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动感e族华夏心理杂志正文
北野武的心理分析

http://y.sina.com.cn 2004年10月23日 23:03 华夏心理网

  作者:北京同仁医院临床心理科 赵晓琳

  1. 暴力心理的童年来源——缺乏理解的爱——不理解孩子的母亲的严格约束

  黑色·暴力

  把头打破、切手指、满脸是血……这些在北野武的电影里如同家常便饭。有人责怪他,他却振振有辞:“我不用这些血淋淋的镜头,观众怎么会感受到暴力的恐怖与可憎?”最恐怖的是他常常身体力行,勇敢地在镜头上被“蹂躏”。《小心恶警》中,他在街头被人捅上几刀;《菊次郎的夏天》里,他被打到头破血流;《兄弟》里,他被洞穿成了“蜂窝煤”。

  在摒弃了打斗动作的奇观效应后,北野武电影便徜徉在失控的暴力铺陈中。舍弃意义追寻与情感趋向体现了“死”对于个体的召唤。“恶的反复”也许才是北野武电影的真实内核。[一个极其凶暴的男人],这部有着谶语般片名的处女作,足以消解所有类型片迷的观影期待。在警匪片的构架之下,我们发现的是一个男人向死亡挺进的宿命过程。执法者的正义光环完全被骇人的肉体伤害所遮蔽。较之肢体交战的失控,北野武那动机不明的笑容,似乎更有着成倍的杀伤力:一张将死亡紧握于手心的兴奋面孔,决定了[小奏鸣曲]通篇洋溢出欣然赴死的快乐。在本片中,有关黑帮火并的话题在冲绳海边被长时间搁置。“灵魂窥见了坟墓后的光辉”——折向自身的终结,才是北野武彻悟本真存在的最佳方式。大多数时候,北野武式的死亡表象,既不热衷于实现伦理价值,也无意阐释道德理念。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北野武那些横心向死的主人公,从不以自己的反抗行为去除现存的社会病灶,成为重建合理公共秩序的英雄;而是带着贬黜一切、破坏一切的无政府主义心态,在肉体厮杀的边缘地带独自辗转,刻意咀嚼生存的苦涩。个人救赎的神话从不在北野武的影片中上演。北野武的主人公们拥有的是“从现实世界滑落的虚无的目光。”真实的生存,对于以暴制暴的人们来说只是一个失败。从吾妻的飘然独行到西佳敬与妻子的相顾无言,一切迹象都加强着观众对于人物疏离周遭环境的印象。经历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的边缘份子,以自己的高度缄默拒斥着语言,既无心向他者开放,更无视现实世界严酷的秩序法规。不过,秩序、父法、规范在北野武的电影中本来就是些语焉不详的东西,西佳敬们一面承受着文明社会加诸其身的种种创楚,一面以一己的存在作无谓的冲锋陷阵。北野武式的挑衅因而呈现出孩童般的非理性、无章法及稍显滑稽的执拗。

  暴力作为北野武电影的主题。我们可以从他的童年时代开始分析。他和母亲的关系,他在童年时代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孩子,精力十分的旺盛,整天动个不停,而他的母亲因为自己的身体体力实在无法跟上这个孩子的一切,母亲因此而烦恼。他的母亲觉得实在是不理解这样的孩子的行为和许多超出常人的举动。他在童年时代很任性,可能爱打架,可能很好奇,可能很到处走动,不听话,不服从母亲的命令。他的母亲在理解这种特殊类型的孩子实在感到困难的情况下,为了控制住他那顽劣的性格,采取了一种绝招,严格的规范他的行为,并且对于他的某些过分的要求不予理睬,简言之他母亲的教育就是“冷漠,拒绝,严格管制”的复合体。因为在他母亲的生活经历中很少看到这样“特别的”孩子。

  童年经历对人类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内心世界极为丰富,情感世界极为丰富,极为渴望母亲丰富细腻的爱的童年的北野武在这种状况下,他开始对获得“理解的爱”感到“绝望”,由于这种绝望感而逐渐产生了憎恨和暴力的心理。暴力的意味似乎在诉说“我要爆炸了”,童年的北野武内心的潜意识有一个很低的声音在说:“母亲,我这样的期望你的爱,你是我唯一的爱的来源,可是你却用这样的冷酷对待我”,“我作为一个孩子我根本不理解你这样的冷酷的管制是为了什么?”。

  可是他的母亲却是在说:“孩子,我爱你,可是我实在不理解你,我只好管束你的行为。”

