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动感e族华夏心理杂志正文
距离:你我之间有多远

http://y.sina.com.cn 2004年11月08日 23:15 华夏心理网

  作者:吴和鸣

  距离产生安全?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天涯若比邻”与“貌合神离”“同床异梦”说的是两种绝然相反的情形。

  距离反映的是人际关系上存在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比如现在时兴的网恋,很能反映人际关系的现状。在虚拟的空间中,夜深人静之时,从坚硬的蜗牛壳中爬出来,舒展蜷缩了一天的身体,鼠标传情,裸露灼热的真心,男欢女爱,但是结果往往是“见光死”,在现实世界里,实现不了“亲密接触”,为避免尴尬,痞子蔡干脆让《第一次亲密接触》中的女主人公清舞风扬患绝症死掉,一了百了。

  真让人感到迷惑,难道只有在想象中才有“亲密”,才能拥有激情?

  在心理治疗室,来访者诉说了各种人际交往的苦恼,并且,将这些交往上的困扰,再现于治疗关系之中。

  小华对治疗师毕恭毕敬,满脸堆笑,小平则不然,不苟言笑,表情平淡,尽管两个人外在表现不同,一个唯唯诺诺,很会肯定别人;一个非常理性,说话一针见血,但给治疗师的感觉却是相同的,那就是距离,治疗师碰不到他们俩人的内心,他们俩人用不同的方式将内心世界紧紧地关闭起来。

  在一次集体治疗中,小平指责治疗师偏心,对小组内文化程度高的人特别尊重,小华听出小平口气重了便马上回应,出来打圆场,说治疗师很辛苦很负责对大家帮助很大,小平很快又把矛头指向小华,说小华只会和稀泥没有原则,是个专门溜须拍马屁的人,一下子两人吵了起来,一时间治疗室充满火药味,气氛紧张。

  治疗师等他们平静下来,要求小平和小华试着把评价与感受区分开来,小平沉默了半晌,谈了内心的感受,原来小平文凭低,在组内感到自卑,总怕被组内文化程度高的人瞧不起;小华也谈了感受,他特别害怕一些冲突的场面……

  小平小华表达了内心存在的恐惧感,这引起组内热烈的讨论。谈出自己的感受,就好像是把门打开了,邀请他人进来坐坐,这样,人们之间距离感便逐渐消失。反之,我们简单地进行评价评论,无形之中拒人于千里之外。

  为什么人们难以向他人开放自己呢?以前,小平小华很少直接碰过内心的感受,也缺乏勇气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感受,因为他们隐隐约约觉得表达内心真实是危险的,所以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把自己密不透风地包裹起来。

  兔子的耳朵很长,并且常常竖起来,警惕地听四周的动静,一有风吹草动,撒腿便跑。人际之间保持足够的距离,跟兔子有些类似,似乎有足够的距离,便可以很安全地侦察,可以在对方的攻击发起时迅速地逃离……

  看起来距离确保了安全。很清楚,当我们把自己藏在堡垒之中,在获得了安全感的同时也失去了自由。

  距离避免分离?

  A、 B两地距离10公里,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公里,乙每小时走2公里,问他们出发多长时间后两人相遇?

  这是从小学数学课本中抄来的题目,计算过程很简单,答案很明确:10÷(3+2)=2,即经过两小时后两人相遇。

  然而,现实生活中两个人走到一起,可以是一瞬间,也可能是经过漫长岁月,无法精确计算所需要的时间。比如小玲就总在与男孩们捉迷藏,她先后与三个男孩交往,均无果而终,现在仍是茕然一身,每段恋情的轨迹如出一辙,那就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游击战略,当男孩子热情高涨时,小玲却冷若冰霜;当男孩子失望地要转身离去时,小玲又美目盼兮,将男孩拉回身边,如此周而复始。

