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校园 > 北京四中校庆专题 > 正文
从知识老化和知识更新说起

http://y.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 15:31 北京四中校友网

  作者:秦晓(66届校友)

  编者按:

  本文作者秦晓是我校66届高中毕业生,在校时入党,毕业后曾到内蒙插队。后来读了大学、研究生,在任大公司领导职务期间坚持边工作、边学习,于 2002年取得英国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总经理,现任香港招商局集团董事长,还曾担任过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2001年轮值主席。他在大型企业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改革及企业兼并重组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及时加以总结和深入研究,写下了不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论文,主要专著收集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制度变迁中的实践与思考》一书中。本文是该书出版时秦晓写的“代自序”。

  学习,从哲学意义上讲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毛泽东在《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两篇哲学著作中对此曾有过精辟的论述。通俗地讲,学习即是人们获取知识的过程。

  近年来人们经常说起的一个话题就是“知识的老化和更新”。现{亡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产业的革命、中国的开放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产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每个人以至每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对知识的需求和依赖愈来愈大了。

  说到学习,人们往往把它与学校的教育联系在一起,而忽略了离开学校后在工作、生活中的学习。其实学校的教育只是一种特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从时间上看,人的一生中在学校度过的时间只占20%,而从事工作的时间、退休之后的晚年约占70%多。这个生命时间分布的简单数字说明了在工作、生活中学习的重要性。从内容上讲,学校教育传授的知识主要是基础性的,而且是非常有限的。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不可能涵盖和满足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社会中人们所应有的知识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教育的功能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训练。所以我们可以说,如果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能有效地发挥在学校获取的基础知识和自学能力,在广度和深度上扩展他的知识结构并不断地予以更新、优化,学校教育的价值在他身上才能得到充分的实现。

  关于学校教育的功能曾经是一个科研的课题,问题是这样提出的:在一个市场经济的社会中学校通过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向社会提供服务,这可以看作是一个市场供求的关系。作为人才市场供方的学校应适应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研究认为学校所学的知识有相当大的成分是过时的,或者是没有用的,毕业生到工作岗位后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重新培训方能建立起其工作所需的知识结构。令人费解的是市场机制对这个供求矛盾并未发生作用。一代一代的毕业生头脑里被填满的仍是几十年来几乎一成不变的东西。这一课题的研究结果非常有趣而且颇有启发意义。它认为学校的功能不只是传授知识,学校教育的价值也不仅仅表现在所讲的课程内容,学校是一个“完美的人才筛选机制”。尤其是名牌大学、热门专业,他们所招收的学生是从一个相当大的范围里竞争出来的,这些人在报考这些大学和专业以前已经是中等学校筛选出来的佼佼者。大学(研究生)教育完成,获取文凭的毕业生是这种机制多次筛选的结果。所以那些大公司到名牌大学招聘人员时更为看重的不是这些学生在学校里修的课程,而是他们所具备的进一步发展(即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潜质。这一观点多少有些偏颇,但却有启发性。它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应该把学校的教育放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上。

  如果我们都同意离开学校后的学习对人的一生更为主要也更为重要,那么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工作、生活中学习,即它的特点和方法。前面我们曾对学习的含义做过讨论,从方法论来讲学习即是把离散的信息通过演绎和归纳系统化,形成框架概念的过程。当然这一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过多次的反复。学习方法就是要解决如何有效地完成这个过程,我认为形成整体概念是这一过程的关键或目标。从系统论来看整体概念是一个系统,系统的边界是其外延,系统内部的结构、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是其内涵。比如讲人体,无论是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还是中医的辨证,都是从一个系统出发进行研究。所谓整体概念的形成就是控制论中稳态建立的过程。认识上的稳态不仅有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标志着对认识对象的把握,所以整体概念的形成是认识上的飞跃。

