幼儿时期识了字的孩子不但能轻轻松松地完成后“两会”的任务,而且还能抽出大量时间快快乐乐地看他喜欢的书籍。两相比较,谁的优势更大呢?

  因此,婴幼儿识字不是多余的事,而是为后续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问:教婴幼儿识字有哪些方法?

  答:教婴幼儿识字的方法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4种基本方法,其他许许多多的方法都是这4种基本方法的具体化。对这些基本方法需要加以详细说明,这里只说出它们的名称,即环境濡染法、生活感受法、活动游戏法、阅读识字法。具体内容见《新编婴幼儿识字百法》一书的介绍。

  问: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有哪些不同的识字特点?

  答:教孩子识字,要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识字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以避免盲目、随意、急躁的做法。一般来讲,婴幼儿识字分为四个阶段:

  一、识字准备阶段。从半岁左右延续到1岁3个月左右,此年龄段孩子还不会说话,主要是让他认物、懂事,为识字做准备。教法主要是环境濡染、随机指点、讲故事、念图画书等。孩子以指认字为主,能指认多少算多少,以培养识字兴趣和识字敏感为目的。

  二、识字缓慢阶段。从1岁5个月左右延续到2岁左右,此年龄段的孩子从以词代句逐步发展到说一些不完整句和简单句,识字处于缓慢增长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利用环境濡染、生活识字、游戏识字等方法来教孩子识字。这个时期有的孩子能认识上百个字和词,有的能认识四五百个字和词。此时大人仍然要坚持以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为主,不要强迫孩子识字,识多识少都是好孩子。

  三、识字快速阶段。从2岁多延续到4岁左右,此年龄段的孩子说话已从完整句、简单句发展到长句和复合句,并且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事物,生活经历也丰富了,识字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利用游戏法、生活法和阅读法来教孩子识字。这个时期有的孩子能认识五六百个字和词,能读简单的幼儿读物;有的能认识一两千个字和词,已经脱盲,具备初步阅读能力;有的能认识两三千个字和词,阅读已无障碍。

  四、识字巩固阶段。从4岁到上小学前,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阅读巩固所学的字和词。阅读的内容主要是故事、童话、古诗、科普等少儿读物。

  如果父母能掌握科学的早教方法,持之以恒地对孩子从小进行教育,4岁时孩子的识字阅读水平就可以超过上述水平;如果您的教育对象已经三四岁,甚至五岁了,也不要紧,只要扎扎实实地教育,不出两年,孩子也能达到同等水平。

  问:婴幼儿的识字量以多少为好?

  答:婴幼儿的识字量以多少为好,不能有一个硬性的规定。教孩子识字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他对学习汉字的兴趣和热情,帮助孩子早一点学会阅读。一般来讲,孩子能识七八百个字,就可以读儿童初级读物了,然后在阅读中学习新的汉字。当然,如果孩子有兴趣,也可以认识一两千个字甚至更多。

  但父母一定要认识到:孩子的特点各有不同,识字敏感的程度也不一样,所以识字的多少、阅读的迟早自然也各不一样。因而识字多少不是衡量孩子优劣的主要标准,早期识字决不能排名次、比高低,要知道,对待生活和识字阅读的兴趣,比识字数量更重要。

  问:婴幼儿识字为什么要以认识万事万物为基础?

  答:字是表示具体事物的一种读音符号,孩子认识了万事万物,就会在大脑里形成这些事物的表象,大人再教他认识表示这些事物的汉字,那么孩子自然会将字与物联系起来,这样就学得快、记得牢。

  教孩子早期识字的成人都有一个体会:孩子熟悉的事物的字,无论是名词还是动词,如“猫”“梨”“糖”“哭”“跳”等等,尽管笔画多,但孩子认读兴趣高,而且也学得快。而抽象的字,如“大”“小”“化”“千”等等,尽管笔画少,反而不好教。原因是表示具体事物的字容易产生联想,而表示抽象事物的字不容易产生联想。

  因此,父母一定要引导孩子认识万事万物的名称、颜色、形态及作用等等,使孩子获得丰富的生活经历。这样教孩子识字,即使其中有许多抽象的名词或形容词,孩子也是容易接受的。

  刚开始教孩子识字,一定要从他熟悉的、喜欢的事物的名词入手,如“老虎”“大象”“小猫”等等。这些词都是孩子熟悉或喜欢的事物的符号,孩子学起来会感到十分亲切、有趣,也就乐意去学、去记,这样效果就会好一些。

  问:为什么不提倡看图识字?