  可以说,小玲与男孩之间自始至终,保持着一个距离,正所谓若即若离。

  杨振是小玲的第四任男友,眼前一切进展顺利,应该说杨振是一个很优秀的男孩,从各方面看,都符合小玲的心意。然而,当杨振提出结婚的要求时,小玲象以前的恋爱一样,再次陷入焦虑之中。

  小玲似乎很难与一个男孩保持亲密关系,进行零距离接触。

  小玲童年经历告诉我们答案。在小玲半岁时,父母因工作忙,将她送到乡下爷爷家,一直到她十二岁才重新回到父母身边。小玲有分离创伤,因此产生分离焦虑:一种害怕被抛弃的体验。

  所以小玲在恋爱中表现出激烈的内心冲突。一方面她渴望被关爱,另一方面她害怕失去。于是她变成一个飘忽不定难以捉摸的影子,早期的分离创伤使小玲缺乏基本信任,不能放心地将自己交给一个男性,也使她不能与人建立深刻的情感联系。

  因为存在分离创伤,治疗师特别“关照”小玲,要求小玲坚持治疗,不要“抛弃”治疗师,一般情况下,分离焦虑会使小玲“先下手为强”,为避免治疗结束产生的痛苦,提前与治疗师ByBy。或者,下意识地小玲不辞而别,离开治疗师,让治疗师也尝尝分离的滋味。

  亲近与排斥

  孔夫子曾经明白地说过:“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看看,他老人家也为距离的问题感到苦恼。距离近了不行,距离远了也不行,真是很难侍候啊。

  当然,我们不能同意孔子的看法,他好像有大男子主义思想。把他的说法修改得“中立”一点倒是可以的,比如说“惟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确实如此,在人际之间掌握一个恰当的度实在很困难。

  在给小如做心理治疗时,治疗师简直就像站在风口浪尖。小如很自卑,尽管她拥有博士学位,但她却一直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同学们方方面面都比她强,她感到在社会上难以立足。当治疗师告诉她,她拥有许多优势,而她却认为那些所谓的优势不值一提。所以说自卑感是心理感受,与外在环境条件没有很大的关系。

  治疗师想给小如一些鼓励:“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你有学历有教养……”

  小如:“你在安慰我。”

  治疗师把谈话方式作了一点调整,试图把俩人距离拉近一些:“你好像总在否定自己,这样让自己很难受。”

  小如:“我是来做心理治疗的,但我并不需要别人的同情。”

  治疗师碰了一个软钉子,但并不气馁,继续努力向小如靠近,试探地去问:“你是否有过一些极不愉快的经历,使你对自己的感觉很糟糕?”

  小如很敏感:“你的意思是说我的承受能力很差,看得出来,你与我周围的人一样,内心鄙视我,瞧不起我。”

  治疗师又碰钉子了,有些受挫感,稍稍花些时间整理自己的感觉,出现片刻的沉默。

  这时,小如发话了:“你是不是很讨厌我,我让你为难?”

  ……

  治疗师说什么都不行,沉默也不行。

  治疗关系就是呈现咨客心理现实的重要途径,不难看出,小如将自己对自己的感觉全部投射到治疗师身上,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是人和自身距离的反映。

  难道我们跟自己还有距离?

  我们跟自己肯定有距离,所谓“悦纳自我”,可以说就是一种自己跟自己很亲近的感觉,相反,对于小如,她却一贯排斥自己厌恶自己,对自己异常苛刻,自己把自己当敌人。

  距离产生美?

