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校园《成长》正文
献血 道德到制度的困惑

http://y.sina.com.cn 2005年07月19日 15:59 《成长》

  作者:Sarah

  大学生献血,处在高校身分特殊和公益事业渐进两大社会焦点的交叉口。无偿献血制度实行5年以来,大学生一直充当着医疗用血的主力来源。学生积极性相对较高,血源也比较有安全保证,这看似一个良性发展,但为何近年来学生、各机构、社会舆论之间冲突不断,矛盾重重?各种评论莫衷一是,我们此次从比较集中的困惑点着手,走访了一些大学生,且听听他们的观点:

  aymeng,女,24岁,研二。

  我是大力支持献血的,尽管从有偿献血到义务献血再到无偿献血,一直争议不断。那些被曝光大学的献血黑幕,我个人觉得应该是少数,媒体喜欢挖掘黑暗的一面,似乎渲染得过头了。

  学校并没有强制,我周围很多同学都去献过,有的大学阶段已经献过3次了,并不是有什么崇高的思想,只是很简单的认为这是一件于己于人都很有意义的事情,医疗用血经常告急,说不定哪天我的血救了一个人,说不定哪天我也需要别人的血。我们作为学生有这样一种本能的使命感,再加上周围的人对献血都报支持态度,氛围很不错。记得本科在西安念书时,同学们排着队去献血,一排两三个小时,现在想着都感动。有些人动辄把不献血视为道德低下,继而抨击整个大学生的群体素质,完全没有根据,片面臆断,拿着一些媒体的夸大想当然地作文章,缺乏客观公允,对我们这些拥护无偿献血的大部分人来说不公平。

  政府近年都在大力宣传,也对献血工作做了很多正面释疑。大学的献血制度逐年都在改进,很多学校都已经取消了集体献血和各种变相的强制献血,改用采血车进学校、绝对自愿的作法,广州推广得比较早,被骂得最厉害的北京也逐步放开。事实证明,没有任何强制性,学生反响更为积极。

  北风吹雁,男,21岁,大三。

  我们学校的强制献血这事已经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了,舆论都是倒在学生这一边的。学校前几年还用毕业证来威胁,现在收敛了点,改成若不献血便取消其荣誉评选资格、奖学金、助学贷款和在校医院就医的医保等隐性胁迫。说得难听点,就是强盗逻辑。献血当日表格上的姓名和身份证号都已经事先填好,女生身体不适的必须接受脱衣检查,太匪夷所思了。学校利用行政手段给学生施压,我们不满归不满,谁也没动真格反抗。

  媒体介入后,学校支支吾吾几声,热炒了一番,也就渐渐冷却了下来。学校延续一贯的官僚姿态,没有给学生一个说法,更谈不上致歉,总之就是不了了之。这种事情在当代中国高校肯定不是个例,很多人跟我们一样遭受不平。这样的强制手段更反应了学校与学生、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正面冲突。学校侵权在先,事后仍然是一副不理不认的高姿态。这样的行政权的滥用,对于法律的漠视,在讲求程序和法制的今天,显得很是突兀。另一方面,传统以来学生长期处于下势地位,对学校的威慑多盲从,权利意识淡泊,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惯性心态,不懂得有效组织起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仅止步于反感和微弱的抵触情绪。这不能不说是现代教育的双向悲哀,也成为了教育观念变更的最大阻碍。

 [1] [2] [3] [4] [5] [下一页]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国家:
省区:
城市:
类别:
学校: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