  答:不少父母一开始教孩子识字时,总是借助于彩色图片,先叫孩子识图,然后教他识字。也有不少专家认为,婴幼儿正处在形象思维阶段,看图能引起孩子强烈的认字兴趣,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准确的。

  从“早教方案”实施20多年的过程来看,几乎所有早慧儿的家长都是利用白底黑字的卡片来教孩子识字的,而很少用看图识字的方法来教。因为色彩鲜艳的图画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导致孩子看图不看字,自然会影响识字效果。用白底黑字的卡片来教,刚开始孩子有些不喜欢,但习惯以后效果就会很好。

  问:怎样自制识字卡片?

  答:自制识字卡片的过程是比较简单的。家长可以找一些如同名片大小的硬纸片,用毛笔或粗黑笔写上工整的正楷字就行了。现对自制识字卡片作几点说明:

  一、卡片及卡片上的字不能过小。

  两三岁婴幼儿的视觉分析能力还不很发达,“视野”还比较狭窄,卡片过小会使孩子很快产生疲劳,他的注意力就不会集中在识字卡片上。

  识字卡片还可以稍大些,制成扑克牌一般大小。家长可以在每张卡片上写上序号,走到哪里都随身带着,可以当扑克牌来玩。用这样的方法复习学过的字,孩子会兴趣盎然。

  二、卡片上的字一定要写端正。

  孩子刚开始识字时,辨别正确与错误的能力是很弱的,即使大人有意写错字,他也会把它当成正确的来记忆,因此识字卡片上一定要写正规的楷体字。有的父母可能不会书写楷体字,但写时起码要注意“横平竖直”;也可以用电脑打印出正楷字,再贴在卡片上。

  三、字卡正反两面的字在意义上不要有联系。

  为了节省卡片,也为了携带方便,卡片的正反两面可以各写上一个生字。但要注意的是,这两个字在意义上要没有什么联系,如不要把“多”写在正面,“少”写在反面。因为意义上有联系的字写在同一张卡片的正反两面,往往会使孩子读了正面,接着便能“猜出”反面的字的形体特征,从而放松了仔细辨认和识记的主观要求。

  问:每次教学拿出几个生字卡为好?

  答:婴幼儿在初识汉字时,对于同时教的不同字,其识记速度是不相同的,某些字教上一遍就记住了,并且很长时间不会忘记;而有些字尽管教上数十遍,还是记不住。另外,不同的孩子对同一个字的识记速度也是不相同的,比如同样教“大”“人”“狗”“鱼”“树”5个字,有的孩子先识“大”字,有的孩子先识“狗”字。这种现象表明,不同的字对不同孩子的感光速度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婴幼儿初学汉字时所具有的记忆的选择性的特点。

  所以家长教孩子识字时,可以一次多拿出几张字卡,一般一次拿出3~6个字卡为宜,以后逐步增到8~10张(但不要超过10张,太多了反而会影响记忆质量),以便让孩子从中加以选择,比较轻松愉快地把那些特别容易识记的字迅速地记住。家长不能硬要孩子先识某个字,然后再开始教另一个字,这样会挫伤孩子的情绪,影响识字效果。

  问:识字是否要从笔画少的字开始?

  答:按一般人的想像,似乎笔画越少的字越容易识记,笔画越多的字越难识记。这种想法对于婴幼儿识字来说,就不一定正确了。

  笔画多的字写起来的确要多费一点时间,但仅就识字而言,一个字笔画的多少跟识字的难易是毫不相干的两回事。因为人们识字,特别是婴幼儿识字,通常是把整个字首先当成一幅图画来认识的,即一开始是对字的整体形象进行表象记忆,而不是逐笔逐画地看。至于分析一个字的形状和笔画,那是在整体感知以后的事。所以并不是笔画越少的字越好识记,笔画越多的字越难识记。恰恰相反,往往是笔画多的比笔画少的字更容易识记。

  识记字的速度的快与慢,除了受孩子学习时的兴趣、注意力等因素影响外,主要是由字本身的结构决定的。一般来说,某个字具有易被婴幼儿接受的某种特点,即使笔画多些,也很容易被记住;而某个字不具备这种特点,即使笔画较少,也是很难记住的。

  因此,在教孩子识字时,不宜先从笔画少的字教起,应该先从孩子熟悉、喜欢的事物的字教起。这些字可以不分繁简,只要孩子喜欢什么字,容易记住什么字,就教什么字。

  问:为什么不能要求孩子当时记住所教的字?