  是的,孩子在童年时代用一种无声的语言在说话,因为儿童的语言和词汇的表达受到限制,他无法用语言完全的表达自己内心中所有的感受,他只是在感觉中生活,而且男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弱一些。母亲的这些管制行为,作为童年时代的北野武来说他不能理解到母亲的劳累,母亲的疲倦,母亲的内心的痛苦,作为孩子他也无法理解这些成年人的感受。然而母亲由于自己劳累后所表现出来的对他的粗暴而简单的管制行为,作为一种印迹留在这颗幼小的心灵中,他对世界的感受是“拒绝”“冷酷”“没有希望”,作为孩子也许他有一种对母亲的热爱的表达方式,可是他觉得他的付出没有得到母亲的理解,他在内心中感受到“绝望”,“我再怎么做,她也是不会理解我的感受”。

  当这种被压抑的不被理解的感觉长久的沉淀在心中时,由于沉积和聚集的能量台为强大,他终于忍受不住,最后以一种“爆发的暴力”形式表达出来。

  在各种影片中,他在不断的宣泄和表达他的这种暴力的感受,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无法整合起这些原始的冲动,他用电影在不断的诉说,表达这种在童年时代就积聚的内心感受。

  2. 画面场景表达,完美感性的表达能力——缺乏沟通的童年

  其实北野武的影像世界,本身就不大需要言语。

  相声演员出身的他,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对银幕下说话过多的一种补偿,他在他的电影里总是寡言少语,而惜言如金的人,往往一发言便掷地有声。

  语言的力量,在他的电影世界里往往显得贫瘠,他借助的是画面,以画面的质感超越语言。

  他喜欢绘画,他喜欢各种画面,由于这种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潜意识感受的在童年时代没有得到很好的机会培养,由于语言沟通的困难,他内心中的许多感受只能够用画面,完整的感受,表达出来。在童年时代,和母亲之间的这种互动和沟通就没有形成,他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内心中的各种感觉,北野武又有着强大有力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在内心深处永不停息,呼唤着他去表达自己的各种感受,在他的人生奋斗经过各途径之后,那些常人的遵守社会规范的行为的工作,他实在是无法忍受,他经常犯规,对于常规的规则他从内心深处感到痛恨。在演艺事业中,他找到了完全能够表达自己方式。由于他的这种内心世界的感受没有经过任何的矫饰,以最原始的、最为强烈的人类的感性的感受方式表达出来,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震撼力,能够直接的震撼人类的感受和心灵。他的作品能够成功的原因在他的原始的来自于他心灵深处的冲击力、震撼力,这种震撼以他被压抑的强大能量唤醒了每个人的深层的潜意识的感受。比如他用原始的颜色,直接的画面等等完美的感受表达方式。

  3. 痛苦而脆弱的内心世界——渴望大海的包容、接纳和安抚

  内心强大,脆弱,无助,弱小,坚强的复合体。

  类似的是,他也不迷信动感,他的作品鲜有很连贯的情节展示,而是分解成一段段的画面,细心体会。即使是那些暴力的场面,也似乎可以分解成一幕幕的图象,依次过场。

  在北野武的影片中,"大海"是一重要意象,总是在海边,失意的人物得到抚慰和力量,大海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澄净和安详慰藉着那些被世界弃绝的人,如《那年夏天,最宁静的海》中的阿茂、《小奏鸣曲》中的村川,《菊次郎之夏》中的正男和菊次郎。对于整个日本民族来说,大海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为大海所包容,生于厮,长于厮,从海洋汲取灵感和动力是日本艺术家的创作轨迹。北野武说过这样一段话:"每当我走近大海时,我就感受到一股潜伏的暴力,一种令作为一个男人与导演的我所神往的恐怖张力,但它同时也令我胆寒。我从不曾动念走入海里,我从不浸入海中。"海也是生命回归的重要处所。在表现阿西夫妻俩死于海边的场景时,没有直接表现,而只是通过两声枪响和放风筝女孩惊异的表情。死亡只是生命形式的一种选择,海边的灵魂却寻到了永远的归宿。

  《菊次郎夏天》。这部北野武版“三千里寻母记”、北野武独有的无赖及温情,以一个无赖骗钱开始,以敲开人们脆弱心灵结束。无赖菊次郎有和正男相同的孤儿身世,所以,当他们走一路找到正男母亲、门开处,正男母亲和别的男人及孩子一起出来,不仅观众的期待在一瞬间怔仲,不仅正男在那一瞬感到人世间孤寂漫卷而来——而是他、菊次郎,与过去自己猛然相遇,看到母亲已另结家庭,那一刻,他紧缩为孩子,在生命安排下孤立无援。

