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动感e族《青春派》杂志专栏正文
刘畅:挂在树上的北京孩子

http://y.sina.com.cn 2004年07月09日 13:37 《青春派》

  2002年,6名中国青年导演被Discovery探索频道选中,执筒拍摄“新锐导演精选:中国新展望"。新锐导演计划是Discovery探索频道长期进行的一个项目,旨在推动全球纪实片导演发展。这一次的主题是:现代化对新世纪人类生活的冲击。

  2003年9月,"中国新展望"在全国23家省级电视台探索栏目播出,其中两部还在Discovery亚太地区播出。同年,亚洲电视奖记录片银奖颁给了年轻的中国新锐导演——刘畅。

  刘畅:挂在树上的北京孩子

  本刊记者:赵丹

  动笔写刘畅时,脑海中不由自主浮起这个标题。也许是因为他用树上的袋熊来比喻自己的懒惰,也许因为这个土生土长北京男孩周身散发的胡同味儿,也许因为,他那部意味深长的记录片《北京两岸》——他像一个挂在树上的孩子,看着树下的人来车往,看着老北京身不由己的变迁,然后发现,过了昨天的今天,就像护城河的两岸,一去不返。

  1

  “不是有个笑话么——”一直赤脚在地毯上走来走去的刘畅盘坐到沙发上,点燃一支烟。“一个电视台长的亲戚到台里找工作,问他会不会摄影,答说不会;会不会灯光?也不会;会不会音响?还不会。得了,那你当导演吧。”导演其实什么都不会,就是会撺掇一些东西。刘畅这样说。

  “其实什么都不会”的刘畅,一举从Discovery新锐导演计划400多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捧回了新人大奖,也捧回了许多人重振国产记录片河山的信心。

  2002年,已从电影学院毕业两年的刘畅在电视台做编导。一个偶然的机会从朋友那里得知Discovery亚洲频道在“选秀”,便去报名。当时想法很简单:跟他们合作可以学到一些东西。中国的记录片水平由于受资金和经验限制,与国外相比差距非常大。而Discovery这样的专业台制作比较精良,要求很高,和他们合作可以证明自己的实力。

  “先是报选题,写个提案交上去,告诉他们你要拍什么,要让他们对你选的这件事感兴趣。他们筛选出18人进入下一阶段——类似于听证会的面试。听证会时每人都要到评委——也就是Discovery制片人、策划人、各种官员面前,交流、阐述,说自己的案子什么样,准备怎么做,手头都掌握了哪些资料等等。目的就是,让他们放心把资金给你用。”

  资金不是当时最重要的,只有获得最终的计划启动权,才有资格去申报拍摄资金,所以首要任务是项目获得认可。18人,最终只有6人可以胜出,刘畅很清楚自己的选题必须适应国际观众的口味。

  “我们国内中央台或一些地方台,也有一些非常好的片子,但外国观众看着不知所云。要么是太深了,要么是不感兴趣。探索频道有个要求,就是首先你要想办法知道国际口味是什么,要让一个对中国完全陌生的人一下子对它感兴趣,这个素材要值得交流值得关注,又不至于太肤浅。”

  刘畅的选题是《北京两岸》,作为一个从小生长在北京的孩子,他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关注古都日渐消失的胡同,以及它们所承载的岁月痕迹。从前都是住在胡同里的人积极往外搬,二环外面环境好、地盘儿大,住着舒适。但现在经历了一番有如浩劫般城市建设的洗礼后,走出钢筋水泥大厦的人们蓦然发现,还是城里那种小氛围的文化更让人有归属感。

  胡同原住民的走出与回归犹如河的两岸,人们站在不同角度看着不同的风景,心态也是不同的。这个题材刘畅早就想拍,但——用他自己的话说——太懒了,所以一直搜集着素材,惦记着这件事,却迟迟没行动。Discovery的新锐导演计划督促他完成了提案,选题一举通过。就这样,刘畅带着他对旧城文化的痴迷,投入到《北京两岸》的拍摄中。

