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写作:青春与市场的共谋 明星批量制造(2) |
---|
http://y.sina.com.cn 2005年05月19日 11:21 新华网 |
作家还是写手?文字还是文学?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教研室对初高中学生做过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在部分中学生心目中最有影响的中国现、当代作家的前几名依次是:金庸、郭敬明、韩寒、鲁迅。这一结果不禁让众多前辈们瞠目结舌,难以置信,“80后”能算得上与鲁迅齐名的作家吗?“80后写作”能称之为文学作品吗? "‘80后’还称不上作家,‘80后作品’也很少有能纳入文学范畴的。可以说,‘80后’虽然已经走入了市场,但仍没有走上文坛",白烨(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认为,“80后”较少在主流文学刊物上发表文章,欠缺引人瞩目的重头作品,他们的文学活动与影响游离于主流文坛而更多地仰仗网络媒体和靠近图书市场。 ![]() 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建议“80后”脚踏实地做好文学积累 南开大学历史系一位同学也表示,“80后”仅能称为正在尝试写作的文学爱好者,或者说是迎合了一部分阅读需要和商业需求的写手,"一篇8000字的文章,配上150张图,就能凑成的一本书能称之为文学作品吗?" “80后”中尽管不乏有才情、有天分的少年作者,但有限的人生体验和阅历使他们的创作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他们写经历过的,写看不惯的,写想得到的,并用较前辈更为夸张和肆意的笔触弥补着内容上、深度上的不足和缺憾。 路文彬(北京语言大学博士)曾评价说,“80后”写作在整体上还缺乏历史感,不具备现实生活的厚度;他们更多的是在依靠想象力写作,但这种想象力由于脱离了现实,往往陷于犹如精神病患者的臆想式呓语,而且缺乏节制。 “80后”们自己也似乎更倾向于避免"作家"的称谓。在5月14日召开的“80后”文学新人与专家教授研讨会上,曾获东京文学奖,现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的易术,主动声明自己仅仅是"写作者",而不是作家。 ![]() 先锋派文学代表作家马原对“80后”寄予厚望 颜歌(全国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则表示,尽管现在可能还不完全符合作家的标准和要求,但会向作家的目标努力。她说,自己正在努力完成"转型"的过程,逐步抛弃以往纯粹来源于激情和冲动的写作方式,尝试用更多的表达、叙事方式和理念创作严肃文学作品。 "当然,这可能会失去很多的读者和市场,可能会为出版社和书商们所厌烦,但我依然要尝试突破商业的包围圈,走入严肃文学的殿堂",颜歌的心声也代表着许多“80后”共同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