  他的内心世界是痛苦和脆弱的复合体,充满了恐惧,童年时代经常被母亲拒绝,他那么强大的内心能量在经常的不理解和拒绝中,甚至有时还有自我的贬低,他逐渐产生了自我的弱小,无助和恐惧感,然而这种恐惧感和他内心深处强大的自我的生命能量交织在一起,他又坚决地不能承认母亲的看法,在他的潜意识深处,他觉得自己是极为强大的,这也是真实的他自己,然而由于母亲的拒绝和否定开始让他对自己感到不确定,于是他的心灵世界在“强大”和“脆弱”之间徘徊,他会因为别人在报纸上对他的错误评论感到愤怒,而导致行为的失控,对于指责和贬低他的内心世界非常敏感,他不能承受一点点的伤害和不理解,他只能分离的用行为来对这种贬低他的行为进行抗争。然而这颗丰富的心,充满激情和痛苦,他对自己的行为内心里也有时认为过分了,然而他却倔强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任何错误,他仍然希望理解大海般理解、接纳和包容,然而如他所说的,那种内心深处的恐惧感,是他对母亲既渴望,又害怕的整体感受。

  4. 无法理解完整的女性

  北野武拍过《性爱狂想曲》这样挑战尺度的喜剧片。但整体上来说,北野武的电影对男女感情的描写极少。《去年夏天宁静海》描写两个聋哑人的爱情,男女主角却总是默默地走着,绝无过分亲热的镜头。北野武不喜欢探讨两性关系,不喜欢女人在电影里太抢眼,有点“大男子主义”。

  北野武的电影常常影射自己以前的生活。《去年夏天宁静海》中,男主角一直不敢向女主角表白,就是青春期时北野武的写照。当年,他暗恋一位富家小姐,为了多看人家两眼,他这个棒球队员就故意把球打偏到女孩身边,趁着捡球的时机接近对方。

  抗争的孩子气同时并不降低北野武把持人生的悲观度。我们纵览北野武电影时,会相信这是一个更适于男性生存的空间。女性形象在北野武的映像世界中始终处于一种被贬损的地位。“妹妹”也罢“妻子”也好,无不强化着女性作为弱势群体的特征,呈现出消极、无助的一面。精神病和绝症患者的设置,更使人物失去了健全的意志与情感,而成为一个个匮乏的对象。偶尔的,一些生机盎然的女士也会出现在北野武的“大哥”身边,成为男性色情欲望的消费品。关于女性泛性化的廉价想象,是北野武对于异性生存境遇的极端化评价。

  他的火爆脾气是他强大生命力的展现,性作为一种生命的能量,这种能量在开始发育的时候受到打击和挫折,导致了对于完美女性的渴求,绝望,拒绝面对,贬低等等复杂的心理状态。对于性的能量在早期发育的时候,他和母亲的关系就开始出现问题,相互之间的不理解,无法沟通,导致后来他在电影题材里对于女性的描写回避,不具体,他的内心深处对于成熟的两性之间的情感是无法面对的,他的内心首先需要的是母爱般的接纳与关怀,然后才是成熟的两性之爱。女性在他的心目中只是完美的一瞬间,那一瞬间代表着完美,性的复合体。然而女性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在他的心目中却没有形成,他无法理解一个连续的完整的、女性的个体的全部生命的存在过程,全部的心理过程,因为对于他自己内心深处强大的恐惧他还没有能够很好处理这种情绪,由于自己的痛苦仍存在,他还要经常去面对和处理自己的这种痛苦、恐惧的情绪,他无法面对和理解这种连续的女性内心。所以他采取暂时的回避和不予面对,或者单纯将女性作为一个性的代表和象征。总之,他对于女性的感受还是停留在青春时代对于母亲的感受中。他的母亲无法理解他,他也无法完整的理解他的母亲。

  5. 内心世界对温情的渴望和感受,渴望爱的完美感受

  季节串起了3个爱情故事。被恋人弃,女孩遭受打击丧失了语言能力和记忆,她和一个忘不了前女友的男子结伴旅行。一路上。他们遇到了觉悟到死期不远的黑道组长、一直等待“坏男人”的痴心女人,以及死心塌地追寻偶像的歌迷……

  死亡的烈焰灼空与温情的花影摇曳在北野武的电影中是同时并存的。对于人生、命运残酷面的高度清醒,使得北野武电影的情感交流总处在非常态的情状之下。然而,从[一个极其凶暴的男人]到[菊次郎的夏天],却是潜在的爱心苏醒的过程。在否定与拒绝世界的强硬姿态下,北野武也终不免真情流露。人的情感,在人生的苦痛中凝聚成最美的结晶体。

