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川藏线失踪续:已经与学子取得联系(图) |
---|
http://y.sina.com.cn 2004年07月30日 11:31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
![]() 大学生出发前合影 昨日,本报独家报道了蓉城6大学生失踪川藏线一事,经国内多家网站转载后,此事在全国范围内引起极大关注。同时,记者和有关单位的搜寻联系工作一直未停止。 昨日上午,记者又拨打向本报报料的成都某医学院大二学生孔镜达的电话,得知还是没任何消息。学生“失踪”的消息也引起了该学院的高度重视。一大早,校领导将孔镜达召回学校询问情况后,决定组成搜救组,沿川藏公路寻找失踪学生。 记者再次联系成都军区川藏兵站部,对方凭多年的经验分析,8人最大的可能是:处于信号被封闭的大山中,两头塌方,路段堵死被困中间,虽然夏季兵站部已收车休整,但对方还是答应让兵站士兵在附近寻找。 昨日下午2点多,成都某高校学生处马老师打来电话激动地说:“鞠长燕他们已找到了,8个人都是安全的!” 据马老师介绍,她看了本报报道后又急又气,这样简陋的装备,怎么能轻率地上川藏线呢?好不容易找到鞠长燕的手机号码,拨打几十遍后终于通了,鞠长燕说,她的单车变形损坏不能骑了,正搭一辆往西藏的货车继续往前赶,其他人在后面几十公里处,他们保持着联系,大家体力严重透支,装备补给也几乎用光,但成功地翻越了3座大山,人都是安全的,目前在左贡县境内。 与此同时,本报驻重庆的记者也接到成都某医学院“失踪”的重庆籍女大学生张文希的父亲张光明的电话,称他已接到与女儿同行的小曲的电话:“叔叔,希希叫我告诉你们,她现在很好,请你们放心。” 据张光明说,小曲在电话中对他说,虽然天气条件比较恶劣,但车队还是坚持下来。由于目前行进的路段手机信号几乎没有,因此学生们与家里失去了联系。小曲由于单车出了问题,先搭车到了左贡。 声音 挑战自我与敬畏生命,谁更重要? 昨日,本报报道被网站转载后,网友展开了激烈的评论,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浮出水面:到底谁更重要?是挑战自我还是敬畏生命? 网友“农民之王”:探险不是玩命,自然不需要去挑战,锻炼自己的意志是好的,但装备和后勤要搞好,盲目只怕酿成悲剧。 网友“沧海一鼠”:这群大学生挑战自然精神是可取的,但未免有点自私——他们把担心和焦虑留给父母和关心他们的人,而盲目和草率更是增加了这种痛苦,大学生应首先学会敬畏生命! 某理工大学广告系班主任:他们能在如此简陋的装备条件下骑到西藏境内,已是“伟大的胜利”,但安全应该放在第一位。 “失踪学生家长”:立即原地撤回,川藏线太险,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一旦发生意外,作为家长,我们不能承受失子之痛。 记者随后也拨通了鞠长燕的电话,她对大家的忧虑和关心表示感谢。 据她介绍,4天前,他们连续翻越了4338米的拉乌山、3900米的觉巴山和5100米的东达拉山,所以接连几天都没有信号,跟外界联系不上,几个女生经常掉队。在路上碰到多处塌方,但靠抬车一个个绕了过来,目前,他们都在左贡县境内。不过,虽然人都是安全的,但都经历了难以想象的磨难。 据鞠长燕介绍,因为他们的装备很差,大多数人只带了数千元,目前刚走了1/3的路程,后勤装备问题已成大问题。不过鞠长燕转述说,6个人都表示要坚持到底,不到拉萨誓不罢休! (记者 李逢春)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青少(Y-zone)频道大学版、中学版 新浪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