  2

  华新民是个中法混血的法籍女子,祖父曾是詹天佑手下一名工程师,她在北京四合院里出生,胡同里长大,讲得一口标准“京片子”。为了胡同和四合院的保护工作,这些年她离开法国到北京来四处奔走,在故宫,在孔庙,多次举行了题为“敲开四合院的门”的图片展览。刘畅的片子记录了华新民站在涂满“拆”字的老房子前,无奈的神情,她身后,是隆隆的推土机轰鸣声。

  “我不想强调某一方面的说法,各个角度都拍一些,把事实拍出来,让观众去评判。你的眼光不该带有倾斜性,要用一种相对客观的视角,用镜头去陈述生活的画面。”

  为此,刘畅选取了几户生活在胡同里的普通人家,近乎白描地记录了他们的生活状态。胡同口拉二胡的老人,在小院儿里过了一辈子,没法想象离开熟悉的四合院该怎么生活。一家三口生活在七八平米的小屋,惟一的指望就是胡同拆迁时获得一笔不菲的搬迁费,买套大点的住房。还有骑着挂满铃铛的人力车,载着乘客“胡同游”,乐观健谈的车夫大爷……没有修饰痕迹的生活流,蹲在地上做饭、吃顿火锅算改善生活的杂院百姓。

  “Discovery给我的建议非常多,我最初的想法太理想化,讲述的起点似乎是别人都知道怎么回事,总想直接进正题。后来策划告诉我,要尽量把故事说浅显,别人可能完全不明白中国胡同的来历,你就不能直接讲拆不拆的问题。”

  事实上在后来的新闻发布会中,确实有外国记者质疑:明明是私人的房子,怎么说拆就拆了?在国外,私人房子是最难拆的。刘畅说,毕竟,一部25分钟的短片,不可能把所有问题都说清楚的。刘畅告诉我,西单北边有所房子是乾隆后代的宅子,文物保护单位,不久前说拆就给拆了。城市规划进程到了这里,有些矛盾自然就会出来,这也正吻合了Discovery此次的活动主题:现代化对人类旧有生活的冲击。

  会不会有这样一种可能——你在刻意迎合外国观众的口味?这个问题出口后我甚至有点后悔,我知道这十分不礼貌,但确是盘桓心中多时的疑窦。

  “其实只是告诉观众这个东西原来什么样,现在什么状态,给中国观众看也是这个意思。这个东西我们自己倒不重视,人家一个法国人在这儿奔走……说实在的多丢人啊。”刘畅笑呵呵地说。片子只是揭示一些东西出来,但无力改变什么,通过这个载体,可以让人们去思考。

  刘畅说起同被Discovery选中的另一名青年导演拍摄的《少林寺》。“现在的少林寺挺商业的,像股份公司,大和尚们有股权,老方丈像CEO,平时上网。产业开发也特好,少林寺牌奶粉、少林寺牌这个那个的……即使国内观众看了,也都会感兴趣:没想到和尚开着奔驰出去谈业务,坐着飞机到广州拉活儿去了……神死了!”

  这不是灰色的东西,新锐导演们认为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经之路。正在翻天覆地变革中的中国,这样有意思的事情非常多,只是人们往往会忽略掉。现在把它拍出来,大家知道了,思考了,就够了。

  3

  “你走在街上,会发现有些人很吸引你的注意力。或者你在和陌生人做交流的时候,会发现他们某个状态令你很欣赏——你会关注那些没有接触过、或者接触了但没留意的人,他们的生活状态。”刘畅认为记录片中最打动人的,是人在生活状态中的那种美丽。