  虽然潜在地渴求认同爱与温情,但是对北野武来说,这无助于从根本上改变他对这个世界的残酷印象。在他的生命沃野里,需要更为超脱、放达的存在状态。

  《花火》北野武是一个沉默的警察,女儿早夭,妻子患有绝症,在一次任务中替他值班的同事殉职,另一名在行动中半身瘫痪的老组长被妻儿抛下,寂寞同事在轮椅上希望得到一套画画工具,可是太贵;即将死去的妻子神往地说,真想到下雪的地方去看看。失业的北野武一言不发地打劫银行,带妻子旅行,而同事收到一套绘画工具,在白纸上画出惊心动魄艳丽的鲜花,鲜花越怒放,北野武的生命越接近尾声,作为前警察,他知道打劫的后果并无意反抗,不归路,他踏着一条不归路杀掉暴徒杀掉阻挡,在身后拖一条血迹斑斑的生命花火灿若烟花。直到遇到昔日同事静候着他,他说,等我一会。

  北野武在内心深处对爱的看法是完美的,伟大的,能够为之付出生命的,在他的内心深处,愿意为了爱去付出一切的代价,包括生命,他的母亲在他的心目中永远是那样的坚强和冷酷、他也希望看到母亲脆弱的一面,然而他的母亲拒绝把自己内心的感受传达出来区和这个孩子交流,他也像过去拼尽一切的力量能够帮助母亲,可是他似乎总是没有这个机会。冷冰冰的、拒绝的,顽强的母亲,让他这个包含着伟大的爱的儿子找不到付出的机会。

  和生和死密切相关的爱情,这些片断表达了他在内心中强烈的爱和情感,但是却不知道怎样的表达出来,不知道用怎样的途径去释放出来,他的母亲甚至临死还是把他当作孩子,给他留下钱,没有留给他这个付出爱的机会。他的爱是和生和死密切相关的,因为他对爱的要求是那样的完美,那样的全面。他愿意付出爱,他也要求完美的爱。

  6. 对人性的真实、深刻的洞察,但是有太多的阴暗的色调。

  他出演一个老师,现实中的懦弱中年、屠杀的组织者与旁观者、参与者及受制者。互动,我想到这个网络时代的时髦词,《东京圣战》更像一个完整逼真的互动游戏,每个人的目的就是杀掉对方保全自己。当人类失去最基本的信任——当结尾幸存少年少女带一把小刀奔向茫茫人海,我想那只是一场杀戮的开始,从身边开始,从亲人开始,从爱情开始。这样的怀疑是致命的,它留在那里,留在看过这些影像人们的心里,像煤气灶上微蓝的火焰,阴阴地静静地燃烧。

  其实,在北野武的电影中,同性间的认同度被降到了最低点。类型片中对男性气概的美化强调被加以尖锐的嘲讽。在[小奏鸣曲]中,开赴远地平息帮派争斗的“英雄群体”完全是以污合之众的面目出现的,一见面便卷入情绪化的殴斗之中。主人公对同阵营兄弟的生死表现出无动于衷。[一个极其凶暴的男人]与[小奏鸣曲]中,都没有一个坚实、明确的派别集团作为主人公的情感后盾,亦缺乏稳定的伙伴关系;敌手之间更没能形成由对立走向和解的结果。主人公崇尚单打独斗,根本上拒绝交流沟通,对同性情谊缺乏一种内在的激赏。在北野武的眼中,这个世界对男性亦无美妙可言。

  不得不承认,在他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中,他能够敏锐的捕捉人性中深层次,丰富,深刻的一面,人性中的脆弱,人性的阴暗,人性中的一切真实的存在,各种行为的表现被他观察到,正如同他的童年,他只是看到他母亲对他的行为,这种烙印留在了他的脑海里,他由于在这些表面的行为中感受到了更多人性的悲观,那种阴暗的色调是他内心的主题曲。他渴望希望,那种好母亲的形象出现,可是一旦没有出现的时候,他心中的灰暗和阴影也泛化到电影题材的各个层面。总之由于他童年的经历,他总是渴望着爱和光明来驱除他心中的灰暗和阴霾,他只能不断地把自己内心中的各种对人性阴暗层面的理解去释放出来。他的内心深处还是那个恐惧、脆弱的孩子,看到更多的灰暗、有一点渴望光明和希望,

  他在不断地用电影来诉说。

  来源:中国心理治疗师

  (编辑:小语)

  
评论 | 推荐 | | 打印 | 新浪点点通| 关闭
 

 
国家:
省区:
城市:
类别:
学校:
[同学录] [有奖捉虫]
用UC,每月免费发短信

 
:特别看点:
·男生必玩的游戏(图)
·大学宿舍卧谈聊什么
·经典校园民谣荟萃
·女生怎么看待幸福
·谁在给大学生上课

:新浪校园热门点击:
趣味测试 男生女生
搞笑地带 青春私语
原创天地 时尚一族
论坛热帖 心灵鸡汤
生理热线 懵懂之初
彩 信 专 题
纯情刀郎
情人、冲动的惩罚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雅韵国粹
水墨精华国粹雅韵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