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动感e族正文
辩论:梦想有助于提升生命

http://y.sina.com.cn 2004年02月09日 15:32 中国青年

  正方:巫唐(博士,社会学研究员)

  反方:老光(青年文艺批评学者)

  观点陈述

  正方:我认为梦想是人类超越现实的阶梯。一个人在现实中,总是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假如没有梦想,人将何以超越现实呢?这既是个人的也是人类的。比如说:马丁·路德·金那篇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他的梦想就很美好,而且他的这个梦想实际上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反方:我认为梦想是对现实的损害。梦想是对现实中不完满部分的逃避,这种逃避是造成在现实层面苟且和退让的重要成因。梦想是消费性的。就好像我饿了,就梦想好吃的。吃到了好吃的,不饿了,梦想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我觉得梦想缺乏价值。

  深入论证

  反方:我更愿意从修辞意义上来理解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很有鼓动性。我觉得他其实说的是理想。实现理想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的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过程。而梦想不是。梦想更空泛,可以无所凭藉,它常常和自我无关。比如说:我梦想长生不老;或者,我梦想碰到美女,这些都不是与我的努力、奋斗、自我完善相关的。也许真的会美梦成真,但那只是运气而已,和自己是什么人并没有什么关系。我们看到很多关于美梦成真的电影,暗示主人公的好运气是由于他的诚实、淳朴、善良(常常带一点傻气)。这是自我安慰的谎言。

  正方:我觉得,与理想相比,梦想是更宽泛的东西。说到一个人的理想,多半是和社会普遍承认的价值观同一。你说想做科学家,主要还是因为这个理想合乎现实社会对个人的要求。而梦想就没有这样功利,它更个人化一些。

  在当今社会,我们往往强调人的社会性,而漠视个人化的东西,梦想常常被认为是没用的、可笑的东西。但是,我得说:没有梦想的人生,即使再成功,仍然是不美好的。梦想不但是对现实的超越,也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补充。梦想与一个人的心灵生活更加密切相关。

  反方:你刚才说,“没有梦想的人生,是不美好的。”然而在我看来,很少,有人根本就没有梦想。我很同意你说的,“梦想与一个人的心灵生活更加密切相关。”但我们也要承认,梦想只是一个人心灵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心灵生活还有很多其他的内容,而梦想,常常是干扰了心灵生活中的其他内容。佛教里有句话,说“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所谓“颠倒”,就是一种分别心,是否定当下的。说“超越现实”是从好的方面说,其实更多的情况是——妨碍现实。

  正方:看来,我们的分歧是在这里了:关于现实。

  反方:我认为现实是值得珍惜的,我们不应该把现实庸俗化,简化成金钱地位名誉等等。现实是非常丰富的,无论是社会现实还是个人现实(所谓人生)。

  正方:在我看来,你这就是一种梦想。

  反方:你难道没有发现,所有的梦想都是一种结果状态,没有过程。很少有人说:我的梦想是拥有一个更真切,更美好的人生。它关注的是“我得到了什么”,而不是“我为什么要得到它”“我应该怎样得到它”以及“我得到它以后会怎样”等等贯穿始终的自我反思。

  正方: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梦想是我心灵中重塑世界的一种方式。大部分人,包括我,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成功的,生活不完满。你所说的“拥有一个更真切,更美好的人生”,这样说的人认为:生活只存在于和别人的交往中。他不曾晓得: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

  反方:这是我们分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个人生活,或者与别人的交往。

  正方:我始终认为:我们目前所过的社会生活,是一个离人类原初想法很远的异化的世界。而一旦我们适应了这个社会,就很少想到去根本改变它。我们的理想,往往是为了适应它。

  反方:这是带有某种程度本质主义的说法:你首先断定有“某种东西”是本质的,然后和它不一样的就是“异化”。

  正方:也许,个人的力量太弱小,不足以改变我们所面对的现实。可是,对于很大一部分现实中的人,生活是多痛苦的啊。只有在梦想中,他们才能达到美好。理想的力量是更强的,但是它总是在维护;而梦想,则代表一种解构。梦想是一种解构的力量。

  反方:我和你的理解正好相反:不是理想,而是梦想,是一种适应社会的方法。你说“只有在梦想中,他们才能达到美好。”人们正是迷信了这一点,才同时迷信了梦想。或者换种说法,迷信“个人世界一定完美”。梦想的确是一种解构力量,同时它又是一种建构,建构的结果就是这种迷信。