  学美术出身的他,考美院未遂便走进了电影学院摄影系。摄影和画画相比,技法上要求简单了,想法上要求更高。而摄影,恰是将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加以强调的过程,学生时代的刘畅,是个喜欢拍摄局部和细节的人。他喜欢钻进胡同,拍下老百姓炉子上嗤嗤冒烟的水壶,铁丝上挂的那种用铁丝挝成的晾衣架,下过雨后老屋子的房檐……

  “即使没念导演系,在电影学院熏陶几年也会收益很多。什么影像艺术,那些大的范畴,故事背后的东西……可以找到很艺术的感觉。”当今电影无非两条路,要么靠故事打动人,要么靠视觉冲击,能把这两者很好结合的,刘畅认为张艺谋当数第一人。

  那时他没想过自己究竟会从事什么工作,但他知道一定会与视觉有关。大学时曾跟导演系同学合作,发现原来做导演并不需要专家,但一定是杂家。同时还发现不少导演系同学的脑子挺“水”的,这树立了他自己拍片的信心。说到这里刘畅忍不住笑:“我‘非线编’玩得比较好,被他们拉去帮忙,去了发现他们竟然要拍文革题材的片子——不是瞎闹么,年纪轻轻又没经历过,结果弄出来傻乎乎的。”后来刘畅自己创作过一部短片,还被邀请携片到香港参加电视艺术节。

  由于成绩突出,大学毕业时刘畅差点被留校,后来因旷课太多(主要是早操)而没留成。“不然我也成‘老师’了,电影学院老师,哗,说出去都觉得很牛,呵呵!”虽然没能任教,刘畅也没有像很多同学一样找个单位挂靠,他说,不喜欢每天打卡的生活。就这样,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拍一些广告、片花,制作一些节目,赚钱生活。

  Discovery新锐导演计划的获奖令刘畅有了更多机会,他坦言拍记录片是种捷径,是中国新人导演惟一能做的事——拍故事片或电影的几率太小了,根本没人会给你投资。记录片成本小,执行起来比较容易,做好了在国外拿个奖,国内也许就有人对你感兴趣,投资拍个DV什么的,如果DV没赔钱,人家可能就给你一个用胶片的机会……

  每一步都那么现实,甚至有点自嘲,刘畅说自己拍的是商业片,他要先填饱肚子再去想那些艰涩的不计成本的艺术,但他还说:我的商业片一定是用很严格的艺术标准去拍的。

  每年刘畅大约有四分之一时间在外面拍片,其它时候用于构思和寻找灵感,间或也拍拍广告。国人对记录片的喜欢度远不如电视剧,国内也没有专门的记录片频道去接纳,因此目前他的大部分片子,还是被外国人买走。但他坚信总有一天我们的记录片市场会好起来,因为记录片的繁荣,往往意味着国民欣赏水平的提高,全民素质的上升。

  尾声:

  过几天刘畅要去吴桥拍一群苦练杂技的孩子,虽然还没去,可他觉得那里一定可以挖到很多东西。“我现在就是想让国外观众多了解一点中国,他们实在太不了解我们了。”想没想过要拿个什么奖,或者树个目标?刘畅连连摇头:“那可没有!我就是希望中国的‘出口儿(播放平台)’再多一些,另外我在拍记录片之外能拍个故事出来。还有,今年夏天我会到湘西拍片,那里风景特别美……”

  一副遐想的样子,分明还是挂在树上那个北京孩子,有时觉得自己俯视着人流,有时,又特想爬到更高的地方,看看远方的河岸。

  

  

 

评论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特别推荐
·我的“古怪”同学
·向着阳光奔跑 郑晨秀
·我们的性到了哪一级?
·专题:八零后青春写手
·网友专栏:繁华嫱薇
·网友专栏:橙色·橙涩
·网友专栏:蓝色叶萱
·透视大学生同居的背后
·“翻乐”排行榜第2期
·翻乐排行榜第1期结果
待机彩图


和弦铃声
·[陆毅] 壮志雄心
·[黄沾] 沧海一声笑
·[许巍] 完美生活
纯情刀郎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