  学校的教育是将一个系统化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个系统化的过程是前人或别人完成的。离开学校之后人们的学习环境、对象都发生了变化,它与学校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所面对的信息环境是一个分布离散、附着于(或隐藏在)形形色色的载体之上,远离稳态的结构。在这种条件下,知识的获取实际上要靠自己完成系统化、形成整体概念。在这一过程中读书,特别是概论一类的书无疑是必不可少的。但时间有限,能找到的书也有限,完全借助于读书是不可能的。人们在工作中、生活中部会碰到大量的信息,其传播的方式包括交谈、会议、电视、报刊。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人应该能够从中捕捉信息,积累对某个事物的认识,寻找各种相关信息的内在联系,加之适当的阅读逐步形成整体的概念,并在实践中验证,使他对这个事物的认识更为准确、深刻。反过来说,不重视概念的人花费了同样的时间却依然游荡在杂乱的信息场中,他们对某些信息的理解可能并不差,但在他们的头脑中只储存了一些闪光的点,而无法从整体上去把握、认识。对于一个事物如果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就好比一堆无法组装的零件,它不能实现产品的功能和价值。所以自觉地认识知识系统化、概念化的重要性,注重培训自己在这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对于学习的成功和成效是十分关键的。

  对事物的认识是否已经建立起整体性的概念,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检测。一是“说”,二是“写”。所谓“说”就是用通俗、简明的语言向不熟悉这门知识的人表述,要求是能把问题讲清楚,让人听得懂,至少可以知其然。当然,如能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趣味

幽默、引人人胜就更好了。许多人可以听懂别人的讲解,可以看懂文章的内容和结论,但自己却讲不出来或讲不清楚,特别是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这其实不完全是口才问题,说到底是他还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这门知识。“写”则是更高层次的检测。能把你的理解、认识、体会结合自己的经验写成文章或学术性的论文,说明你对这门知识的把握、运用又向前迈了一大步。写作是一种艰苦的劳动和创造。文字同语言相比更为严谨、准确,更注重结构和逻辑。在写作过程中认识上的模糊点、未知领域全都会暴露出来,迫使你不得不放下笔再去学习、思考,直到真正理解了才能继续写下去。我近年来写了几篇学术文章,也有同样的体会。碰到障碍写不下去时常有“理屈词穷”之感。我以此自责,也以此自勉。所以促使我拿起笔,在一天的疲劳工作之后挑灯伏案、自讨苦吃的—个重要动力就是希望通过写作来加深认识,把领会、理解、形成整体概念这个学习过程的一个循环走完。

  好的学习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效率,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会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综合素质的改善产生影响,使他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首先,培养了学习的兴趣。古人讲格物方能致知,现代人崇尚的科学精神也是基于对事物本质和机理的好奇心。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有效的方法无疑会大大增强学习的欲望和信心,整体框架的建立和形成,既是一项复杂的、高难度的智力劳动,也是一种乐趣。

  其次,捕捉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会明显增强。如果把学习视为概念框架建立和形成的过程,那么对信息的选择、处理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性,使其成为一个收敛的过程。

  第三,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会运用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提高思维的能力。推断和联想这两种思维方式在学习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前者属于逻辑思维,运用因果律确立系统中各部分的相互关系。后者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它多适用于寻求随机过程和突变过程中事物之间的关系及整体框架结构。在一定意义上讲,思维方式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比获取知识本身应具有更重要的价值。

  第四,改善记忆力。记忆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某种事物的价值判定和理解程度。换句话说,有用的就容易记住,理解了的才可能记住。学习过程中对信息的选择、识别、处理实际也正是一个价值判定和理解认识的过程。

  第五,表达能力的提高,包括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即“说”和“写”。前面我曾经讨论过这两种方式对认识的检测功能,实际上“说”与“写”也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应有的环节。有了这种意识,尝到了甜头就会在这方面下工夫,使自己的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表达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市场机制的环境中“说”与“听”、“写”和“读”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供求或买卖,只不过“卖方”提供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而是一种观点或建议(idea)。我们都知道商品的销售和市场开发的重要性,同样,一个观点或建议能否被接受或采纳也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价值,还要看表达的水平和能力。

  以上是我对学习和学习方法的一点认识和体会,以此与本书的读者们共勉。

发表评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