  答:孩子初识字时,常常会发生这种情形:有些当时记不住的字,隔了一段时间,他又突然读出来了。这种情形表明,孩子对看过的字,即使当时记不住,并不等于毫无效果,而会在脑子里留下潜在的痕迹,学到一定程度,到了一定时候,就会功到自然成。这种现象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记忆恢复”现象。

  因此,不要强求孩子当时一定记住所学的字,不要性急,不要硬性规定:“今天这几个字一定要记住,记住了才能出去玩!”这样一来,孩子的情绪就会在顷刻之间低落下来。家长可以把没有记住的字卡暂时放在一个盒子里,以后再拿出来读一读、认一认。有的字大人再教一两遍,孩子就记住了。

  问:为什么字和词可以同步教?

  答:不要认为教孩子识字,就是逐字地教他认读。凡是教过婴幼儿识字的成人都有一个体会:孩子识字初期,往往对词比较敏感,而对单个字不一定感兴趣。这是因为词能给孩子一个鲜明、完整的形象和意义,如“电视机”“香蕉”、“泡泡糖”等;而单个字不能给孩子一个十分明确的意思,如“电”“蕉”“糖”等。所以,许多孩子刚开始识字时,都喜欢识词,不喜欢识字。

  因此,教孩子识字完全可以将字和词同步进行。对意思比较独立、清楚的字,可以单个教,否则就应组词来教,这样才能激发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问:孩子对词语中的单个字分不清怎么办?

  答:这个问题是家长朋友们经常提到的。他们的孩子喜欢认读词语,但把词语分开以后叫他认读单个字就不会了;有的则把分开的每一个字都读成词语中的第一个字,如“香蕉”一词,就分不清哪个字是“香”,哪个字是“蕉”。

  那么,对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办呢?正确的做法是:暂时不要将词语分开,就让孩子对它整体记忆,以后再教他学会分辨。

  因为婴幼儿记忆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事物首先进行印象记忆和整体记忆,再加上他观察、分辨事物的能力还十分欠缺,所以他一时对词语中的字难以区别。此时如果将孩子已认识的词语分开教他认读,不仅收效不大,反而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当然,在教孩子认读词语时,大人可以引导他用手去指读,促使他的目光在词语中的每一个字上聚焦,这样能帮助孩子学会分辨词语中的每一个字。

  问:为什么要生字和熟字一起教?

  答:将生字和熟字一起教,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起到“以老代新”的作用。每次教孩子识字时,大人可把孩子已识的字先拿出几个来,中间再夹带几个要教的生字。在认读或游戏中,先有意识地将熟字让孩子读出或找出,以激发他进入识字的兴奋状态。然后才叫他识生字,他必然会结结巴巴地想读又读不出来。这时由于孩子已处在最佳思维状态,大人一教,他便能马上记住。

  另外,生字带熟字,看起来一次教学活动中要识许多字,但负担较轻,孩子也乐于接受。

  问:是否要经常变换识字的游戏?

  答:生活中教,游戏中学,是对婴幼儿进行识字教育的法宝。婴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转移,教他们识字特别要多用游戏的方法。

  有的家长朋友说,每次教孩子识字,都要挖空心思编游戏,我们哪能想得出那么多的游戏呢?其实,只要我们动动脑子,生活中到处都有识字游戏。本书的下篇,专门为家长朋友们设计了上百种识字游戏法,可供选择。

  还有的家长朋友说,总是变换识字游戏,会不会使孩子反而觉得无趣味呢?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们提倡多用游戏的方法教孩子识字,并不是说要不停地变换游戏。如果一个游戏即使反复多次,孩子仍然对它保持着高昂的兴趣,就不宜变换新的,可以在一段时期内继续玩这个游戏。另外,家长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特别喜欢哪几种识字游戏,可以将其交替着与孩子长期玩下去。

  问:孩子识字近千个,为什么还不会自己看书?

  答:的确有些孩子认识了许多字,但还不会自己看书,总是要父母念故事给他听。

  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一是大人教孩子识字时,着重于教单个字,忽视了将识字与识词结合起来,也忽视了将读字与读词、读句、读文结合起来,无意中使孩子只把识字当做一种纯游戏活动,而没有形成“识字读书”的意识。二是孩子的年龄较小,尚未产生自己翻书、看书的能力。

  其实对于识字较多的孩子,只要大人作一些引导,同时注意一些方法,使他早一点进入阅读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

  问:教孩子学习偏旁部首有什么好处?