  作为与公众世界(社会)对立的个人世界一定美好吗?卡夫卡的《地洞》是更好的解释,那个挖洞的小动物所构造的,正是一个自我的世界。这个敏感的家伙,并没有感受到美好,或者幸福。他在自己的地洞里,感到的是恐惧,甚至绝望。所以,我不能认同说人在梦想当中,就能够达到美好。

  在前两期讨论梦想的文章,印象最深的是那一段:那个32岁的小伙子说,“遭遇了不少坎坷的我进入了梦想的全新阶段,做个普通而幸福的人,做个平庸但正直的人,这也是我历年来梦想的底线了吧,我想。”语气里充满了无奈感,我们发现所谓的“全新”,正是在他曾经有过的其他梦想破灭以后才出现的,“梦想的底线”。他接着说:“然而噩梦并没有结束。一个月前我经历的一件事,又一次打破了我的梦想”,小伙子下班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个小偷,小偷偷了他旁边一个姑娘的钱包。小伙子一直没出声,直到小偷下车。于是“小偷下车后我难过得简直要哭了,他只是偷了一个粉红色的钱包,却打破了一个32岁男人梦想的底线。”我们和这个人的处境完全相同,这就是:梦想不堪一击。除了令他,令我们更绝望,梦想一无是处。

  正方:我刚才所说的个人世界的美好,不是必然,而是提供可能。在现实面前,梦想确实是脆弱的。但是,梦想为什么一定要面对现实呢?许多人否定梦想的方式,就是把它拿来和现实比,然后说:“醒醒吧,不要做梦了。”照我的理解,这正是现实生活的可悲之处,只能按某种既有的逻辑进行,而排斥其他可能。

  反方:我想,你说“其他可能”的逻辑,是刚才所说“个人的世界”的另一种说法吧。

  正方:可以这样说。实际上,个人化的东西就是这样变动不定的。

  反方:梦想的迷信力量就在于:认为这种“个人的世界”是自洽的;或者说,有自洽的可能的。

  正方:为什么不能这样呢?现实生活教给我们一种生存理性,工具理性,它的优点是有力量,它的缺点是太有力量。

  反方:为什么说这种自洽是一种迷信?因为所谓的“自我”本身,并不是先验的,规定的,而是具有文化、历史、社会,包括家庭背景的,就拿每个人的梦想来说,其内容不都多少带有一些社会性吗?

  正方:可怕之处正在于:在有许多种选择的可能性之时,我们就被这种背景锁定了。一个人拥有梦想,才具有解锁的可能。在这个意义上说梦想其实就是给人提供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梦想,是另一种生活。说到这里,我发现我,或者我们,开始搞一种二元对立。

  反方:不能否认,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个人的体验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把梦想和个人体验,看作一种东西,当然可以说,是另种生活的可能。但事实并非如此,个人体验中,更重要的对当下的感受。

  正方:这不是梦想不好,恰恰是梦想简化为某种现实结果之后的结果。梦想,只有被讲述出来时才是简化的,因为它必须用现实生活中可以接受的方式讲述。而无限丰富的梦想,既不是语言,也不是其他什么符号可以表达。人确知自己有梦想。

  反方:梦想必须用现实生活中可以接受的方式讲述,同时也就意味着它必须用现实生活中可以接受的方式思考。如果我们一定要说现实是被异化了,那么梦想也就是这个异化世界的组成部分。

  总结陈词

  正方:作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修正,一种补充,一种超越,梦想其实构成了人的另一种生活,更偏重于心灵的生活。大家可以想想电影《美丽人生》,如果不是有一种梦想支撑,那一段人生如何可以称得上美好呢?好好对待自己的梦想,不要让现实的理性主义将它简单化,固定化。有梦想的人生,总是好的。

  反方:与其说梦想是对现实生活的补充和超越,倒不如说是颠倒和逃避。从形式上看,梦想是软弱的;从大多数内容上看,梦想是狭隘的。梦想忽视了人对本己生活的切身体验,而乞灵一种身外的幻觉。我们大多数人都拥有梦想,但这不能成为鼓吹的藉口。无论梦想是否能够成真,都无法充实我们的心灵。

  

  

 

评论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特别推荐
·大四那年的北大六女生
·一种情绪叫“毕业”
·大专生飞翔空间有多大
·毕业生求职之葵花宝典
·网友专栏:繁华嫱薇
·网友专栏:橙色·橙涩
·网友专栏:蓝色叶萱
·透视大学生同居的背后
·开学啦!2003新生上路
·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