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动感e族X年级正文
中学生可以这样学好英语

http://y.sina.com.cn 2004年09月28日 13:25 海峡都市报

  一天至少一篇短文

  泉州市普教室主任富士应向记者介绍说,原来旧课程标准初中只要求学生掌握800个左右的单词,高中掌握2000个左右的单词。但实行新课程标准之后,要求初中生掌握1600~1800个单词,高中生掌握3300个单词,新课标同时要求高中学生至少要有3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现在高考的短文阅读理解大约每篇300字左右,也就是说仅在高中阶段,学生要完成1000篇这样的课外阅读量,平均一天要进行一篇短文阅读。

  从新课标实行几年来的高考试卷形势来看,短文阅读还将继续加强对学生阅读速度的要求,对语言能力的考查不受大纲限制,阅读中允许有“超纲”的单词。试卷中将继续出现一些不注释汉语但不太影响对考试内容理解的生词。对阅读能力的考查不仅仅体现在五段阅读材料上,同时也体现在整个卷面上,如分值比较大的完形填空也是对阅读能力的检测。短文改错和写作题也都与阅读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法部分也不是单纯地考查语法知识,而是通过完整的语篇来考查的。所有这些预测信息都说明了强化学生阅读能力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听说读写读为先

  泉州五中高二学生吴诗静曾经在中国日报社举办的“21世纪杯”第二届全国中学生英语口语竞赛中获得二等奖,然而在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时,她还是将英语水平的提高归功于平时的阅读积累。

  她告诉记者,除了每晚看央视九套的《希望英语》外,每周她还要完成至少5张英语提纲,每张提纲中都有5篇阅读理解。在做这些阅读理解时,除了刻意培养自己的阅读速度外,遇到好句子时,她还会拿起来念一念并将它们记录下来。而看班级订阅的《21世纪报》则是她每天的必读功课。

  吴诗静认为,阅读量的加大,对英语水平的提高是潜移默化的。阅读量少时,很多想用英文表达的语句一说出口经常词不达意,阅读量逐渐加大后,张口说英文自然也顺当了许多。

  在外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这几种能力应是相辅相成的。然而张志远教授在专题讲座中指出,虽然“说”是语言的第一属性,但在英语教学中还是讲求“其余皆为次,阅读最重要”,因为没有知识的积累,实践便无从谈起。最普遍的例子是,英语课堂中的很多小组活动,最后都成为部分优秀学生的“独角戏”,对于那些没有掌握足够相关词汇的学生,活动根本无法开展。

  课外英语大餐有三类

  英语课外阅读,首先面临的就是英语材料的选择。记者在市区各大书店转一圈,发现各式各样的英语课外读物真是令人眼花缭乱,《英语世界》、《中学生英语》、《英语沙龙》、《疯狂英语》……此外,网络、电视、广播也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课外英语阅读大餐。

  记者了解到,适合中学生的英语读物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报刊类,如早期的《中学生英语》,以及现在比较受老师、学生欢迎的《英语周报》、《21世纪报》初中版和高中版,报刊英语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实用性,内容丰富多彩,学生能通过报刊了解语言变化的日新月异,了解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动态,还有相应的配套练习;第二类是小说杂志类,有《学英语》、《英语通》、中英文对照的《英语世界》、《英语沙龙》,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虫系列”,有《呼啸山庄》、《雾都孤儿》、《傲慢与偏见》、《苔丝》等共50种,这类读物的特点是故事性强且题材广泛,如《英语沙龙》有诗歌、剧本等;第三类是有声读物,如《疯狂英语》,还有央视九套和十套一些专门针对中学生的节目刻录成的软件,如央视十套每日中午播出的《OutlookEnglish》,这类有声读物趣味性强,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此外,新概念英语的第一册和第二册也因其故事短小精悍、语言地道,而成为英语课外阅读不错的选择。

  
 

推荐 | | 打印 | 新浪点点通| 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国家:
省区:
城市:
类别:
学校:
[同学录] [有奖捉虫]
用UC,每月免费发短信

 
:特别看点:
·大学生情侣去哪接吻
·大学改名会砸牌子么
·教育需要来点野性?
·新生如何玩转校园
·学生为什么要自杀

:新浪校园热门点击:
趣味测试 男生女生
搞笑地带 青春私语
原创天地 时尚一族
论坛热帖 心灵鸡汤
生理热线 懵懂之初
待机彩图


和弦铃声
·[蔡依林]骑士精神
·[孙燕姿]天 黑 黑
·[周 蕙]相遇太早
爱上洋葱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