  答:汉字结构大多是由偏旁部首和基本字组成的。在孩子有了一定的识字量以后,可以教一些偏旁部首,这样做的好处是:

  一、能帮助孩子理解字义。因为偏旁部首能表示汉字的一定涵义,如反犬旁的字表示兽类动物,草字头的字表示与花草有关等。

  二、能帮助孩子分析汉字的结构组成。当孩子认识了一些基本字和偏旁部首以后,再教他学习其他字就比较顺利了。如学“宝”字时,可以告诉孩子:上面是一个宝盖头,下面加一个“玉”字,就是“宝贝”的“宝”。这样孩子对字的学习能够从整体的印象记忆,变为具体的印刻记忆,从而提高对字的分辨能力。

  三、便于大人与孩子的语言交流。若孩子掌握了一定的偏旁部首,平时就可以在生活中边走、边玩边说字。如对孩子说,左边是一个什么旁,右边加上一个什么字,就是一个什么字。这实际上是大人在说字,孩子在脑中想字,教与学十分简便。当孩子再长大一点,会自己看书以后,若遇到了不认识的字,他就可以直接告诉大人这个字,上面是一个什么头,中间是一个什么字,下面又是一个什么字;大人也不需要走过去看看孩子的书,就能告诉他是一个什么字了。

  问:孩子识字的兴趣为什么刚开始较高,后来就厌学了呢?

  答:孩子识字的兴趣刚开始较高,效果也不错,过了一阵子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是许多家长经常提到的一个问题,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应。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归根到底,就在于婴幼儿不可能对识字产生自发的爱好意识,他只是在大人的引导下把识字当做一个游戏来玩,而再好的游戏他也有玩腻的时候,这时他就得寻找新的刺激,而将老游戏丢掉。

  因此,孩子识字的兴趣刚开始高,后来不想学,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关键是施教者要采取正确的方法来调整孩子的学习情绪和状态。

  一般来讲,孩子在以下几个阶段会产生识字反感的情绪。

  首先是1岁3个月左右的孩子,他在会说话以前能较好地配合大人的教育,能指认许多字,兴趣也较高。但到了1岁半左右后,由于会说会跑,因而产生了自由探求事物的意识和行为,总是想不断地寻求新的刺激,喜欢这里摸一摸,那里动一动。这一时期自然对原来已经玩过的识字游戏不感兴趣,你一教,他就躲;你再教,他就跑。此时大人就不能硬教了,正确的方法是:

  1. 不妨暂时停顿一下。这段时期就让孩子自由探索、自由玩耍好了,这也是一件好事。正是这种无选择、无意识的探求,使他认识了万事万物,获得了直接的生活体验。这时大人与其教孩子识字,不如顺其自然地教他会说各种事物的名称,为孩子以后进一步识字打下基础。

  2. 转为游戏识字。此前孩子不会说话,主要是采取环境濡染法教他指认或指读汉字,现在孩子会说会走,活泼好动,就要采取生活游戏法教他识字,以适应他的这一特点,使孩子在有趣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识字。

  另外一个时期大约在2岁半至3岁左右,此时孩子一般已识字几百个,往往也会出现厌学情绪。主要是由于大人教法无变化,总是习惯于和孩子玩一些重复的识字游戏,这是其一;其二,没有将识字和看书、讲故事结合起来,使识字变成了一种单纯的游戏活动;其三,孩子在识字的同时,尚缺乏其他的精神活动相配合,使识字成了孩子惟一的精神活动。

  只要大人找到孩子识字情绪变化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调节好孩子识字的情绪,就能使孩子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热情。

  问:孩子识字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怎么办?

  答:许多家长朋友都反映自己的孩子识字时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很容易分散,学不了多长时间就想做别的事情,不知如何是好。

  其实,这也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婴幼儿初识汉字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也较差,因而无法全神贯注地学习识字;同时还因为集中注意是要消耗能量的,注意力长期集中在字上面,会使孩子产生疲劳感,如果这时大人硬要继续教,他是学不进去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一是要利用多种活泼有趣的游戏方法,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使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二是控制好教学的时间,要尽量考虑到孩子“注意的短暂性”这一心理特点,每次教的时间不要过长,以避免孩子产生单调的感觉。

  婴儿期、幼儿前期、幼儿后期的儿童,每次识字时间的长短都应该有所区别。不少实验表明,两岁以前每次识字时间不超过3分钟,3~4岁不超过8分钟,5~6岁不超过一刻钟。当然,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不同的孩子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性,大人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灵活安排好教学时间。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国家:
省区:
城市:
类别:
学校: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