  某夫妻,自认识到结婚五年来,在不断的吵架中过日子。曾经多次试图分居,最终又亲密接触,在一个又一个的循环中过了一年又一年。每次的循环如出一辙。先是小吵,慢慢地变成大闹,再就是怒目相向,伤筋动骨,直至为妻的跑回娘家,为夫的长驻办公室。等真的不在一起,没有了“敌人”,俩人倒互相牵牵挂挂起来,念起对方平日的诸多好处,亲戚朋友也恰到好处地准备好台阶,于是在众人推波助澜之下,这夫妻重又走到一起。经历了一番折腾,似乎感情又深了一层,双方更温存体贴一些。但终究好景不长,小吵又开始了,新一轮循环在不知不觉中又开了头。真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好像这夫妻的生活己有程序设计在先,一旦启动,即按既定方向运作,象荡秋节一样,而且命运完全在人的控制之外。等到重复几次循环后,这夫妻意识到了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否则这样循环下去真是没完没了,于是他们找到心理医生,想做夫妻治疗。他们真是一对冤家啊。

  表面上看起来,好像真应了那句话:距离产生美。人们正是知道了距离所产生的效应,有时甚至有意为之。小别胜新婚,在夫妻间人为地制造时空距离(如分床睡、周末夫妻等),而不总朝朝暮暮厮磨在一处,还真可以把婚姻“粘合”得更好一些。

  上述的情景比较多见,给心理学家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材料,他们很容易就在其中找到了一个规律,叫做双趋双避冲突。意思是说,在人们面前有两个目标,对于当事人来讲这两个目标都各有利弊,都各有吸引和讨厌,趋向和回避的矛盾,这就构成了强烈的冲突。聚散、分和就是这样的两个目标。夫妻在一起时,生活上互相照应、分工合作,自有其利;然而时间一长,磕磕碰碰一多,就鼻子不对鼻子,眼睛不对眼睛,你看我烦,我看你也烦,这是在一起过日子免不了的麻烦。再说分开来吧,毕竟寂寞难过,家不成家,看别的夫妻耳鬓厮磨、卿卿我我羡煞人也,然而分开了确实省却了不少麻烦,有难得的清静自在啊。如此看来,真叫人左右为难。许多离婚人士面对新生活犹豫不决,大概就是出于上面这一复杂的心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面临许多类似的两难抉择。

  为什么会出现荡秋千的现象呢?具体分析有以下原因。

  其一,必然性。夫妻双方构成了一个剧班,他们一起在表演。按各自性格的展示与互动,剧情向前发展。这其中有很清晰的内在规律和脉络。

  其二,理想主义。如果心中总有一个追求完美的愿望,很容易就在现实中找到不满意的事情,这必然败坏心情,而且还可能迁怒于人。结果是处处不如自己的心愿。

  其三,个人成长。和谐的婚姻既依赖于也有助于夫妻双方成长。夫妻总陷入恶性循环之中,说明双方缺乏足够的反思反省能力,缺乏适应和调整的能力。

  这样说来,所谓距离产生的美,是脱离现实的虚幻美、朦胧美。

  所以解决夫妻之间的问题——

  一、要接受现实。人们容易“这山望着那山高”,这实际上是逃避现实的心理活动。真正尝试过的人都知道,那山并不比这山高。围城内用不着羡慕围城外,围城外也不必羡慕围城内,各有其风光而己。重要的是面对婚姻的现实,积极解决所遇到的情感问题。

  二、要调整心态。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往往会把不利或有利的一面放大,然后基于这样的判断作出决定,最后在现实中一检验,肯定失望至极。夫妻在一起时,各有个性,冲突难免,给对方一分宽容,等于让自己个性张扬增加一分机会,否则互相要对方归顺,结局总是两败俱伤。

  来源:中德心理医院网

  (编辑:小语)

  
评论 | 推荐 | | 打印 | 新浪点点通| 关闭
 

 
国家:
省区:
城市:
类别:
学校:
[同学录] [有奖捉虫]
用UC,每月免费发短信

 
:特别看点:
·女博士不是灭绝师太
·女生道德为何失守
·原味校园酷图50张
·男生和女生甜蜜瞬间
·能不能在酒吧打工?

:新浪校园热门点击:
趣味测试 男生女生
搞笑地带 青春私语
原创天地 时尚一族
论坛热帖 心灵鸡汤
生理热线 懵懂之初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病重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